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远志大姑,您一路走好!

深切悼念任弼时同志的长女任远志———

远志大姑,您一路走好!

大姑在为自己撰写的《我的父亲任弼时》一书签名。

2021年1月13日凌晨3时49分,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任弼时同志的长女任远志同志(我们尊称她为“大姑”)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惊闻大姑逝世,我们倍感突然与悲痛。回想前年,在建国七十周年前夕,受市委委托,我们一起进京,看望慰问任弼时的三个女儿和儿媳。大姑赠送《我的父亲任弼时》一书给我们并为我们在书上认真签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老人仙逝,那人那物那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远志大姑家,89岁高龄的大姑身体很好,精神矍铄,看到老家来人,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一直问个不停:“老家发展的怎么样啦?家里人还好吗?……”我们还愉快地谈起大姑自己的跌宕人生:

大姑是1931年3月在上海出生的。出生前七天,父亲任弼时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被组织派往江西中央苏区。父亲在即将赴苏区的时候,曾对母亲说:“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的志向,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取名叫‘远志’吧!”大姑出生还未满100天,由于叛徒出卖,她就和母亲一起坐进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母亲为了应付敌人的审问,就掐她身上的肉,故意将她弄哭,让敌人无法继续审问。经过组织营救后,母亲将1岁多的大姑送回湖南老家——湘阴县塾唐乡唐家桥(今属汨罗市弼时镇弼时村)任家新屋,和奶奶一起生活。直到1946年,党组织突然来人接她,说带她去找父母亲,辗转长沙、武汉、南京等地,最后到达延安。在延安机场,大姑首先见到了来接她的母亲。时隔多年再见母亲,那声“妈妈”她没有喊出口。父亲因为工作,没有来机场接她们。大姑自出生就未曾见过父亲,只是听人们口中描述过父亲的模样——留着两撇胡子,戴一个黑圈的眼镜,手里拿一个拐杖。大姑是跟母亲坐小吉普车回去的。车走到延安唯一的一条街——新市场街时,对面来了辆中吉普车。车一停下来,吉普车上就下来一个人,黑胡子,带着眼镜,拄着拐杖。母亲指着那个人说:“快去,快去,那是你爸爸,快去叫他吧。”大姑跑过去搂着父亲可一句话也没说。父亲抚摸着大姑的头说,大女儿你回来了,好!终于可以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了,大姑欣喜异常,胸中荡起了一股幸福的暖流。

1947年3月,党中央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延安中学将年小体弱的学生先转移出去。大姑也算年龄小的,但学校没有让她走,以为大姑会随父亲任弼时一起转移。父亲没有同意,说:“不能让她成为革命的娇子,要锻炼!”于是,大姑背起行李和年龄大的学生一起转移。不料,行军路上大姑的右脚趾骨跌伤,从脚趾一直肿到大腿,寸步难行,靠班里大同学背着走。直到有一日遇到中央机关一位姓张的同志,见此情景,便将大姑送到了父亲身边。这时,中央机关转移到了王家湾。在这里,大姑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和父亲朝夕相处的日子;在这里,她享受到了父亲的悉心关怀和谆谆教诲;在这里,她更被毛泽东、周恩来和父亲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竭尽全力工作的感人场景震撼。后来,姊妹们聚会聊天时说很羡慕大姑,认为她最幸福,和父亲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也最了解父亲。其实,大姑与父亲相聚的时间也不过4年3个月零16天。大姑后来在谈到父亲时自豪地说,生命与事业赋予他担当父亲的角色为时过短,虽然和父亲相处只有短短四年,但留下的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任远志(左三)、岳阳市委副秘书长黄岳山(左二)等在大姑家合影。

1949年,大姑背着背包随学校走进北京,上了北师大女附中,后来上了北京师范学校。1952年便参加了工作,先是在国家轻工业部任部长秘书,后来到了军事博物馆工作。

大姑一生秉承父亲的家训,生活简朴,低调不张扬,一家人住在北京羊坊店西路军军事博物馆一栋陈旧、甚至外墙皮有些脱落的宿舍楼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在大姑家客厅,条件一般,房间里的家具简朴且年代久远,房里堆满了老人的画作,很难想象得出,这里住着的是开国元勋、“五大书记”之一任弼时的长女。

大姑酷爱写字作画,自1992年从军事博物馆离休后便参加了总政的老年学院,在那里学画画学写字。平时在家就和老伴一起过着看书读报画画的简单平静的生活。大姑的字画造诣颇深。早些年,她捐赠了两幅字画给任弼时纪念馆,现珍藏在纪念馆的文物库房里,其中一幅画作题目是《松鹰图》。2019年5月,在子女的陪同下,大姑回了一趟老家,将她珍爱的画作《金鱼图》捐赠给了任弼时纪念馆,在这幅画上,大姑还题写了一段文字:我父亲任弼时在病中毛主席送来一缸红鱼,这洋溢着革命领袖之间的真挚情谊,使后人至今难忘。

临走前,大姑为感谢岳阳市委、任弼时纪念馆长期以来的关心和关爱,将自己珍藏了大半辈子由彭德怀元帅赠送的结婚礼物——一台录放机以及母亲陈琮英送的嫁妆一床被单无偿捐赠给任弼时纪念馆,并亲手交到我和吴锐手中。这台珍贵的录放机经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它不仅见证了大姑的爱情和生活,还寄托了她的家乡情怀,更加激励我们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老人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她那一颗关心家乡建设和纪念馆发展的赤诚之心,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如今,斯人已逝,但红色基因仍在传承!

远志大姑,您一路走好!

(黄岳山   作者系中共岳阳市委副秘书长)

远志大姑,您一路走好!

