篪 竹

  

扁山,传说中篪竹的出产地

传说中的篪竹

篪笛

立于扁山岩石上的树木

现代篪笛吹奏者

□ 文/图 张小章

一声起,万籁寂。

这声音是从一种叫“篪”的竹管中发出的。由于它音调高旷,音色优美、音质干净、余音深远,历代文人都赋予它“纯洁”、“正直”的寓意,称之为“洁篪”,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是宫廷乐的主角。

没有想到,岳阳,就是它的故乡。

艑山是洞庭湖上的一座秘岛,因为地处洞庭湖上,是鸟类的迁徙地,同时,特殊的小气候,也适合特殊植物生长。它是传说中“箎竹”的唯一产地。

篪是中国最古老的横吹竹管乐器,制作“箎”的竹子就叫“箎竹”,据《巴陵县志》记载:“洞庭湖君山东北有艑山,山多箎竹”;《水经注》也写到,“艑山有竹丛,箎竹也”。后来,随着宫廷雅乐的逐渐衰落,从明代起,这种古老乐器就很罕见了,以前只在台北孔庙中收藏有一支篪笛,后来湖北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对篪。到清中期,艑山的箎竹已经灭绝了,当时一个叫谢维藩的人写有诗文:“艑山人不到,吾独践其巅。老树犹藏寺,遥帆欲到天。鱼多矶水曲,石鼓土花鲜。无处寻篪竹,遗音久不传”。

一种寓意深远的竹。

最先以“篪”为名的是刘少奇。那是1931年秋天, 从莫斯科回到上海后,他住在苏州河“惠民里”。那段时间,恰好是王明“左” 倾盲动主义占统领地位,刘少奇研究了当下的情势之后,以“仲篪“为名,接连给中共临时中央写信,提出对于工人运动的不同意见。刘少奇指出,“如果我们承认最近许多工人斗争是为反对资本和国民党的进攻,同时又承认工人斗争“绝不是防卫的,而是反攻与进攻的”这难道不矛盾吗?

刘少奇的诘问引来了以王明为代表的中共临时中央的批评,认为他有“右倾机会主义倾向”,但一时又找不到这个“仲篪”是谁。《诗经》有句:“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伯埙仲篪”成为了一个成语,指埙篪合奏,音乐和谐,旧时多用来赞美兄弟和睦。刘少奇以这样一个笔名发表《关于工运的意见》及后续其他文章,寓意正是希望这种探讨是同志与兄弟间的交流,目的是正确引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工人运动,为革命前途带来光明。“仲篪”的文章多次受到王明的批评,但刘少奇仍然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继续以“仲篪”之名表达意见,1932年底,他发表了著名文章《论南京政府的“劳资争议处理法”》,为中国工人运动而呐喊。

这就是篪的风骨。

为什么弹丸之地的艑山岛,能够成为篪竹的故园?这与艑山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艑山是一座以玄武岩为主体的石质山体,除了极薄的风化层,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很难适合乔

木类植物生长,但湿润、多风的环境,适合禾本科类植物生存。篪竹属于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生长速度快,繁殖条件低,生存要求低,生命力非常顽强。郑板桥有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用来形容艑山篪竹再贴切不过了。用艑山篪竹做成篪笛,将竹子蓬勃的生命力内化为柔美、坚毅的声音,这是洞庭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后来,篪竹去哪儿了?

艑山篪竹的消失是一个生物学迷团,至今无人能够给出说法,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角度,篪竹的消失应该与人类文明发展、人类活动拓展有极大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地的洞庭湖流域还是荒蛮末开发之地,人类活动范围有限,自然资源的生息达成了一种平衡。但随着文明的发展,汉水、长江、湘江成为了南北商业、文化交流的主要交通水道,往来商旅帆船,穿梭在这一航线上,从初唐到晚明,历尽千年。

一个细节是,所有船舶在长途航行中,必须要有薪柴来烧煮每天的饭食,而那个时候,煤炭、石油还没成为燃料,主要还是依靠随时采撷易燃的木质纤维。每一次泊岸,上山打柴,是船主的功课,久而久之,航道所经过的近岸山峦,除非属于圈禁之地,所有含有木质纤维的乔木、树根、竹鞭等物,都作为“薪柴”添进了旅行船舶的船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砍伐是掠夺性,很多山峰因此寸草不生,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解放前的老照片,只要是沿河道的山峰,几乎都是光山秃岭的原因。

艑山因此失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