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产业撑起一方经济蓝天
——临湘打造“竹文章”绿色产业链工作纪实
2016年12月19日,岳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忠雄寄语临湘做好“竹文章”。临湘人闻令即动,举全市之力,迅速掀起了发展竹产业的新高潮。今年一季度,该市竹业实现产值7.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竹产业如雨后春笋节节攀升。
从寒心斫竹子到开心掰竹笋
临湘是全省4个楠竹生产示范县之一,现有楠竹60万亩,立竹1.3亿根。
临湘的竹产业发展也遇到过“坎”:受原竹市场行情影响,一根成竹由20-30元跌至10余元,一时间竹子亏本卖,竹笋自生自灭。长年生活工作在基层的干部黎明算了笔账:“斫一山的竹子,刨去请劳力的工钱和运费,收入和开支基本扯平,这样下来,竹农一年到头只落了个无用功。而掰竹笋劳动强度不大,一个竹农一天可掰400斤竹笋,20几天卖笋子的收入抵得上过去一年种竹卖竹。”临湘境内的鲜笋采摘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龙窖山受到自然条件的优势影响,其鲜笋采摘期则可延续到“五·一”。采摘期间,羊楼司惠安林业合作社收购鲜笋31万斤,高峰期达到每天2.9万斤,带动全镇354户竹农增收,仅如斯村邓家冲组就增收5.6万元,其中空巢老人师某增收4600元,低保户邓某增收3000元。
鲜笋出榨后,一部分制成干笋直接上市,另一部分要进行加工包装,既可拓宽竹笋销路,又可解决部分就业,让竹农二次增收。一提到鲜笋加工,黄盖村加工大户罗松林就打开了话匣子:“刚开始还担心收不到笋子,只搞了5个榨。后来政府一鼓励,老百姓现采现卖,尝到了甜头,每天下午送笋者络绎不绝。”罗老板还透露,目前正在注册商标,下半年还要增加10个榨,建标准厂房,做冷库,引进高标准的生产线……
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发展鲜笋加工大户5家,加上零星散户,共收购鲜笋150万斤,以前的“搭头”(笋子),现在成了“主角”。小竹笋正在向大产业华丽转身。
从单纯卖竹子到全套竹休闲
“冒看到竹子不算到了龙窖山!”村民朴素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背包客、自驾客的心声,到龙窖山爬竹山、观竹海、逛瑶寨,尽情享受山里的竹美食才不虚此行。龙窖山“全竹宴”主食材为竹笋、竹荪,碗碗菜都有竹,而且房子、桌子、椅子、筷子、勺子全部由竹子做成。这不仅让游客大饱口福眼福,还激发了一群年轻人的创业思维,通过众筹创建了原生态“十三竹酒”生产基地——临湘竹印楠竹专业合作社。去年一年的“十三竹酒”销量即达到1.3万筒,即便如此,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该合作社今年将扩大规模,计划销售竹酒2万筒。
离临湘城区6公里的如斯村邓家冲是南方茶马古道途经之地,置身青葱翠绿的竹海,沿着茶马古道青石台阶拾级而上,沐浴初夏阳光,泡竹林氧吧,听鸟鸣,顿时心旷神怡。“我们目前竹林道已基本建成,接下来我们要引进投资商,带领村民一起搞竹林休闲和农家乐,让邓家冲火起来!”村民邓爹的信心和决心,来自于邓家冲竹海蕴藏的巨大潜力,更重要的是茶马古道“竹乡瑶寨”竹主题休闲带来了新商机。此前,同属南方茶马古道的梅池片区已建成梅池山庄、瑶之梦等竹乡农家乐和75栋瑶族风情民宿,“五·一”小长假期间,日接待游客1万余人。
从抱残守缺的“竹都”到竹产品精深加工
过去,临湘竹加工业也曾有过“十里竹市”的繁华,但时过境迁,由于竹产品缺乏技术含量,无法打入中高端市场。对此,临湘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先后10多次组织市、镇、村三级干部和企业老板到浙江安吉、福建永安、江西吉安、湖南桃江等地学习取经,把竹产品精深加工作为“竹文章”的突破口,引导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促进竹产业转型升级。“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晨星竹业主要生产竹家具、竹木生活用具、竹制建材、竹工艺品,其中竹椅就有16个品种。该企业老板沈峰介绍,企业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15个国家地区,已获得“难得糊涂”“林乡”两个省级著名商标,拥有的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包含科研生产车间、新增生产线等部分,竣工投产后,企业将全面进入以高科技支撑产品多样化、高附加值的发展轨道。
产业的全面提升必须有核心动力的驱动。这个核心动力就是举全市之力打造竹都羊楼司。羊楼司镇有优质竹林23万亩,又占据区位交通优势,是湘鄂赣毗连区域竹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做强羊楼司竹都就做活了临湘“竹文章”。临湘市锁定100亿竹业经济目标,牢固树立“工业强市、园区兴工、项目立园”理念,全速推进位于羊楼司集镇的现代林业综合产业园建设。
位于羊楼司集镇107国道南侧不远处,十几辆大型机械正开足马力紧张施工,临湘市竹产业办负责人介绍,建设中的竹木交易物流园占地190亩,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包含竹木物流交易、商贸等配套功能,可容纳160户经营户入园,今年9月份将完工并投入运营。在搭建物流平台的同时,临湘市还鼓励竹加工企业主动嫁接社会资本,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组建电商中心和产品研发运营中心,构建“产-销-研”一体、“线上-线下”同步的竹产业发展平台。
在临湘人心目中,现代林业综合产业园是承载竹业梦想的“航母”,引擎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中国竹艺城”、竹木交易物流区、竹业加工区、竹子博览园、公路跨铁路天桥等总投资30亿元的园区及配套项目加速推进、捷报频传:“中国竹艺城”市场区完成投资3.1亿元,建有商铺500间、住房240套,已出售、出租244户,签约135户,省政府命名的“现代林业综合产业园”落户临湘,全国竹加工前十强企业纷纷来临湘洽谈合作……
十里竹市成过往,百亿竹业看今朝。“竹文章”已在临湘落地生根,临湘大地正在迎来新一轮竹业发展的“牛市”。
通讯员 陈耀红 特约记者 张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