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以来,岳阳地区普降大到暴雨,连续强降水造成河水暴涨、多处严重内涝,数百栋房屋被洪水淹没,上千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危难时刻,大队全体官兵按照经开区工委、区管委会,市消防支队指挥调度,迅速投入到抗洪抢险战斗中,逆流而行、舍生忘死,连续作战,出色地完成了抗洪抢险应急救援任务。抗洪抢险期间,大队紧急救援14次、抗洪抢险20次,出动警力412人次,车辆76台次,船艇34艘次,营救转移群众600余人。
提前研判预警,准备部署在前
今年入汛以来,特别是6月中旬接到上级关于做好抗洪抢险应急准备的通知以来,大队专题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抗洪抢险准备工作,召开军人大会进行全警动员,全力备战抗洪抢险工作。严格控制人员外出,全力保障执勤力量充足,成立抗洪抢险攻坚队。结合今年汛情,修订完善大队抗洪抢险应急预案。针对性开展水域救援知识授课,讲解水域救援技能,强调安全工作事项,先后两次在王家河、南湖开展了冲锋舟驾驶、紧急避险、舟船应急排障、水面搜索等训练,着力提升官兵水域救援能力。组织清点抗洪抢险装备器材,向支队请调及自行购置救生衣、救生绳、抛投器、照明灯等100余件套,确保抗洪抢险装备齐全、数量充足等,从人员、物资、装备、训练、通信5个方面全力做好抗洪抢险应急准备工作。
灾情不期而至,官兵逆行救生
山体泄洪,紧急疏散。6月23日晚20时38分,连接线5公里桑乐太阳能后一居民区,由于背靠山体,造成山上洪水侵袭,数10栋房子被洪水淹没,数十名群众被困,且由于不断的强降水水位还在不断上涨,另加上天黑断电,水域情况不明,被困群众心急如焚。大队接警后迅速调派精干力量到场处置。到场后,被困群众分布于数十栋房屋内,中间被一条长约30米,水深1米5左右的水流阻隔,且由于洪水从山上侵袭而下,水流十分湍急,对面群众用手电摇晃呼喊救援。针对此种情况,救援官兵迅速采取抛投安全绳,先期派遣救援人员横渡过去,再到对面一一找到被困人员,使用救生衣、在绳索上系好安全腰带的办法,逐一进行救援。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救援官兵采取背负的办法实施转移。对不愿疏散的2名8旬老人,救援官兵联系村干部耐心进行劝说,最终将2位老人转移至安全地带。此次救援,被困群众全部脱险,共营救转移被困群众15人。
河流涨水,三战乌江。6月23日23时,因为强降雨导致乌江水域持续上涨,沿江康王乡斗篷村大量房屋被淹没,众多居民被困。接到报警后,大队救援官兵迅速前往救援。到达现场后,整片区域已被水淹没,积水约2米多深,有些地方甚至达4米深,水流不断从居民房屋间穿过,水流十分湍急,且持续下着暴雨,水位还在呈上涨趋势。水面到处是漂流物,且由于天黑水域不明救援难度很大。针对此种情况,救援官兵立即组织救援攻坚组,操作皮划艇下水救援,通过喊话,挨家挨户搜寻,并同时向大队请求增援力量。增援力量到达后,了解现场情况后,立即参与进行救援,由于受困群众较为分散,救援官兵在搜收到受困者后,采取托举、肩背等方法一个一个把被困群众转移至皮划艇送到安全区域。直至24日6时许,救援官兵在洪水中连续作战约7小时,营救疏散被困群众54人(其中小孩4名,老人6名,孕妇1名)。
6月30日上午9时31分,康王乡乌江村出现险情,急需救援。大队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历经1小时,成功救出2名被困群众。
7月1日10时21分,康王乡乌江村有1名群众被洪水围困,洪水量大湍急,无法转移。大队立即组成突击组前往救援,历经1小时成功将被困群众安全转移。
