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岳阳黑臭水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时间:2019-08-09 16:51:58 来源:岳阳日报新媒体中心

完善排水规划 加速流域整治 强化监管措施


岳阳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水资源丰富,仅市中心城区水域面积就占30%。可以说岳阳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部分水体污染严重,一些河道、湖塘演变形成了黑臭水体。

岳阳市中心城区32处黑臭水体列入了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公示。对黑臭水体整治,国家要求在2020年基本消除黑臭现象,省政府要求在2019年提前完成销号。

围绕“水清、水活、水美”目标,我市持续开展水环境治理,坚持大投入、大治理、大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今年年底前,中心城区将完成撇污渠及电排站前池、东风湖上上湖、东风湖上湖、东风湖中湖、东风湖下湖等5处黑臭水体的整治任务。

规划引领 打造沿江沿湖景观和环城生态景观

黑臭水体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对黑臭水体的治理,必须加强统筹,坚持规划先行。

结合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我市已完成15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内排水防涝、绿地系统、水系治理、给排水和污水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修编,统筹布局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排水防涝、合流制截流和溢流污染防治、城市面源污染治理等相关设施。

对32处黑臭水体,我市开展治理的总体目标是:2017年消除20处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比例达到62.5%);2018年-2020年按照80%、90%、95%的消除比例开展整治;2020年城市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水质改善、达标销号。目前我市已委托德国汉诺威水务公司编制了总体治理方案,对每个黑臭水体量身定做专项治理方案。

充分利用我市水系发达的特点,在水系治理中,我市将以长江、洞庭湖、南湖、芭蕉湖、王家河等水系网络为“核心环”,以通江、连湖、串景来打造沿江沿湖景观和环城生态景观“两条走廊”,形成白泥湖、冶湖、松杨湖、芭蕉湖、东风湖、濠河、南湖等七大水体景观片,成为城市生态循环“净水器”。

综合治理 生态修复与城市景观建设统筹推进

在国家部署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之前,我市先行先试,2009-2015年,投入近60亿元实施了千亩湖旅游走廊、王家河综合治理、南湖13118”综合工程等城市较大水体的整治,为黑臭水体持续深入整治积累了一定经验。

中央环保督察期间,我市32处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启动。其中,2017年完成20处整治。我们认真按照“一水一策”的要求,将岸线清淤、垃圾打捞、生物治理、禁养关停等与棚户区改造、截污工程结合并举。如南湖流域15处完成面源治理,周边1000米范围内取缔生猪养殖2.2万头,栽培水生植物和投放螺蛳、河蚌,并征拆房屋1150余栋,搬迁人口2万余人;东风湖区域周边关停31家各类作坊和加工厂,每日投放药剂和曝气增氧。同时,以生态修复为核心,启动了东风湖新区建设;君山区4处截流了生活污水,进行植物净化等。

在黑臭水体治理中,我市工程措施和面源治理双管齐下,统筹推进。我市2017年度城建计划重点安排了26个治水项目,年度投资18.6亿元包括32处黑臭水体治理、污水管网建设、城市水系治理等;启动了“两湖连通”水系整治工程,制订了《岳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和污水管网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编排78个项目,其中,截污管网360公里以上。2018年,市政府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中心城区污水排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要求把截污管网建设作为洞庭湖生态治理最核心、最关键的工作来抓。

联动监管 新建项目污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黑臭水体的形成,关键是排污口污水不达标恣意排放。今后,我市将严格排水许可。凡新建项目,严格实行排水许可审批制度,同步设计、建设和验收,确保其污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已建项目未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责令产权单位补建设施。

同时,严格排查餐饮、洗涤等场所特别是排污企业的污水初处理预处理,已建的要达到排放标准,未建的补建,其污水必须经过初处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解决污水排放突出问题,我市将强化市区以及部门单位联动监管措施,严格督查考核,在行政审批、行业监管、项目建设上齐抓共管。对涉及污水管网建设三年行动和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的责任主体单位,列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范畴,做到严格考核、整体联动、协同推进,哪个项目、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编辑: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