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首支歼-20战斗部队与歼-16、歼-10C全面开展实战化编队训练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不仅说明中国空军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隐身战斗机与非隐身战斗机之间的编队配合战术,也说明歼-20能与歼-16和歼-10C之间能毫无障碍地进行数据链通讯,共享目标信息。在这方面中国空军可能已经走在了美国空军前面,后者正深受F-22和F-35数据链与其他战斗机不兼容的困扰。
在央视《军事报道》报道中,有个歼-16前座舱的镜头一闪而过,却清楚显示出该机仪表面板采用了双大屏设计,而不是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的单大屏显示器。
今年3月19日,《解放军报》曾对西部战区某旅的歼-16训练进行了报道,首次公开了歼-16前座舱的仪表板照片。但报道公布的歼-16座舱照片被打上了浓厚的马赛克,而且因拍摄角度限制只显示出大屏显示器的一角,一直于人们误认为该机采用了类似歼-20座舱的一体化大屏幕显示系统。
从央视的镜头看,歼-16采用了发展自传统玻璃座舱“一平三下”布局的“一平二下”设计,也就是上方有一台平显,下方有两台大尺寸多功能显示器。歼-16安装了一台国产衍射平显,也就是一种采用全息成像原理制成的平视显示器。衍射平显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型平显,也被叫做广角全息平显。衍射平显采用曲面玻璃代替常规的平面玻璃,阴极射线管产生的字符或图像经玻璃的半镀银面反射,叠加到外景图像上。字符或图像由玻璃显示屏下的透镜聚焦于无穷远处,有效地呈现在飞行员前面。与传统折射平显相比,衍射平显具有视场大,透光率高和字符反射率高的优点,理论上可以实现180°的总现场,而实际显示图像的大小由准直透镜确定。
但歼-16并没有采用歼-20那样的更先进的单片式衍射平显,而是沿用了广泛装备歼-11B和歼-10B/C的双片式衍射平显。这种平显由于在顶部多了一个反射镜,因此边框较厚,对视野有一定遮挡。
歼-16的衍射平显下方是一个前上方控制显示器,用于输入导航数据或设置通讯。该控制显示器并没有采用时髦的全液晶触摸显示器,具有传统的输入按键和小尺寸液晶显示器,这也许是中国空军的操作习惯使然。
前上方控制显示器之下是两台并列的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尺寸大概有9X12寸。从显示器周围布满的按键来看,这两台显示器应该也没有触摸功能,这是因为歼-16的座舱采用中置操纵杆设计,触摸显示器在飞行员剧烈操杆中会导致误触问题。
从显示面积和功能看,歼-16的双大屏与歼-20的单大屏并无本质性区别。双大屏同样具有多窗口显示模式,可显示来自机载不同传感器的视频图像、并叠加上数字、文字和符号信息,也适用于显示瞄准吊舱的高清图像。歼-16采用双大屏设计的目的也许仅仅为了提高可靠性,万一其中一台出了问题,另一台也能继续工作,不会像单显示器那样抓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歼-16后座仪表台上方有一个类似平显的平板玻璃结构,但它并不是平显,仅仅只是个小风挡。苏霍伊设计局当年在研制苏-27UB双座型时,由于该机前后串列座舱的高度差较大,再加上采用抛盖弹射设计,因此在抛盖后,后座飞行员的头部就会暴露在高速气流中,不利于弹射逃生。于是设计师为该机设计了这个假平显,用于降低抛盖后作用在后座飞行员头部的风压,提高弹射逃生成功率。(作者署名:傲气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