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天下> 历史

1991年吕正操与张学良会面 张称为何事“抱恨终生”
作者:罗小兵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4日    责任编辑:美崽

1991年吕正操(右)与张学良(左)会面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罗小兵,原题:史海回眸:领袖与上将不了情——毛泽东和陈伯钧,节选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逐渐松动。张学良在台湾的情况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了大陆。

  1984年6月,张学良侄女张闾蘅从香港来北京洽谈商务,特地去看望吕正操,并说:“我大爷知道我经常来大陆经商,跟我讲,在大陆有两个部属他很想念,一个是吕正操,一个是万毅。”

  吕正操托张闾蘅带给张学良一副健身球和几罐上好的新茶。他想给张学良写封信,考虑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生怕给张学良带来麻烦,也就作罢。

  1987年初,张闾蘅再次来到北京,带来张学良书赠吕正操的诗一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无言。

  吕正操读后,也用同样的集句方式,从陶渊明的《读山海经》集成一首回赠张学良: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徒设在昔心,良辰知可待。

  1988年底,吕正操托张闾蘅给张学良捎去新年贺卡。这一年张学良88岁,吕正操又托她给张学良带去祝寿的诗:

  御辇将军堪自豪,

  当年帅气未曾消。

  长命伉俪无衰绝,

  风流人物数今朝。

  侄女把吕正操的诗转送到台湾,张学良看罢非常高兴,沉吟片刻,当即挥毫,写诗一首作答:

  白发催年老,虚名误人深。

  主恩天高厚,世事如浮云。

  张学良的诗从香港转到了北京,吕正操又赋诗一首,再答张学良:

  霜染两鬓白,心存一寸丹。

  澹泊以明志,肝胆照人间。

  美国一晤,不曾对外张扬

  1991年3月,经台湾当局的同意,张学良夫妇赴美国纽约探亲。5月,吕正操也来到纽约,通过张闾蘅与张学良联系上了。他们在朋友的帮助之下,避开新闻媒体的追踪,约定在张学良临时居住的友人家里见面。

  那天,吕正操刚刚走出电梯,便见张学良已经站在公寓门口等候,他一身西服,穿戴齐整。用不着介绍,他一眼认出吕正操来,老远伸出了手。吕正操快步走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半个多世纪过去,终于等到了见面的这一天。他们心情都很激动。

  后来,吕正操与张学良又会面两次。当年的年轻少帅与更年轻的副官,他们遥想当年,无所不谈。

  张学良说他没能抗日,抱恨终生。

  吕正操宽慰他说:“您这一生做西安事变这一件事就行了,打日本别人替您打了嘛,东北军替您打了嘛。”劝张学良不要太贬自己,“其实你是有大功于国家的!”

  吕正操与张学良分手时相约再见,对于少帅能踏上东北故土曾充满希望。然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张学良未能归来,成为吕正操和许多东北军老人永远的遗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