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岳阳日报记者 侯勇 实习生 刘帅 曾国涛)“水退了,必须抓紧时间改种其他作物,尽可能减少损失!”7月5日下午,平江梅仙镇填得村三门组,气温攀升至34℃,顶着高温,63岁的郑郁都,用锄头翻耕被洪水侵蚀过的田地。
“总共种了二亩八分田,因为洪水,这一季可能颗粒无收。” 对于老郑来说,这场洪水“卷”走了他一年的收成,他估算了一下,损失一万多元。
据平江县救灾指挥部介绍,全县农作物受灾15.6万亩,成灾10.23万亩,绝收面积4.2万亩。 平江县委书记汪涛、县长黄伟雄高度重视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要求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级各部门要学会“弹钢琴”,抓好灾后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为了帮助像郑老这样的受灾户,洪灾过后,平江农业系统共派出12个技术分队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灾区一线指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一场争分夺秒的“帮扶+自救”恢复生产攻坚战,正在平江各受灾乡镇打响。
“政府提供免费的种子和秧苗,灾民一分钱都不用花,就可以完成改种。”平江县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晏红安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投入60多万元购置了9万公斤种子免费发放给受灾严重的农民,其中1万公斤已经先期分发到了平江各受灾乡镇,需要改种的灾民,可免费向当地乡镇或农业部门领取。
“水退到哪里,农田就复耕到哪里!”平江县救灾指挥部工作人员表示,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到灾区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灾民尽快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