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天下> 国际

首尔市长:萨德非灵丹妙药 中韩关系是外交必修课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1日    责任编辑:李璇

  在中韩建交25周年之际,韩国总统文在寅12月13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因“萨德”入韩问题而一度陷入低谷的中韩关系开始出现缓和。作为韩国的首都和代表性城市,首尔市深受两国关系起伏影响,其在两国关系回暖和增进过程中也将扮演重要角色。

  日前,首尔市市长朴元淳接受了参考消息网的独家采访,分享了他作为首尔市长以及一名政界人士对两国关系的看法以及期待。

▲朴元淳▲朴元淳

  中韩关系是外交必修课

  参考消息网:文在寅总统刚刚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在您看来,此次中韩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有哪些主要成果?

  朴元淳:“萨德”问题爆发以后,两国关系陷入僵局。但通过本次领导人会谈,两国再次确认了彼此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本身就具有高度的象征性。

  通过本次会谈,两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达成多项共识,并就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四项原则达成一致,即:决不允许半岛发生战乱;坚定坚持半岛无核化原则;通过对话与谈判的和平方式解决朝鲜无核化等问题;改善南北关系。这也意味着两国携手向和平与和谐时代迈出了一大步。

  以前韩中交流合作领域仅限于经济贸易、社会、文化和人员往来等,但此次两国承诺,今后将建立热线,将交流合作领域扩大至政治、外交和安全等更多领域。

▲12月16日,文在寅访问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韩联社)▲12月16日,文在寅访问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韩联社)

  问:文在寅政府一直强调对华和对美“均衡外交”。您怎么看?

  答:就韩国而言,韩美关系和韩中关系并不是二选一的问题,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找到均衡点很重要。韩国应该朝着“均衡外交”方向发展下去。就这一问题,文在寅政府和我本人心意相通。

  我个人认为,韩中关系并不是外交上的一个选修课,而是必修课。中国是韩国要一起同行的伙伴。在韩国的经济、文化、旅游等各领域,中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同样,对中国而言,韩国既是最亲密的近邻,也是最好的伙伴。

  然而,韩国前政府误认为,在韩美和韩中关系之中非得二选一。这种思考方式导致了严重后果。幸好,韩国新政府追求“均衡外交”,为恢复韩国对外关系而做出不懈努力。首尔市也在强调城市外交的力量,追求外交上的实惠和合理。我坚信,首尔的城市外交会为韩国外交发展助一臂之力。

▲韩国总统文在寅12月13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韩国企业家对话会。(韩联社)▲韩国总统文在寅12月13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韩国企业家对话会。(韩联社)

  “‘萨德’不是灵丹妙药”

  问:目前“萨德”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您曾经也对韩国部署“萨德”表示过质疑。在您看来,在处理“萨德”问题上,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答: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韩国必须要应对朝鲜的核武器及导弹威胁。然而,我认为部署“萨德”系统并不是灵丹妙药。只拿起武器面对朝核问题,这是落后于时代的陈旧想法。

  我认为,部署“萨德”系统的前提条件应该是对安全与和平的考虑,而不是所谓的政治立场。今后韩中两国要基于全世界遵循的价值-和平-继续进行协商和对话,要扩大合作与相生的范围。  

  “城市外交可牵引国家外交发展”

  问:在两国交往过程中,城市外交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作为首尔市市长,您怎么看中韩两国之间的城市外交?首尔市做了哪些努力?

  答:我一直强调说,外交上“local to local,people to people”(地方对地方,民众对民众)是重中之重。

  我就任以来,首尔和中国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关系可谓达到一个高峰期。首尔遭受中东呼吸综合征危机时,得益于中方的支持,首尔市代表团在北京和广州等地顺利开展大规模路演,首尔旅游营销活动大获成功。另外,我还在2014年成为第一位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演讲的外国政界人士。

  首尔市和中国各省市在诸多领域都有交流合作。得益于此,首尔市去年迎来外国游客1300万人次时代,作为“最大顾客”的中国游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面临全球经济危机时,中国对首尔的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还达到历史最高点。

  尤其是,应对气候变暖、提升生活质量、探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难题。在这种时候,城市外交并不是简单地做国家外交的后盾,还要牵引国家外交发展。作为城市外交的主体,每座城市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

