岳阳网 >文化 >星空

星空下|山行小记
时间:2019-04-15 16:11:03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3812b31bb051f819163e4673d1b44aed2e73e7f4.jpg

  这儿确是一处净境。

  当中一溜蜿蜒曲折的小径,左右两脉绵延渐幽的群山,没有山外大街坦途的人流车驰,尘嚣声喧,只有满眼青山的翠绿,和经由翠绿沁润的清静。

  大多时候,身不由己,我只能忙碌于山外的喧嚣世界。但只要天气晴好,又有暇余,便会悄然来到这儿独自闲步,享受这儿没有喧哗的清静,还有那不染嚣尘的翠绿。

  当然,这儿并不是无人之境。山里末尾的望湖山下,有一座古庙,那儿自是香火不断,于是人在山间闲游,便也偶或遇见行人。但也许求神拜佛,心诚则灵吧,路过的人便也多作沉静之状,更无浪子浮人的踪影,于是每次来,几无纷扰之忧。

  只有一回,或许有些例外。

  那天,往山里行不多久,忽听得小径一旁有悉悉率率的声音。要是以前,准以为谁个上山打柴,不以为然。但如今做饭烧水取暖,或气或电,烧柴时代已成过往。于是,我稍生讶异,便停步循声望去。

  悉率之声来自左侧路旁不远处。那儿柴草深密,只见柴草之上,有一大捆冬茅茬头往前攒动,靠前还有一花白头顶也相伴而行,却又看不见头顶下面的脸面。

  我知道那是一位老人割冬茅回来。小时候,我也割过冬茅,虽然我的小手常给冬茅叶片边缘的锯齿划出一道道血痕,可冬茅却是耕牛的最爱。尤其是冬天,牛们虽闲空下来,却只能关在牛栏里咀嚼些枯黄的稻草,即使天晴人们往往会把牛牵到野外坡头,也只能摸地啃食些半枯不嫩的浅草。只有人们从山上割回来丢在牛栏里那碧绿色的冬茅,牛儿伸出长长的舌头将其卷入嘴里,然后慢慢地嚼食,冬茅草里的清香和带着些甜味的汁液溢出来,那种享受,或许不亚于现在豪厅餐桌上最美味的佳肴。可是,那一切也如同打柴,皆已成为过往。现在,年轻人大都出外打工,家乡的田土多有荒芜,即使是塅坪旷野或门前就近的良田还有人耕种,那耕耘的作业也代之以“铁牛” ,于是谁家还养有耕牛,便成了稀罕宝贝,至于割冬茅,至少在那些读书的孩娃眼里,那该是件再新鲜不过的事儿了。

  不知是因为心底深处的“怀旧”,还是因为少见为怪的好奇,当走到老人将要走来的岔路口,我便停下脚步先自打起了招乎:“喂,您老辛苦割冬茅啊!”

  老人大约七十开外,他腰身佝偻背着冬茅,显然有些吃力。走近我面前,肩头一耸丢下冬茅,又捋起袖子抹了一把满脸的汗水,望我笑呵呵地说: “小兄弟啊,这个冬天老天爷尽下雨,今天难得有个大好晴天哩。”

  看得出老人是个热心肠。经过一番闲聊,我知道老人平时就在附近的路旁坡边割冬茅,可是一到冬天,山外的冬茅都冻得枯黄,只有这深山林里还是碧绿的,所以他只得舍近求远,跑到这儿割冬茅,所以我们便也有了这回的偶遇。

  我还知道老人家里有三亩二分田,两个在外打工的儿子都劝他别辛劳,倒贴本出钱让别人去种便是了。又劝他别养牛,要犁田耕作就出钱请别人的“铁牛”来完成。可是,老人不肯。说到这,他还饶有兴趣地告诉我: “现在啊,不比‘农业队,,大多时候闲着,像别人麻将屋里窝着,还不如养条牛,天雨时,跑到牛栏旁边加加稻草,添添牛水,天晴了,把牛牵出来,晒晒太阳,吃吃坪地路旁的青草。当然,牛是最爱吃冬茅的,只要不下雨,我就拿把柴刀四处转悠割冬茅。可不,今天天气放晴了,吃了昼饭就来,还把牛也赶到了那冬茅坡里直接尝个鲜,现在,我已割了两大捆冬茅呢!”

  人,是要劳动的。劳动,却又是辛苦的,尤其是农活。他脸上的皱纹,该就是辛勤劳作的记录吧。其实,我们人,是没谁个想辛苦的。譬喻现在,我就想他身旁的那大捆冬茅不要那么沉,别压得他的肩背那么吃力,那么“辛苦”。想到这,又想到那冬茅坡里还有一大捆冬茅,还有一条牛,我不由想到了一个“借力”的好方法——何不用牛驼着冬茅回来?我才说出我的想法来,老人即刻收住了笑。

  “是的,那也算是个办法,我早看到别人这么驼过。不过,背上的功夫是马的事,牛的功夫在肩头,我们想想,耕田时,牛轭套在那肩头,不知要使出多大的劲,走慢了,我们还要用牛鞭抽打它。现在,还没到耕田的时候,我们让它闲着,也好让它多享享‘清福’吧!”说着,他又笑了起来,仿佛,那享受“清福”的就是他呢!

  互动感言

  我的《山行小记》能在《岳阳日报》发表,衷心感谢各位编辑。我知道,岳阳人杰地灵,文人灿若星辰,在作文方面,我还文笔浅陋,但尽管如此,我仍会积极向上,留心生活,感受人们的心灵之美,书写社会的新风新貌,讴歌我们岳阳的美好!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