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悦读

延安,一个哺育初心的摇篮
时间:2019-06-17 18:01:03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0.jpg□ 李 谦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半个多世纪前,诗人贺敬之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多年来,这首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诗行一直萦绕在我的梦中。六月的一天,正值建党98周年之际,单位组织我们赴延安开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培训班,主旨是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多年的夙愿终于可以实现。

  那天,大家乘坐高铁G822,像箭一样向心中的红色圣地飞驰而去。车刚进入陕西境内,呈现眼前的满是绵延起伏的丘陵,像浩渺壮阔的波澜,让你感受到苍茫大地的雄浑气度。多年来向往延安的千万情结,此时在黄土高原的劲风里纵横翩飞起来……

  我们的车抵达延安时已到深夜,虽凉风习习,却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贺老先生豪情奔放、旋律高昂、富有激情的诗歌感召力,只有身临其境,站在这炽热的土地上时才能真正读出它的艺术魅力。

  开班式上,在聆听延安革命史的讲课中,我一度陷入沉思,历史的烽火狼烟顿时弥漫眼前。疾风骤雨的1935年,一群衣衫褴褛的军队怀揣着救国救民的初心来到这里,安营扎寨,重整旗鼓,思考着中国的前途与命运,探索着抗日救亡的道路与办法。这就是艰苦卓绝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了延安,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整整生活、战斗了十三年,孕育出了一个伟大的传奇。

  延安是我们党的发祥地,也是初显新中国曙光的地方。当中华民族在灾难中挣扎,苦难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点亮了初心、燃起了烈火,这初心释放出磅礴伟力,这烈火烧遍了古老的神州大地、照亮了全中国。

微信图片_20190617171613.jpg

  到了延安,我总是很急切地要去杨家岭、王家坪和枣园。真的到了,就会觉得这里与陕北其他地方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就是这平平凡凡的小山沟、普普通通的窑洞哺养了党的初心,缔造了共和国的一代伟人。走进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在门窗斑驳的土窑洞里,映入眼帘的是如出一辙的陈设,都是陈旧的木床、木桌、木椅、木书柜……

  我们的领袖就是在这简陋的窑洞里,思考着党的初心和如何实现初心,让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日子尽早到来。多少个夜晚,毛主席在窑洞的油灯下伏案疾书,写下卷卷雄文,完成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许多光辉著作。据统计,在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本)的159篇文章中,有112篇是在延安时期撰写的。在那些窑洞里闪烁出的真理光辉,照亮了中国的夜空,照亮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照亮了中国美好的前程!

  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就是在这一间间窑洞里,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1938年,当日本侵略军侵占我国大面积土地,中国的抗战前途弥漫着种种悲观论调时,毛主席指出: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日本是一个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而中国是一个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日本失道寡助,中国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同情与支持。因此,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并得出了抗战必胜的结论。一时间,犹如惊蛰的春雷,振奋了全国军民的信心。

微信图片_20190617175447.jpg

  我们仿佛看到毛主席在窑洞外,同美国记者斯特朗谈笑风生,发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看到他与跋山涉水投奔延安的热血青年促膝谈心,鼓励用“小米加步枪”定能打败飞机加坦克强敌的信心和斗志……7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初心以及他们在窑洞里产生的伟大思想,夺取了南京、上海、武汉、北平……最后赢得了全中国!

  在枣园参观时,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水沟引起大家的关注。其实这不是一条平常的水沟,它就是有名的“幸福渠”,是毛主席、中央机关干部战士与当地群众一起修建的。这条全长六公里、灌地1000余亩的水渠,几十年来波光粼粼,清水潺潺,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在“幸福渠”转弯的院落里,一棵延安时期栽种的丁香树在微风中摇曳,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默默地伫立着,在半个多世纪里,回忆着过去,凝视着现在,思考着未来。它见证了我们党的初心在延安土地上砥砺前行和中华民族走过生命沼泽地的深深足迹。


