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戴一营)“我们主要养殖黑山羊和小黄牛,今年可创收9万元,入股的贫困户可分红3000元。”6月17日,临湘市詹桥镇壁山村五山组的“五山养殖合作社”社员邹军辉,看着成片的“咩咩”叫的黑山羊,,对脱贫信心满满。
詹桥镇山多田地少,多数群众依山而居,靠种一些零星农作物为生,收入远在贫困线以下。今年来,该镇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不放松,把帮扶贫困农户发展致富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把产业扶贫到户与发展村级主导产业相结合,帮助贫困户确立增收项目,确保贫困农户通过发展产业项目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詹桥镇素有酿酒的传统,在外酿酒的从业人员超过15000人,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镇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贷款70多万元,重点支持15户贫困户在外酿酒,使他们 增收120多万元。长浩村熊畈组村民杨玉,今年44岁,全家6人,上有双亲,下有2个小孩读书,家里经济条件较差,三年前其父亲患食道癌,每年做化疗都要用去5至8万元,使本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今年镇里帮他贷款5万元到外酿酒,一年创收8万多元,暂时缓解了家里燃眉之急。八味豆豉是詹桥镇的知名品牌,今年,该镇投资800多万元,在易地扶贫安置点附近筹建八味豆豉新厂,吸纳了4名贫困人员入股,每年分红在3000元以上,另外还安排13名贫困人员就业,每人每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詹桥镇属林业大镇,有林地15.3万亩,虽说每年造林绿化的面积都在5000亩以上,但仍有很多荒山可供造林。今年该镇组织53户造林大户,与贫困人员“结对子”,帮其脱贫,其中,余湾村200亩新建楠竹基地参与贫困人员达12名,还有300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996亩石漠化造林、1200亩大面造林、12万株四旁绿化、余湾村经果林基地等等,都有贫困户参与。长浩村杨黑波,前年,通过土地流转得到130多亩荒山,今年镇里又出面为其承包310多亩荒山,全部栽上杉树,到成林后间伐,每年可得10—15万元的收入。
扶持贫困户进行特种养殖是詹桥镇的又一举措,在壁山村和长浩村扶持建立黑山羊养殖基地,通过向水泉村贫困户免费发放山鸡1500只,向壁山贫困户送去土猪60余头,这些都使贫困户极大受益。另外,该镇还引进外地知名人士,对水泉村何条、何堰两组的土地实现100%的流转,进行洋斗菌种植,带动贫困户就业,切实解决贫困人员生存问题。
该镇还做美乡村旅游。壁山村马颈组,每到春天近万亩的野生樱花悄然绽放,漫山遍野春意盎然。该镇抓住这一天赐良机,以全域是景区、山山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的定位,以诗画野樱,醉美詹桥为主题,主动对接“2017(首届)湖南临湘野樱花,油菜花摄影大赛”,引来无数游客。持续的野樱岭赏樱热,不仅让偏僻的詹桥镇壁山村人气爆棚,也带动了当地的农家餐饮的火爆。钟星海是壁山村餐饮接待第一个“吃螃蟹者”,全家已有6人参与旅游接待,还聘请了一位专业厨师,高峰期一天就接待游客22桌,还有多位外地客人预定客房。3月赏樱,4、5、6月可以溯溪,7、8月可以避暑,一年有一半时间属于旅游接待旺季。在壁山村的贫困户中,有3户参与旅游接待、有10户养土猪、有18户散养土鸡、有4口户养黑山羊,还有13口户制作干笋和茶叶,不仅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且也为脱贫找到了一条好门路。
通过做强做优特色产业,该镇建立了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3年来成功脱贫612户170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