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县区

“醉”美乡村炼成记
作者:张阳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9日    责任编辑:宋倩

初春,穿村而过的沙港河边,杨柳依依,芳草碧连天。放眼望去,粉墙黛瓦,花香树绿,从容地小憩在田里的成群燕子,三两闲适的村民……掩映在绿树和鲜花中的村庄宁谧而祥和。这里是原甘田乡戴家村,撤乡并村后,戴家村归属于公田镇港口村。这个沙港河边上原本默默无闻的小村落,5年间先后被评为市级美丽村庄、市级文明村、市级先进党支部、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先进村。 


虽然以前的村名没了,然而,当时光退回到5年前的节点,回眸这片土地上新农村建设的点点滴滴,仍然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2012年,岳阳县委宣传部联点负责戴家村新农村建设,引导该村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重点,强化农民主体,完善推进机制,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前行。 


带头示范,公平公正聚民心 


走在戴家,一路偶遇的村民都会热情主动地招呼,还友好地邀请我们去家里喝茶。纯朴的民风让人如沐春风。 


戴家村的新农村建设,当地村民很欢迎,参与度很高。而在几年前,却是另一番光景。 


“农村就是个破样子,再怎么建,又能好到哪里去?这是我以前常听到的质疑。”说起戴家村刚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那段“峥嵘岁月”, 支书漆泽民记忆犹新。 


那时候,不少村民认为政府搞新农村建设就是在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劳民又伤财。筹款、卫生整治、村道硬化、绿化、雨污分流……所有这些,都给村支两委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尽管困难重重,村支两委“咬定青山不放松”,誓把家乡换新颜。村班子成员3人,分别居住在漆家片、龙形片和戴家片,只有张斜片没有村干部,但在实施美丽村庄建设工程时,班子成员一致同意将基础条件较好、适合开展工作的张斜片作为试点。 


“醉”美乡村炼成记


“好事”先从一个没有村干部的片里开始,足以显示村干部的“公心”。戴家村的新农村建设很快赢得了民众的支持,极大的增强了村支两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些年,一系列惠民实事,从谋划到开展再到见成效,变化之大让人叹服。村民们无不看到,每项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都有村干部挑灯夜战的身影,都留下了他们辛勤工作的汗水和足迹。 


德莫大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5年来,戴家村级班子坚持以身作则,带头廉洁守纪、公平公正,带头争资引项、筹资筹劳,把一件件得民心、惠民利的好事实事,办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现在大家的心都拧成了一股绳,有什么事,只要是走程序通过了的,实施起来一路绿灯!”漆泽民一脸的轻松自豪。

 

民主自治,群策群力集众智 


在张斜片一个农家小院里,午后温暖的阳光撒在48岁的易拥军身上。一杯清茶,一把木椅、一张报纸,易拥军正悠闲地小憩。背后的两层小楼就是他的家,白墙红瓦,虽然新年早已过完,但大门两边红红的对联依然透着浓浓的喜庆。 


就在半年前,易拥军还住在上漏下湿的泥砖房内。 


“去年,村里动员我拆旧屋,我认为祖宗留下的老房子是基业,要保存好,绝不能拆。村干部和理事会成员不厌其烦地上门给我讲政策、算细账,做通了我的思想工作。我们村里有40多户农户都自觉拆除了破屋。今年我家在新房里过年,那个感觉真是甜呦!”说起自己的新房子,易拥军一脸荣光。


“醉”美乡村炼成记


变化的不仅仅是易拥军的家,而是整个戴家村。这几年,一批摇摇欲坠、有碍观瞻、拦路挡水的闲置杂房被拆除了,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庭院种上了花草苗木,门前地坪进行了硬化。


村主任易红波说,新农村怎么建、建什么,都是村民理事会征求村民的意见拟定的。理事会成员通过民主选出来,配合村支部抓好动员村民、收集民意、筹资筹劳、监管工程、协调矛盾等工作。 


凡是涉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事宜,理事会都及时召开村民大会,让村民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让群众充分拥有话语权,让百姓真正把村里的事当成就是自己的事来做。 


村民民主自治,打开了干群之间的“隔心锁”,筑起了“连心桥”,全面激发了村民的建设热情,广泛凝聚了村民的智慧力量,逐步形成了全民参与、持续发力的长效机制。 


科学规划,共管共建美家园 


“政府帮我们把村里的环境整治得这么漂亮,我们真的很高兴。拓宽路面,泥巴屋拆了,尤其是雨污分流,让村子焕然一新。”村民漆六林发自肺腑的赞叹着村里变化,打心眼里感谢政府。 


2015年,戴家村决定实施“雨污分流”工程,但到底怎么搞?大家心里都没有谱:一是在全县农村尚无此类型工程实施,操作上无“经”可取;二是工程量大,资金筹措难,短期内无“钱”可拿。 


要干!但是怎么干,一下子难住了大家。经多次召开党员会和理事会议决定,在具有居民集中、地势平坦、筹资迅速等优势的张斜片区试点雨污分流工程,待取得成效后再在全村推广。这种采取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的办法,避免了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现象的产生,又缓解了资金压力,真正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 


如今,全村 “雨污分流”工程已完成300户,实现天然水走U型槽、生活污水走地下暗道,彻底改变了过去污水横流、苍蝇满天飞的现象。周边片区见状无不点赞,纷纷要求效仿。


其实,戴家村的规划算不上“高、大、上”,既没有宏伟的目标,也没有响亮的口号,甚至没有华丽的文本,但就是这个简单的意向性规划,却成为全体村民的美好愿景,被牢牢地记在心中、抓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中。 


“醉”美乡村炼成记


在新农村示范点创建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的戴家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突出了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的建设要求,体现了群众对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能够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充分共享新农村建设成果。规划从蓝图稳步实施变为现实,得益于坚持了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既不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又不增加集体债务和村民负担。


新农村建设给戴家村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无论是昨日“戴家”,还是今日“港口”, 正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国梦鼓点,在这片热土上铺陈美丽的田园画卷。 


相信带着草根气息的“戴家经验”,一定会如乡野小草迅速发轫、成长,越来越多富有田园风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呈现在巴陵的山水之间!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汨罗江风光带沿线拆除多处广告牌
​4月17日,汨罗市城管大队汨罗江沿江风光带管理中队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拆除汨罗江风光带沿线广告牌13处,总面积近350平方米。
最火资讯
岳阳县:标准化厂房入驻过半
治安大讲堂走进岳阳楼景区汴河街
4月10日晚,岳阳楼公安分局岳阳楼派出所、岳阳市汴河街旅游文化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全体业主召开汴河街提质升级动员大会。
扶贫督查“回头看” 给脱贫攻坚加上“双保险”
近日,云溪区正开展全区脱贫攻坚大会战工作督查行动,由云溪区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和区扶贫办组成的联合督查组,通过上门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扶贫单位和扶贫户进行双向检查。不仅是对云溪区过来扶贫工作的“回头看”,也为今年实现全面脱贫、不返贫加上了“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