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必薏 ( 右一 ) 在与网格居民交流
“廖姐,廖姐,请您帮帮我吧!”6月7日,望岳路街道栖凤亭 社区网格员廖必薏在巡查时,居民刘女士 一把拉住了她,哭着请网格员帮帮她 。
原来 刘女士与丈夫离婚,独自抚养儿子8年,由于本人身体不好、学历不高,只能通过打短工来维持她和儿子的生活,因经济条件拮据,现已无法承担儿子生活费和学杂费,在儿子面临辍学,无计可施的情况下 她想到了寻求社区帮助。廖必薏听完刘女士的讲述,眼睛不由地湿润。在安慰刘女士的同时,廖必薏第一时间与孩子的父亲李 先生取得联系。见面后廖必 薏 才知道,李先生 经历了4次失败的婚姻,现在又重组了家庭, 他表示 无法承担孩子的学费。“我知道你也困难,可是一个女人,身体不好,又要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的压力和难度可比你大多了。 ”廖必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的交流 、将心比心的劝说,李先生最终答应了尽自己的能力圆孩子的大学梦,每个月定期支付孩子500元教育经费,确保孩子能够继续读书。
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有时看起来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却并非只靠一两句劝说就能彻底解决。已从事网格工作三年的廖必薏,碰到过不少棘手的案例。
去年6月,廖必薏所在网格一位老人从理发店出来后,不慎在门外摔倒,造成头部摔伤,送医治疗花费了5000余元。老人的儿女向理发店提出赔偿要求,但理发店的老板却认为老人是在其店外由于自己不慎摔倒受伤,自己不负有赔偿责任。老人 的儿女听到这个答复后不依不饶,坚持要求赔偿,在社区内闹得不可开交.接到反映后,廖必薏马上咨询了律师,并一方面对理发店老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方面用法律知识说服老人的家人,最终帮双方达成了和解,理发店为老人提供了1000元慰问金。
廖必薏说:“当时律师都劝我不要调解这个事情,因为人家 理发店 确实没有法律责任。可是老人家是我网格里的居民,我是真心想为她服务,帮他们家解决些问题。”她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网格调解工作,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很重要,而信心就是来自于对法律、法规、政策的熟知和学习,来自于把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也来自于对工作的不断总结和提升。
3年来,网格内婆媳矛盾、邻里纠纷、养老争议、财产分割……这些大事小事,到了廖必薏这里,都会得到有效地调解。前来咨询、调解、反映问题的社区群众,提起廖必薏,社区居民都竖起大拇指说:“她是我们的知心姐姐,社区的金牌调解 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