深切悼念任弼时同志的长女任远志———

远志大姑,您一路走好!

大姑在为自己撰写的《我的父亲任弼时》一书签名。

2021年1月13日凌晨3时49分,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任弼时同志的长女任远志同志(我们尊称她为“大姑”)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惊闻大姑逝世,我们倍感突然与悲痛。回想前年,在建国七十周年前夕,受市委委托,我们一起进京,看望慰问任弼时的三个女儿和儿媳。大姑赠送《我的父亲任弼时》一书给我们并为我们在书上认真签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老人仙逝,那人那物那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远志大姑家,89岁高龄的大姑身体很好,精神矍铄,看到老家来人,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一直问个不停:“老家发展的怎么样啦?家里人还好吗?……”我们还愉快地谈起大姑自己的跌宕人生:

大姑是1931年3月在上海出生的。出生前七天,父亲任弼时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被组织派往江西中央苏区。父亲在即将赴苏区的时候,曾对母亲说:“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的志向,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取名叫‘远志’吧!”大姑出生还未满100天,由于叛徒出卖,她就和母亲一起坐进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母亲为了应付敌人的审问,就掐她身上的肉,故意将她弄哭,让敌人无法继续审问。经过组织营救后,母亲将1岁多的大姑送回湖南老家——湘阴县塾唐乡唐家桥(今属汨罗市弼时镇弼时村)任家新屋,和奶奶一起生活。直到1946年,党组织突然来人接她,说带她去找父母亲,辗转长沙、武汉、南京等地,最后到达延安。在延安机场,大姑首先见到了来接她的母亲。时隔多年再见母亲,那声“妈妈”她没有喊出口。父亲因为工作,没有来机场接她们。大姑自出生就未曾见过父亲,只是听人们口中描述过父亲的模样——留着两撇胡子,戴一个黑圈的眼镜,手里拿一个拐杖。大姑是跟母亲坐小吉普车回去的。车走到延安唯一的一条街——新市场街时,对面来了辆中吉普车。车一停下来,吉普车上就下来一个人,黑胡子,带着眼镜,拄着拐杖。母亲指着那个人说:“快去,快去,那是你爸爸,快去叫他吧。”大姑跑过去搂着父亲可一句话也没说。父亲抚摸着大姑的头说,大女儿你回来了,好!终于可以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了,大姑欣喜异常,胸中荡起了一股幸福的暖流。

1947年3月,党中央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延安中学将年小体弱的学生先转移出去。大姑也算年龄小的,但学校没有让她走,以为大姑会随父亲任弼时一起转移。父亲没有同意,说:“不能让她成为革命的娇子,要锻炼!”于是,大姑背起行李和年龄大的学生一起转移。不料,行军路上大姑的右脚趾骨跌伤,从脚趾一直肿到大腿,寸步难行,靠班里大同学背着走。直到有一日遇到中央机关一位姓张的同志,见此情景,便将大姑送到了父亲身边。这时,中央机关转移到了王家湾。在这里,大姑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和父亲朝夕相处的日子;在这里,她享受到了父亲的悉心关怀和谆谆教诲;在这里,她更被毛泽东、周恩来和父亲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竭尽全力工作的感人场景震撼。后来,姊妹们聚会聊天时说很羡慕大姑,认为她最幸福,和父亲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也最了解父亲。其实,大姑与父亲相聚的时间也不过4年3个月零16天。大姑后来在谈到父亲时自豪地说,生命与事业赋予他担当父亲的角色为时过短,虽然和父亲相处只有短短四年,但留下的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任远志(左三)、岳阳市委副秘书长黄岳山(左二)等在大姑家合影。

1949年,大姑背着背包随学校走进北京,上了北师大女附中,后来上了北京师范学校。1952年便参加了工作,先是在国家轻工业部任部长秘书,后来到了军事博物馆工作。

大姑一生秉承父亲的家训,生活简朴,低调不张扬,一家人住在北京羊坊店西路军军事博物馆一栋陈旧、甚至外墙皮有些脱落的宿舍楼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在大姑家客厅,条件一般,房间里的家具简朴且年代久远,房里堆满了老人的画作,很难想象得出,这里住着的是开国元勋、“五大书记”之一任弼时的长女。

大姑酷爱写字作画,自1992年从军事博物馆离休后便参加了总政的老年学院,在那里学画画学写字。平时在家就和老伴一起过着看书读报画画的简单平静的生活。大姑的字画造诣颇深。早些年,她捐赠了两幅字画给任弼时纪念馆,现珍藏在纪念馆的文物库房里,其中一幅画作题目是《松鹰图》。2019年5月,在子女的陪同下,大姑回了一趟老家,将她珍爱的画作《金鱼图》捐赠给了任弼时纪念馆,在这幅画上,大姑还题写了一段文字:我父亲任弼时在病中毛主席送来一缸红鱼,这洋溢着革命领袖之间的真挚情谊,使后人至今难忘。

临走前,大姑为感谢岳阳市委、任弼时纪念馆长期以来的关心和关爱,将自己珍藏了大半辈子由彭德怀元帅赠送的结婚礼物——一台录放机以及母亲陈琮英送的嫁妆一床被单无偿捐赠给任弼时纪念馆,并亲手交到我和吴锐手中。这台珍贵的录放机经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它不仅见证了大姑的爱情和生活,还寄托了她的家乡情怀,更加激励我们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老人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她那一颗关心家乡建设和纪念馆发展的赤诚之心,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如今,斯人已逝,但红色基因仍在传承!

远志大姑,您一路走好!

(黄岳山   作者系中共岳阳市委副秘书长)

编辑:江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