▲资料图片:2015年7月14日,在首尔市南山,朴元淳为中国考察团当导游,介绍汉阳都城。(韩联社)▲资料图片:2015年7月14日,在首尔市南山,朴元淳为中国考察团当导游,介绍汉阳都城。(韩联社)

  我就任以来,首尔与中国两个省市签署国际友城关系协定。目前首尔市在中国境内有7座友城或友好省份——上海市、天津市、四川省、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首尔与中国友城(省)在旅游、经济、电子政务等各个领域开展交流合作。首尔市每年都会邀请中国地方政府公务员举办研修班活动,分享优秀政策和经验。还共同举行大气质量改善国际论坛等活动,在气候环保领域持续开展交流合作。

  首尔还与中国多个城市成立改善大气质量相关的协议机构,尤其与北京市建立混合委员会统筹管理环保、经济、文化等四个领域的问题。通过这些机构,我们尽量减少外部影响,推进交流合作,惠及两国老百姓的生活。

▲资料图片:2016年4月,中国城市代表团在首尔参加“中韩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资料图片:2016年4月,中国城市代表团在首尔参加“中韩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问:随着两国关系日益缓和,未来首尔市在其中将扮演什么样角色?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答:韩国俗话说“雨后地更实”。虽然过去一段时间韩中关系受“萨德”问题影响而受损,但我期待,以本次文总统访华及韩中领导人会谈为转折点,两国关系逐渐回到正常发展轨道,首尔和中国各省市之间关系也将随之更加亲密起来,城市外交也会日益发展。

  明年,首尔市将会与重庆市和陕西省等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扩大城市外交范围。

  此外,明年首尔市和北京市将迎来签署国际友城第25周年。作为城市外交的榜样,两市将会见证城市外交的力量。明年还计划筹备更加丰富的首尔-北京混委会全体会议。

  明年首尔和北京也将一如既往地开展交流合作,惠及两市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老百姓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丰硕成果。希望韩中两国早日和解,再推动两国关系面向未来发展。

  以“相濡以沫”精神推动中韩交流合作

  问:虽然两国关系开始缓和,但民间层面的隔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弥合。对此您怎么看?您认为在促进两国民间交往和拉近民众感情方面可以做些什么?

  答:就首尔市民而言,中国既是“一日生活圈”里的友好近邻,又是旅游、招商引资、进出口等各领域关键客户和最大伙伴。2008年韩中两国宣布建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在经济、文化、旅游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量的增长与质的飞跃。 

  虽然“萨德”问题造成的阴影尚未消失,但种种迹象表明,两国关系已逐渐摆脱僵局,即将进入缓解局面。在这样的时刻,“城市外交”和“民间交流”可以充分发挥润滑剂作用。这不属于官方的外交领域,但却能取得实质的效果。 

  首尔市作为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政府,将会发挥领头羊作用。譬如,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恰好在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举办。针对中国游客,首尔市与中国一家旅行社联手开发特别旅游商品,还将举行中国游客款待周活动。 

▲资料图片:2017年10月,2017“首尔·中国日”活动在首尔广场成功举办。(国际在线)▲资料图片:2017年10月,2017“首尔·中国日”活动在首尔广场成功举办。(国际在线) 


  问:对未来的中韩关系发展,您有什么期许?

  答:我认为,“萨德”问题不应该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绊脚石。我个人希望,通过本次文在寅总统访华以及韩中领导人会谈,两国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早日回到正常发展轨道,谋求共同繁荣,共享未来。 

  衷心希望,今后韩中两国不只考虑经济上的一些利害关系而谋求经济合作,而是要呼吁和平相生构想,作为真正的伙伴,引导并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发展。 

  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首尔大学演讲中提到“相濡以沫”。我作为首尔市市长,希望在韩中两国关系中实现相濡以沫精神,与北京市等友城继续扩大交流合作。

  目前半岛局势日益严峻,韩中两国面临共同的考验。希望以此次领导人会谈为基石,两国为实现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同心而行。期待两国超越过去的25年,共同谱写未来历史的新篇章。不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也都要做出最大努力,首尔市也会积极参与其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