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记者实地探访工伤保险现场查勘工作
时间:2021-09-28 16:03:40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 记者:侯勇

微信图片_20210928160112.jpg

平凡中坚守 忙碌中有序

——记者实地探访工伤保险现场查勘工作

文/图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勇 通讯员 李中舜

他们不是医护人员,但工伤事故的现场总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他们不是刑侦民警,但总会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调查核实;他们不是电话接线员,但总有接不完的咨询电话……

实际上,他们是人社部门第一时间派往现场取证调查并协助参保职工处理后续理赔流程的工伤事故查勘员。市民对他们的认知往往是事故发生后短暂的“一面之缘”,甚至误以为他们是保险员,对他们工作背后的付出知之甚少。

9月23日,本报记者深入市工伤保险服务中心,近距离了解工伤事故现场勘察的真实工作情况。

微信图片_20210928160119.jpg

勤!每年查勘案件超2000起

“工伤调查事关职工的权益,来不得半点马虎!”9月22日一上班,赵红日等人提着资料袋,顶着高温,就往广济医院赶去。

赵红日接手的是一起交通事故案,当事人上班途中开车撞到狗,冲击力导致左胸骨骨折,申请工伤。作为工伤事故勘察员,赵红日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及时了解用人单位与受伤职工的劳动关系,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受伤职工的身份、受伤程度等。

查看病历、了解伤情、询问证人、记录事故经过、调阅相关材料……一上午,赵红日等人就完成了查勘所有流程,伤者只需等待市人社局在法定时限内进行审查与认定。

“为确保工伤认定的结果客观公正,按照市人社局党组的部署安排,对于参保的一般工伤事故,我们一改往日书面审查的做法,一律做到了实地调查。”工伤事故勘察中心主任李中舜介绍说,作为工伤认定的前置程序,前往事故现场采集诸如:考勤、值班、派工等信息以及现场照片、视频监控、报案记录等客观证据,有利于客观、全面的收集工伤证据,有效预防及遏制工伤骗保现象,同时减少申请人提交材料来回奔波之苦。

办理案子一桩接一桩,接待对象一拨接一拨。从早到晚,不是在查勘就是在赶往查勘现场的路上。“很多时候查勘现场都分布于城陵矶、康王、湖滨等郊区,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一两个小时,如果不抓紧时间,一天也办不了两个案子。”勘察员李明乐说,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只要有案子他们都得去现场,忙起来了顾不上吃饭是常态。据悉,工伤事故勘中心6名勘察员,两人一组,平均每人每年调查案件300多起,繁忙的时候,每天要跑三到四个事故现场,连续工作超过12小时以上。

练!一双“火眼金睛” 一眼识破假案

比起忙,让勘察员们更操心的是如何甄别工伤真假现场。作为一名勘察“老将”,事故勘察中心副主任刘习正在平凡枯燥的勘察工作中,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业务能力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

去年,云溪某企业发生一起职工死亡事故,企业负责人申报了工伤。刘习正与同事赶到现场,立即对现场目击者和相关负责人进行询问笔录。当刘习正提出要勘察故事现场时,企业负责人百般推辞,并试图与现场目击者“串供”。

为了防止发生“串供”现象,刘习正与同事紧随其后,直到见到现场目击者,记录下最原始的口供。最终,在雄辩的事实与证据面前,该企业负责人不得不承认了伪造现场的事实,并同意放弃申报工伤,避免了近百万元的工伤基金损失。

“作为勘察员,除了需要掌握工伤保险、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得懂得工伤取证技巧,盯住细节。”刘习正向记者介绍道,有了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了解工伤申报者描述的事故现场是否符合基本常识;学会取证技巧,盯住细节,才能正确判断申报人是否隐瞒真相。

在鱼龙混杂的案件面前,这个年轻团队,不显山露水,凭借多年的摸爬滚打,个个练就了快速识别真假工伤的绝活。去年,城陵矶某公司发生一起工伤事故。勘察员吴明朗与同事赶赴现场对伤者和目击者一一做笔录,双方对事故经过的描述高度一致,甚是违背常理,引起他的高度警觉。

然而,当吴明朗分别带着双方指认事故现场时,却出现了“分歧”。“很明显这是典型的串供,伪造了事故现场。”最后,吴明朗调取了当时120医疗救护中心的急救现场记录时,发现与伤者口述完全不一致。在勘察员收集的大量客观证据面前,伤者承认了伪造事故现场的事实。

“事故勘察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多收集客观证据并固定证据链,最大程度的还原事实真相,拧紧工伤基金的‘水龙头’。”李中舜介绍,每年2000多起现场勘察的工伤案子中,勘察员要拦截200多起假案,把住了工伤基金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微信图片_20210928160108.jpg

减!办事流程更简单 市民申报更便捷

“如何进行工伤事故备案?”“工伤认定需要走哪些流程?”“建筑业工伤保险参保登记要提交哪些资料?”……除了日常的现场勘察,更多的时候,查勘员们还得担任群众和企业负责人的政策解说员。

法律专业出身的郑松林意识到,一名合格的工伤保险查勘员,不仅要储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服务群众时还需要一颗炙热的心。

“很多受伤职工都是弱势群体,他们文化水平低,不清楚工伤保险的相关政策。”郑松林说,今年经他调解的工伤纠纷就达30件之多,每次遇到这样的群体,他们都要从拉家常开始,逐渐打开职工的心扉,尽最大能力解答他们的政策疑惑,协助他们走完工伤流程,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工伤事故面前,工伤保险是一种保障,这种保障的背后,离不开专业的查勘服务。对职工来说,他们是健康守护神,更是爱心的陪伴者。

瞿某是市内某建筑工地的一农民工,一次施工时不慎被锤子砸伤手指。事故发生后,工地老板不同意为他申报工伤。

郑松林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工地负责人,掌握到瞿某虽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有老板支付工资的记录以及瞿某受伤后双方的聊天记录等证据。他在固定相关证据后前往工地,通过耐心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后,工地老板终于同意申报。

“工伤保险中心是典型的公共民生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关系到千千万万职工的幸福安康。”市工伤保险服务中心负责人江玉良表示,为减少提交的申报材料,凡是法律法规不要求提交的申报材料,一律不要求申请人提交;凡是可以通过内部系统核实的材料,一律在内部予以核实,这大大优化了经办流程,简化了办事程序,显著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让群众少跑路,工伤事故申报开通了网上、微信、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申请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做到远程申报;勘察员第一时间与申请人联系,提前预约上门服务,并面对面一次性书面告知申报材料和流程; 同时对事故勘察进行提速,进一步缩短工伤认定时间。


(编辑: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