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悦读

"眼镜夫妇”家有"博士后"
时间:2019-10-07 14:36:03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微信图片_20191007144954.jpg

□ 刘衍清

  昨天晚上在家整理书柜,一不小心把眼镜摔破一片,清早去云梦路"明友眼镜店"找赵师傅配片。在店里呆了不久,先后来了3位顾客,从打招呼的语气看,都是赵师傅的老顾客了。

  其中两位是父子,姓廖,原来住在云梦路,搬到别处住了,父亲从老远专程陪儿子到老地方配眼镜来了。还有一位也是从云梦路搬到八字门的老顾客,他拿着老婆一副戴了20年的眼镜询问赵师傅,近一向他老婆戴这副眼镜看电视有些模糊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赵师傅了解看电视的距离后笑着说,不戴眼镜试试。原来他老婆属于轻度电视,年岁增长自然有点老花,看电视倒可不戴眼镜了。老顾客拿着赵师傅免费洗干净的眼镜,一声道谢出了店门。

  望着头发斑白的顾客和同样双鬓斑白的赵师傅,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一张银幕,银幕上放映着小城故事……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调到市城建局机关工作不久,那吋城建局在云梦路,下班后经常在局机关不远的路边看到一个买眼镜的年轻人,一排排眼镜挂在两扇木架上,合上木架就成了一个木盒,提起来很方便。我配眼镜总是拣最便宜的镜架和镜片,但戴起来又要求合适,不损害眼镜。一回生二回熟,了解他是邵东人,名叫赵友明,1982年19岁时来岳阳做眼镜生意。那些年我不慎摔坏镜架或镜片,少不了找赵师傅配,一是以为人熟不上当,二是认为小伙子人不错,厚道。我先后调动几个单位,家也早从云梦路搬走,但配眼镜总是到云梦路找赵师傅。1988年,赵师傅开始把眼镜摊变成了眼镜店,店名把他的名字倒了过来,他名叫"友明",店名叫"明友",倒也贴切不过了。开始租的是云梦路口紧挨九洲大厦的二轻门面,后来门面拆迁,“明友眼镜店"还是在云梦路苏宁店南侧租了门面。从1982年到2019年,一个从邵东到岳阳做生意的外地人在一条街上一做37年,称得上凤毛麟角。

微信图片_20191007144949.jpg

作者与赵友明(左一)合影留念


       从19岁到56岁,赵友明这位邵阳的乡下小伙依靠他的勤奋诚实在岳阳深深扎下了根。他在这里成了家,妻子叫彭笑花,也是邵东老乡。1986年,"眼镜夫妇“添了一个女儿。1988年又添了一个小子,取。女儿本科毕业,在广州工作。儿子现在是中南大学的博士后。

  坐在眼镜店,一边试赵师傅配的镜片,一边通过随意交谈了解到他家出个"博士后"。谈到儿女的出息,赵友明沒有一点炫耀,仿佛在谈别人家的孩子。他说这些年在岳阳开眼镜店忙生计,儿女都亏父母带,在邵东三中毕业上大学考研读博都沒操什么心。女儿由邵东一中考上大学本科也沒让“眼镜夫妇"操什么心。

  谈到在岳阳忙活的这些年,赵友明倒是有些话说。他提到一些老顾客,如在县级市当过副市长的余宜生,在市文化局当过副局长的傅老,他说这都是他的老顾客,不过都已去世了。赵友明还很伤感地提到一个叫张能悟的年青顾客,那时就在云梦路公汽公司修理厂当修理工,经常到赵师傅的眼镜摊子上玩。后来小张凭本事考到检察院当了检察官,也沒少与赵师傅打交道,遗憾仅30多岁因病英年早逝。谈到这里,赵师傅语气有点悲怆。

  人生的旅途,说长不长,说短不短,37年间与赵师傅的交往并不太多,毕竟眼镜不是易耗品,不必经常更换,三五年或更长时间。但我的儿女也因眼晴近视的缘故,也缘于长辈彼此熟悉,使得我与赵师傅的来往接力有人。对于一位开了30多年店的眼镜店店主,我不称赵老板而一直称赵师傅,原因是赵友明和他妻子彭笑花始终是夫唱妇随,两个人含辛茹苦共同撑起了这爿眼镜店,也撑起了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家,他们活出了自己的人生精彩,而更庆幸的是他们的后代比上一代活得更精彩!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