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区党员干部防汛救灾侧记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 岳阳楼区区委书记陈阁辉(左二)连夜查看受灾点,现场指挥调度工作。
东茅岭街道组织环卫工人对受灾街道进行清洗
“从昨天10点多开始社区就开始积水,最深达2米……”6月23日零时至24时,岳阳楼区短期内降雨275毫米,其中最大降雨为298.5毫米(驾考中心),是岳阳市区有历史记载以来所罕见的强降雨。全区居民房屋、基础设施、农作物等均有不同程度受损,部分低洼地段渍水严重。
灾情就是命令。无论是在救援、转移现场,还是在排渍、抢修现场,皆可见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一个个党员冲锋在前,一场不眠不休、全心全力的防汛救灾战斗在巴陵大地吹响集结号。斗暴雨、防大汛,战洪水、防大灾、抢大险,每一个党员都在以身作则地践行着“两学一做”,每一个党员都在身体力行地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作用。
紧急应对,全区上下齐行动
暴雨袭击,6月23日18时,岳阳市防指启动全市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岳阳楼区委、区政府立即连夜召开防汛抗灾紧急会商会,以举全区之力打赢防汛抗灾攻坚战。会后,区委书记陈阁辉、区长黄建文带队赶赴受灾现场指挥抢险,奋力救援,区公安、城管、交通、城建、民政等部门通力合作,连夜安排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对积水严重的区域进行紧急救灾,并妥善安抚受灾群众。
“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全系统紧急动员,第一时间深入抗灾一线投入救灾和勘查灾情。”凌晨1点区民政局办公室仍灯火通明,局党组书记刘玉平带领干部职工连夜奔赴各受灾地点,指挥防汛救灾。截至24日12时,岳阳楼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082人。全区未出现灾民缺粮、缺水和无房居住的情况,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抗灾救灾、灾后重建等工作有序开展。
大雨滂沱,丝毫不停歇。区环卫局应急小组在副局长潘永军的带领下,对楼区范围内地势低洼地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安排全体工作人员及作业车辆24小时待命,确保在大雨停止后,第一时间对受灾小区、路段实施抢救。截至24日下午17时,完成洒水清洗作业60余车次,清理垃圾4车次,给受灾群众带来了政府的温暖,方便了居民的日常出行。
干部带头,牢记责任心为民
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干部肩上扛。面对35个受灾院落,905户3055名受灾群众,金鹗山街道书记曹陶从23日晚上19时起便带领180余人深入各社区查灾、排险、除险。下班不退岗,到点不休息,截至24日凌晨4:00,街道处置灾情35处,设立警示区域及标识20多处,清理道路绿化树25棵,转移出危房户和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受威胁群众集中安置289人,分散安置508人。
“同志们,快分组到各重点区域查看有没有什么险情发生,疏导沿街住户,迅速转移群众和财产,记住,一定要详细查看,一处都不能放过。”站前路街道新站社区党支部书记彭雄兵接到特大暴雨来袭通知后,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和网格员按照防汛防渍方案开展救灾救援,并身先士卒冲在防汛抢险第一线。无数次涉水到居民家中查看水情、了解灾情,无数次来回奔走于受灾区和安置区,帮助受灾居民转移家中老弱病残,在抢险救灾线上坚持战斗了十几个小时的他未曾休息,再次投入到灾后清淤工作中。
党员先行,冲锋引领树标杆
“根本没有多想,水涨得太快了,作为共产党员就是要冲上去。”易家组50多岁的老党员、党小组长任金保不顾危险下到一米多深的泄洪闸清理杂物,保障水道畅通。
持续倾盆暴雨,齐大腿根部的水还在继续上涨,年近五十的彭辉从23日17时就不停的从“居民楼往返于救援冲锋舟”之间,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转移完群众后又开始组织街道下辖6个社区开展灾后安全隐患排查,指导联点社区开展灾后清扫、消毒防疫和居民情绪疏导工作。24日下午他又参与到金鹗府邸地下车库排水抢险中。
6月23日19时,接到抢险救灾通知的区城管局金鹗山城管中队中队长杨美湘,立即带领中队5名党员全力配合金鹗山街道在螺丝港社区参加应急抢险工作。1米多深的积水,毫无顾及地浸泡在其中转移受灾群众,来不及歇一口气,直至凌晨2点,共转移居民10余家,用担架抬送老人4名,安置受灾居民10余人。家人拨通杨美湘的电话,电话那头却说:“城区受灾情况严重,我走不开,更不能走,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好头。”
党旗猎猎迎风舞,红色巴陵传初心。冒雨穿梭在角角落落的工作人员们,就像一面面党旗在群众中旌展飘扬。灾害或许还会再来,但是在党员干部的心中有束信仰的火把,在灼灼燃烧,永不熄灭。尤其是他们拥有的那份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在暴风雨中构筑起一道冲不垮的“堤坝”,正在护卫着巴陵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