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天下> 国内

江西一水库发现摩崖造像 “佛头”遗迹浮出水面
作者:万象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2日    责任编辑:小君

(1)这是露出水面的佛头遗迹(1月8日摄)。


(1)这是露出水面的佛头遗迹(1月8日摄)。

  2016年底,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洪门水库水位显著降低,一尊佛头和一些被淹没的遗迹浮出水面。考古专家根据露出水面的佛头造型,初步判断为明代佛像;崖壁凿刻痕迹中有一些方形的孔,说明此处可能曾建有庙宇。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业考古队正在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进行水下考古探测。

(2)这是露出水面的佛头及周边遗迹(1月8日摄)。


(2)这是露出水面的佛头及周边遗迹(1月8日摄)。

  2016年底,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洪门水库水位显著降低,一尊佛头和一些被淹没的遗迹浮出水面。考古专家根据露出水面的佛头造型,初步判断为明代佛像;崖壁凿刻痕迹中有一些方形的孔,说明此处可能曾建有庙宇。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业考古队正在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进行水下考古探测。新华社记者 万象

(3)考古人员在对露出水面的佛头进行拍摄(1月8日摄)。


(3)考古人员在对露出水面的佛头进行拍摄(1月8日摄)。

  2016年底,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洪门水库水位显著降低,一尊佛头和一些被淹没的遗迹浮出水面。考古专家根据露出水面的佛头造型,初步判断为明代佛像;崖壁凿刻痕迹中有一些方形的孔,说明此处可能曾建有庙宇。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业考古队正在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进行水下考古探测。新华社记者 万象

(4)这是露出水面的佛头遗迹(1月8日摄)。


(4)这是露出水面的佛头遗迹(1月8日摄)。

  2016年底,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洪门水库水位显著降低,一尊佛头和一些被淹没的遗迹浮出水面。考古专家根据露出水面的佛头造型,初步判断为明代佛像;崖壁凿刻痕迹中有一些方形的孔,说明此处可能曾建有庙宇。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业考古队正在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进行水下考古探测。新华社记者 万象

(5)这是水面上方刻有文字的遗迹(1月8日摄)。


(5)这是水面上方刻有文字的遗迹(1月8日摄)。

  2016年底,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洪门水库水位显著降低,一尊佛头和一些被淹没的遗迹浮出水面。考古专家根据露出水面的佛头造型,初步判断为明代佛像;崖壁凿刻痕迹中有一些方形的孔,说明此处可能曾建有庙宇。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业考古队正在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进行水下考古探测。新华社记者 万象

(6)考古人员在进行水下考古探测工作(1月8日摄)。


(6)考古人员在进行水下考古探测工作(1月8日摄)。

  2016年底,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洪门水库水位显著降低,一尊佛头和一些被淹没的遗迹浮出水面。考古专家根据露出水面的佛头造型,初步判断为明代佛像;崖壁凿刻痕迹中有一些方形的孔,说明此处可能曾建有庙宇。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业考古队正在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进行水下考古探测。新华社记者 万象

(7)考古人员在观察打捞上来的物品(1月8日摄)。


(7)考古人员在观察打捞上来的物品(1月8日摄)。

  2016年底,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洪门水库水位显著降低,一尊佛头和一些被淹没的遗迹浮出水面。考古专家根据露出水面的佛头造型,初步判断为明代佛像;崖壁凿刻痕迹中有一些方形的孔,说明此处可能曾建有庙宇。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业考古队正在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进行水下考古探测。新华社记者 万象

(8)考古人员在观察打捞上来的物品(1月8日摄)。


(8)考古人员在观察打捞上来的物品(1月8日摄)。

  2016年底,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洪门水库水位显著降低,一尊佛头和一些被淹没的遗迹浮出水面。考古专家根据露出水面的佛头造型,初步判断为明代佛像;崖壁凿刻痕迹中有一些方形的孔,说明此处可能曾建有庙宇。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业考古队正在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进行水下考古探测。新华社记者 万象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中原城市群晋升“国字号” 郑州大都市区为龙头
值得关注的是,中原城市群定位还强调打造“服务业基地”,喻新安表示“服务业的发展是关系中原城市群能否成为国家级城市群的关键因素”。等了14年,中原城市群规划终于等来了国家批复。无论中原城市群的概念如何衍变,郑州的核心地位一直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