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最幸福
康王乡创新党建品牌建设助推“魅力新康王”发展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凯
有冲锋在前的党员领导班子,有秀美文明的村庄和屋场,有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古朴大气、平和安康康王精神……如今的康王乡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解语百机伏案椟,平常巷陌最关情”。群众的幸福指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能真切地理解老百姓的冷暖,深远地懂得老百姓需求的乡党委。自去年年底来,康王乡以“为民最幸福”为主题,做足“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文章,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党建活动,逐步满足村(社区)居民的多元化诉求,“精准”服务当地的社区群众,为文明、秀美、幸福的“魅力新康王”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支幸福团队为民践行幸福政策
目前,康王乡正进行着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全乡946名党员的家门口都将主动挂上“共产党员家庭”的标牌。党员们不仅要在生活工作方面起到带头作用,还无时无刻不接受群众的监督。
是什么给了党员这么大的底气?“因为我们有一支幸福的党员团队,一支一心为民服务的党员团队。”康王乡党委书记徐胜坚定地说。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去,全靠车头带。一直以来,康王乡突出加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好选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配齐配强班子,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管理,建立健全“三会一课”、村组干部管理、任期承诺等多项制度,打造一支为民服务的党员队伍,引导党员扎根基层,在实践中增强能力,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提升民众“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不断增强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了让党员不断学习进步,乡党委对党员进行集中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村干部上大学,在岳阳电大专门开设一个学习班,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不仅让没有文凭的党员拿到文凭,还提升了党员的自身素养。同时,还制定了“积分”管理制度,对党员平时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打分,严格约束党员行为,督促党员以身作则。
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了,更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旗帜引领方向,以明灯照亮前途,真抓实干,科学谋划发展,把中央的各项惠民重大决策、“幸福政策”部署落实到基层,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解难事、为群众做好事,有效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真正在基层为民谋福祉。
幸福环境让幸福乡风入人心
走进康王乡黄峁山村袁家屋场,村口2口水塘清澈见底,不锈钢围栏镶嵌塘边;屋场路面整洁,这里不仅环境优美,文明和谐新风更是深入人心。
而这些成果离不开袁世祥、袁传群等一批老党员牵头出谋划策,他们定规章,立项目,筹资金,带头搞建设,对屋场的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树木美化,还修建了污水净化池,对家家户户的卫生进行监督。屋场坏境好了,风气也必须跟上来,于是,他们又成立红白理事会,为革除操办红白事宜中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等陈规陋习,形成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制定了《操办红白喜事规定》,严格要求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现在,全村每家每户均签订了《文明操办红白喜事承诺书》,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进行全程监督。
如今,袁家屋场已经成了康王乡乃至全区“美丽屋场”的样板工程,康王乡在全乡范围内全面提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整合全乡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打造全乡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生态旅游区,创建“秀美村庄”、“美丽屋场”,真正展现山青、水秀、草绿、屋美、路净的新农村面貌。
在文明乡风建设上,乌江村的“国学堂”堪称一个经典之作,让村民们称赞不已,村里的乡风在无形之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国学堂由任凤岗和任雄波两位老党员出资创办,每期在村里收40个14岁以下的学生,利用周末教他们学国学,讲国学,崇文尚礼,弘扬传统文化。教课的老师是一些退休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国学堂从3月份开课至今,好评如潮。学生的家长更是反映:自从孩子上了国学课,变得懂事很多,在父母面前少了一些娇气,多了一些尊重,还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
目前,康王乡正以乡土文化挖掘为主导,以乌江村国学讲堂为依托,以各村级阵地建设为契机,打造乡村两级文化平台,大力培育文化队伍、文化人才,扎实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开展幸福家庭、幸福婆婆、幸福媳妇等评选活动,全面推进家庭、家教、家风文明建设,营造家风好、民风淳、乡风清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古朴大气、平和安康”的康王乡风。
幸福生活勾勒出幸福发展蓝图
村里的文化广场上,成群结队的村民跳着广场舞;学校的课堂上,适龄孤儿无忧无虑地上着课;便民服务中心里,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着村民的问题……每到一处,都展现着康王乡人民的幸福面貌。
为了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全面提升全乡群众的幸福指数,康王乡的各个村(社区)都建立“便民服务站”,随时解决村民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困难家庭摆脱困境;打造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让全乡群众全面享有医疗保障;落实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政策,保障适龄儿童有学可上;建造健身活动场地、打造村民阅览室,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就在村民们过着幸福生活的时候,康王乡的领导班子又勾勒出了未来的幸福发展蓝图,将大力实施“1113”工程,即“一线一区一片三路”,就是对奇西公路进行提质改造,完成道路白改黑,绿化亮化,规划道路两旁农民建房,实现外观统一,整体划一;打造黄茆山旅游区,抓好黄茆山控制性规划编制,使之成为岳阳市民周末旅游休闲地;以白湖、三甲、龙凤、乌江村为片,创建秀美村庄,以种养带动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同时,狠抓“三路”建设,拓宽延伸临湖路、提质改造连接线,延伸长岭头路,抓好道路建设,抓实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新型农业示范区,带领村民走向幸福发展的康庄大道。
党员为民最幸福。当前,康王乡的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还在不断升温,惠及一方水土一方人,自选动作不断,将乡村建设得更美,将管理服务向村(社区)、居民延伸,实现服务无缝隙,让党和群众的心永远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