深坑困人,连夜救人。6月30日凌晨4时31分,大队接到报警,称自己被困木里港办事处附近深坑,且由于暴雨积坑、水位还不断上升,情况十分紧急,大队迅速前往救援。4时41分,救援官兵到达事故地附近,只见事故地位于一块约数十万平方米的经初步平整待开发用地,地面上起伏不平,泥泞不堪。且由于深夜暴雨,视线受阻,给寻找事故点带来了困难。救援官兵兵分三路,通过不断喊话、强光灯扫射、电话询问等方式,经过约十五分钟的搜寻终于找到事故点。到达事故点,只见低洼地内有2栋民房,被困者位于其中一栋内,低洼地面距救援地面约10米高,四周全部是石头泥土堆成的斜坡,非常陡峭,原有的唯一一条出路经暴雨冲击已被泥土石头淹没。由于洼地民房四周还有大量的树木,救援官兵只能绕道至对面寻找救援点,在找好救援点之后,救援官兵迅速找到固定点支好安全绳,救援官兵通过安全绳到达洼地地面,并朝向民房横渡积水水面进行救援。历经1个小时的紧张救援终于成功将被困者营救至安全地带。
内湖岌岌可危,紧急筑堤排险
7月2日,南湖水位暴涨到30.81米,创历史新高,处于高危状态,严重威胁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2日12点40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南湖内涝排渍工作的调度和市消防支队的部署,大队迅速调集23名消防官兵,紧急奔赴南津港大堤进行紧急固堤任务。
到达事故处置点后,从南湖通往外湖的泄洪管道正在紧张架设,一旦架设完毕就要进行紧急泄洪,时间非常紧迫,消防官兵必须在管道架设完毕之前完成固堤任务。在接受任务后,消防官兵立即展开战斗。首先要将砂石装进编织袋,再搬运至外湖堤内侧。时间刻不容缓,消防官兵不停的用铁锹向编织袋内填装砂石,用肩扛、用手抬不停地在堤坝上来回奔波。由于装填之间距离较远,有的最远处甚至达100多米,其中还有一个3米左右的斜坡,给运送沙包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工作强度,手套磨坏了一双又一双,右肩磨出了血换到左边的肩膀,在烈日的暴晒下官兵们汗如雨下,许多官兵因为高强度的装运而瘫软在地 ,但消防官兵们稍作休息后又继续投入战斗。到了晚上,杂草丛生的江堤上蚊虫满天飞舞,官兵们的手上、脸上都被叮起了一个个包,但消防官兵们浑然不顾,继续投入装运战斗任务之中。晚上22时,战斗任务结束。在此次抢险固堤战斗任务中,消防官兵连续奋战9小时,装填砂石120吨、搬运沙包5000个 ,圆满完成南湖内涝排渍抢险固堤任务。
过硬纪律作风,彰显本色风采
在此次长时间的抗洪救灾战斗中,大队全体官兵全力以赴,科学施救、连续作战、克服疲劳、不惧艰险,充分彰显了新一代革命军人本色。大队2名主官针对不断出现的险情,科学调度,正确指挥,为抢险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大队教导员苏涛亲自带队指挥救援,一一成功处置;中队指导员周伟、战士张文、陈兵兵在臭水中连续浸泡5小时,营救疏散上百人;中队长刘斌、副中队长黄威带队多处救援,身先士卒、完成多起险重救援任务;“兵王”张立军高喊“兄弟们”跟我上,任劳任怨;战士刘达京总是处在救援的最前沿,体力不行了,休息一会接着上;战士谭赐、朱亮亮右肩磨破了皮,换到左肩继续搬;战士尹浩鑫连续战斗12个小时,来不及吃上一口饭;战士卢首宇、钟庆龙胆大心细,潜水破门救人。
大灾有大爱,白石岭消防大队全体官兵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认真践行习总书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总要求,用真情付出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唤,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了消防部队的光辉形象,为抗洪抢险的圆满完成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