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名家

市井杂谈 | 公交车上面面观
时间:2019-10-21 09:43:04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7.jpg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到岳阳的时候,岳阳的公交车还只有几条线路。1路从解放路去城陵矶,4路从老火车站至四化建。4路车我最熟悉。那时车上有售票员的,有种加长车,前后两个售票员。从老火车站到东风广场,两分;到影剧院,又两分;到五里牌再两分;最后一站四化建,共八分钱。

  也不知从哪天起,岳阳街上突然多了一种私人运营的交通工具,中巴。中巴好哇,没有固定停靠站,随叫随停。也不知谁的发明,叫踩一脚。几年时间里,岳阳街上的踩一脚成了流行语。遇上某件事,叫您慢一点,也说踩一脚。再后来,中巴遭遇淘汰,的士盛行,但公交车仍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我喜欢坐公交车。公交车方便、舒适,沿途还可看风景,看人生百态,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便宜。可有人不这么看。有回,同一位朋友上街办事,马路边等了一阵,不见的士。这时来了一辆公交车,我说上车吧!朋友说,不上。我问为什么?他说,坐公交车觉得没面子。天哪,我可从没觉得没面子,还坐上瘾了。坐多了,又随意想出一些事儿来。

  1991年5月初,我第一次走出国门,随同岳阳作家艺术家出访苏联(就是那年的8月19日,苏联解体)。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在莫斯科、列宁格勒、伊尔库兹克等城市,我们曾多次乘坐地铁和公交汽车。我们见到的是,苏联男人的那种君子风度,实在会令人赞赏。他们上了车,即使有空位也不坐。除非空位有蛮多,而一旦有女人或小孩上车,他们会立马让位。那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们岳阳的男人也能做到这样该有多好。还别说,最近几年,我高兴地看到,我们岳阳在公交车上让座的越来越普遍了。同时我也注意到,那些主动让座的人中,年轻的学生多,学生中又以女生居多。常常也有一些年轻人或中年人,上车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到老弱孕残座位,老人小孩就站在旁边,他在那里装作没看见,一个劲地玩手机,让人看了心里不舒服。

  有一些人,或熟人一起上车,或在车上碰巧遇上同事或朋友,那好戏自然就开锣了:哎呀,最近在哪里发财呀?发么里财,混咧。打牌手气好啵?别说了,手气像脚气……全然不顾车上其他乘客,声音一个比一个大,滔滔不绝。

  还有一些人,端着食物匆匆上车,面条、米粉、面包、发糕、包子、油条……五花八门都有,或坐或站,旁若无人,吃得特香。那气味,别人闻起来,实在不敢恭维的。

  更有一些人,等车坐车都低着头玩手机,有的还把声音开得老大。有一回,老伴回来抱怨,说今天有个女的真不要脸。我问为什么?老伴说,她在车上看乱七八糟的东西,声音开得超大,前后几排都听得见。我问年纪多大?老伴说大概四十来岁。我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地上吸土,不难理解,只是应该择个地方。

  现在说公交公司方面。

  我和大家一样,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我市的公交汽车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主要标志是,营运车更新了。现如今,满街跑的公交车,美观大方,全部装了空调,无论冬夏,十分舒服。这是硬件,软件变化也很大,司机朋友的服务态度比过去明显改善。换个位思考一下,他们一上车就是几个小时,一条老路,来来去去,一拨又一拨的客人上上下下,有时晴,有时阴,有时大风大雨,你说枯不枯燥,你说烦不烦人。可他们要打起精神,要集中精力,还要对客人面带微笑,有时还要回答客人提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实话说,这是有难度的。有时候,司机的态度不那么规范,不那么友善,我能理解。

  诚然,也不是十全十美,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改进。

  我家住王家河东边,平时出行,主要搭乘41路、20路、50路、49路。尤其41路,始发站设市人大旁。这就有个问题了,经常停靠两台三台车甚至更多。究竟哪台先开呢?一般猜想,应该是停最前面的那辆先开。可谁料,你把眼睛盯着最前边一辆的时候,“嗖”的一声,最后边一辆开走了,常弄得你措手不及。我曾向他们建议,你们做一块小牌子嘛,哪台先开,乘客一看就知道,举手之劳。还真做了,正高兴着呢,没过几天,牌子又撤了,可能是嫌麻烦。

  20路车我坐得最多,印象最深。看来他们的领导还是蛮热心的,前些年,他们在每台车的前门上贴了一句很客气的话:“欢迎乘座。”服务态度是好,但这“座”字错了,应为“坐”字。为此,我曾多次向他们的司乘人员和公司的办证人员指出过,他们也都回答得很好,一定向上面反映。过了差不多两年,这个“座”字才换掉。

  感谢市人社局领导,给我市范围内凡具有正高职称的同志发了个专家优待卡,说白了就是凭卡乘车不要钱,我有幸在其中。没想到一年后我再乘车,将卡贴上去,里面发出的声音是“非法卡”,把我吓了一跳。我环顾四周,生怕别人以为我是坏人。我就想,我这几十年来,没多大本事,但优点是老实本分,不要说杀人越货,连偷鸡摸狗的糗事也从没干过,这卡明明是组织上发的,怎么就成了非法卡了呢?后来弄清楚,是一年时间到了,得去年审。我将意见向公交公司的同志反映,后来终于改成了“请年审”。

  还有,我市65岁以上老人乘公交车,也可以办卡免费。原来叫“老年卡”。说实话,谁又愿意听人称自己为老人呢?还好,后来在车上,听他们改称呼了,叫“寿星卡”,我觉得改得好,让人听了心里舒服。可没想到,后来他们又改回去了,还叫“老年卡”,我也弄不清楚这是谁出的歪主意。

  说起服务态度,有的司机还真让人不敢恭维。有一回,我乘20路车到一医院东院、开发区站。车上除了我,还有一位老太太。也不知什么原因,司机同志一下将车开出站台十多米远。下车时,老太太嘀咕了一句,开起这么远。我可以以良知作证,老人家只是自言自语,而且声音也不大。让我吃惊的是,那位司机先生发火了,他说,还要送你到家里去呀!吓得老太太不敢做声了,赶紧走人。当然,也许这只是个别现象。我又想了,如果我们要求更严一点,不出这类个别现象,岂不更好。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