  中共七大召开的地方是在一栋苏式大礼堂。我们来踏访时,眼前的它好像停留在硝烟弥漫的过去。礼堂主席台上方还保留有“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标语,台中央在党旗的映衬下挂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礼堂左右两旁的墙上还插着许多当时庆祝七大召开的旗帜,简易的长条木凳在中间依次排开,礼堂内木质的坐椅没有一丝尘埃,似乎那些开会的革命前辈们刚刚离去,留给后人的是一种沧海桑田的感慨和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活动中一项特别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就是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现场诵读毛主席名篇。在洪亮清脆、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我们又一次重温了毛主席在追悼警卫战士张思德时发表的《为人民服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文章中,我们党的初心变得更加清晰和具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随后,我们自发组织饱含深情地传唱了《我爱我的祖国》,大家唱得热血沸腾、唱得热泪盈眶!心中的初心在燃烧,在渴盼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微信图片_20190617173100.jpg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一栋现代宏伟的建筑,但一当走进馆内,便会将人倏地拉进历史的深处。我们边倾听讲解员生动而又详尽的解说,边驻足观看大量反映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珍贵历史史料、实物和图片,就如同走进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画卷。特别是当看到那个年代遗存下来的破旧草鞋、军衣、被褥和落后的生产工具,让人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初心勃发和艰苦奋斗的年代。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毛主席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鞋袜,冬天没有被子盖的地步。怎么办?饿死吗?解散吗?不!毛主席向全党发出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我军将士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特殊的岁月里,毛主席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周总理不顾受伤的手臂摇车纺线;三五九旅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开进南泥湾,垦荒造田。经过几年的战天斗地,使昔日杂草丛生、野狼出没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登上宝塔山时,金灿灿的朝晖已映红了整个宝塔。我抚摸着那些被战火熏染,岁月磨砺的宝塔古砖,抚摸着延安时期用于报警的明朝古钟,不能不浮想联翩。山上的每一级石阶,都承载着曾经的那个时代和人物;塔上的每一块青砖,都记忆着曾经发生的惊天动地的故事,讲述着叱咤风云的壮举……转身北望,蜿蜒曲折的延河从天际飘来,又从层层叠叠的山峦间流走,它滋养了新生的革命力量、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将中华民族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宝塔山上,我们庄严地举起右手,向着鲜红的党旗,以高声诵读的方式重温入党誓词。每名党员的誓言铿锵有力, 承诺掷地有声,声音响彻苍穹,仿佛向所有世人表明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将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不改,并为之奋斗终身!

微信图片_20190617171554.jpg


  从延安到大山深处的梁家河村,一路两旁都是草木繁茂、绿色葱茏,一派江南景象。我们参观村史馆后,知道这里曾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的所在,也是他初心的出发地。1969年,在党中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指示和号召下,习近平等一批北京的知识青年来到这里插队落户。直到1975年离开这里,呆了整整七年的时光。其中,习近平同志担任了该村近两年的支部书记。他带领社员们挖井、打坝、修公路,办铁业社、缝纫组、代销店,还率先实验使用了沼气,干出了一番新气象。

  在梁家河村,我们有幸参观了当年习近平等知识青年住过的窑洞、睡过的土炕、读过的书籍等。正是有了这七年的知青岁月,才让习近平同志这位共和国掌舵人有了强烈的人民情怀;不论中国梦,还是“一带一路”,以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都让世界为之喝彩。就是这个陕北黄土高原上本不起眼的小山村,孕育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华巨轮继续扬帆远航、劈波斩浪指明了正确方向。

timg.jpg

  今天的延安人,并没有沉睡在辉煌的历史册页上炫耀自豪。他们在加大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打开红色旅游的大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馈赠着历经沧桑的老区人民。延安是崛起的新兴城市,带着时代的风貌,流淌着现代的气息元素。这里早已找不到老城的蛛丝马迹,70多年前那个黄土飞扬、战马嘶嚎的年代已经成为远古,而今见到的只是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市和幸福安逸的市民生活。我们不禁感叹:英雄的延安人民在新世纪里,又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延安三天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当我们依依不舍离开延安时,曾多少次深情地回望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巍巍矗立的宝塔山、静静流淌着的延河水,心中升腾起无限的崇敬之情。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在延安这个革命的摇篮不断成长和成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过巨大作用。今天,它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