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多元化就业扶贫举措 帮助岳阳7万多家庭脱贫
时间:2019-08-27 10:44:28 来源:岳阳日报新媒体中心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郝家勇 通讯员 蒋辰 报道

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有计划的“311”服务,就近搭建的扶贫载体,就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保姆式”的农村劳务经纪人,“菜单式”的技能扶贫培训……我市人社部门推出多元化就业扶贫“套餐”,已帮助7.1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已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为2542.5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房前屋后的务工之路

位于平江县城的易地安置社区——洪家塅安居小区,如今已成为当地乃至全省的明星小区。在这里,不仅有鳞次栉比的高层住宅,还有曲径通幽的社区公园,及绿荫环绕休闲运动区,更有小区居民引以为傲的就业扶贫车间。

走进洪家塅居民服务大楼的5楼,方正达就业扶贫车间位于其间,20多名工人正忙碌着加工制作LED电路板覆膜,向清艳就是其中一名。

向清艳告诉记者,她原本居住在浯口镇,家有5口人,2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婆婆年事已高,家里还有一个残疾大姑。因为是单亲家庭,她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家里的收入来源就是1亩多地,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去年,在政府易地安置帮扶下,她们一家5口从乡下搬迁至县城洪家塅安居小区。脱离农村,到县城安家,虽然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也意味着没有了任何收入来源。让她没想到的是,小区不仅有配套的学校、幼儿园,还设立了就业扶贫车间;不仅解决了她的就业问题,还可以赚钱顾家两不误。

洪家塅安居小区的就业扶贫车间并非特例。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我市已建成86个就业扶贫车间,提供了4163个扶贫专岗,其中厂房式扶贫车间68个,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居家式扶贫车间18个,可以直接把工作岗位搬到家里。

我市还将挑选一批就业容量大、工资待遇好、就业稳定的企业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目前已经建成83家,提供了3226个扶贫专岗,这些大多分布在县城、镇上的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就近就业的岗位容量。据介绍,针对一些贫困户因家庭、身体、环境等原因不能外出就业的情况,市人社部门正打造“双百工程”(指在贫困劳动力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100家就业扶贫基地和100家扶贫车间,为贫困劳动力最少提供6000个以上的扶贫专岗),帮扶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好业。

针对就业扶贫载体打造,我市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办法,每个车间每月给予一定的就业补贴、物流补贴、场地补贴、金融支持以及一次性创业补贴。此外,自今年起,市人社局还将每年评选30个“市级扶贫车间”和“岳阳市就业扶贫爱心单位”,一次性给予获评单位每家5万元奖补扶持。

通过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相结合,充分发掘了贫困地区在劳动人口、特色产业、闲置土地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将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先天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后发优势”。

转移就业的高速公路

今年2月14日,一直在考虑到底是外出务工还是留岳就业的刘家涛,接到了五里牌社区就业服务专员打来的电话。第二天上午,岳阳楼区就业扶贫劳务见面会上,他一来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这种见面会确实很管用,企业提供的岗位、工种类型都很贴合我们的需求!”

贫困户想就业,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招聘用工和培训信息;企业想招人,却发现难以找到供求对称、人岗匹配的劳动力。我市实行线上匹配+线下对接,架起了一条就业扶贫高速公路。

目前,我市已拥有一支由1343名基层就业服务专员和316名农村劳务经纪人组成的就业扶贫队伍。劳务经纪人与新金宝、蓝思科技、比亚迪等用工企业进行人岗对接,与外地劳务公司对接,将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与务工意向地就业岗位进行匹配,帮助贫困劳动力找岗稳岗,对每一个外出就业贫困劳动力分跨县、跨市、跨省三个档次给予交通补助;并将一些就业待遇好、社会诚信好、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动态录入,由劳务经纪人通过信息平台进行人岗匹配,将岗位信息发送到贫困对象手中,并在两周之内进行就业跟踪,打造了一个永不落幕的线上招聘平台。

今年上半年,市人社局联合市扶贫办、市总工会、市妇联开展了为期40天的“春风行动”,共组织召开各类招聘会、见面会26场,有1879家企业入场招聘,涵盖64个行业、9.4万余个岗位。我市还开通了329台“春风直通车”,免费接送来自农村的贫困劳动力,驱动贫困户主动找“饭碗”。

岗位送到手、返程送到家、务工送到目的地。今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共为67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311”就业扶贫服务(每年至少推荐3次岗位、提供1次职业指导和1次免费培训信息),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5061人。此外,人社、扶贫、林业、住建、水利、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发生态护林、乡村保洁、河道协管、水库看护、治安协管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零就业”的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目前已经兜底保障985人稳定就业。

“我们正在持续加强人岗信息采集录入和动态管理,平均每天在线工作人员数超过100人,每月更新各类数据逾6000条。”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李鹏杰介绍,我市已精准建立“三个清单”,即通过就业扶贫信息平台比对、基层工作人员入户核实,动态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失业情况。对有就业意愿且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建立“任务清单”,对已就业的建立“稳岗清单”。在此基础上,分年度分地区制定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稳定岗位计划,明确各方职责,形成“责任清单”。

扶志强能的脱贫之路

就业扶贫难在“扶志”和“扶智”,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才是最好的帮扶。对此,除了打造扶贫载体、实施转移就业等措施,人社部门还通过扶志领动、培训驱动、创业带动,让贫困劳动力增强脱贫信心,掌握“一技之长”。

“之前,我们指导培训机构开办了厨师、母婴护理、叉车和挖掘机驾驶等利于外出务工的培训项目,后来,经过调研发现,有些贫困户不想离土,为此,通过整合调度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深受贫困户欢迎。”市人社局副局长刘志高介绍说。

目前,我市已逐步构建出四定式培训+四单式就业模式,即开展贫困家庭“两后生”定点、定员、定向、定岗“四定”免费技能培训,并大力推行“输出有订单、计划到名单、培训列菜单、政府后结单”的“四单”培训就业模式,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不少贫困户近两年养虾尝到了甜头,今年养殖技术培训积极性高涨,新开设的稻蛙、稻虾共作培训项目,每一期50人的培训班还未结束,报名人数就排了好几个班。”云溪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邓银芳表示,在过去传统就业技能培训基础上,积极探索面向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各类菜单式培训项目,增加“稻+虾+蛙”培训后,参加培训的贫困户,每亩田收入在4000元的小龙虾养殖基础上,还可以再增加800元左右。

目前,云溪区、岳阳县、君山区等地大力推广新型水产养殖,充分发挥湖区优势,而平江县等地则利用山区特征释放林下经济生态效应,通过扶志+扶智“双管齐下”,全方位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11.87万人,其中有转移就业意愿的为7.23万人,人社部门通过实施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等就业服务,已有7.18万人就上业、就稳业、就好业,占有就业意愿人数的98.89%。



(编辑: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