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县区

变“肥”为宝 湘阴能源服务网点有奇招
作者: 蒋 纪 蒋 彪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9日    责任编辑:高大智

image.png

资料图片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通讯员 蒋 纪 蒋 彪)“服务站能变废为宝,解决养殖基地污染问题,还能解决林木果园、蔬菜基地的有机肥料紧缺问题,一举多得。”8月2日,湘阴县三塘镇农村能源服务站工作人员钟杰向笔者介绍,该服务站服务沼气农户2780户,常年原料供给户218户,为19户规模养殖基地处理养殖污染,为32户种植大户提供沼肥,为全镇环境卫生治理提供服务。

和三塘镇一样,近几年湘阴县生态能源局在全县建农村能源服务网点31个,创“三沼”综合价值2000万元,具备了全县农村能源后续服务的能力,为农民增产增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出了较大贡献,为该县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人居条件,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该县生态能源局重点扶持五大农村能源服务网点的建设,切实做好投入建设及全面服务,进一步完善三塘镇服务站的服务功能,并以三塘镇服务站为模式,着重在东塘、杨林寨等乡镇建立健全农村能源服务站,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全方位开展服务,实现以沼气建设为契机,将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不断完善各服务网点建设的同时,促进林木果园、蔬菜基地、葡萄园、养鱼场等种养殖业,实现农业循环发展。

“沼气方便农户,沼渣沼液可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该县生态能源局副局长徐赛平介绍,全县按照“走村入户、免费安装、上门服务、综合利用”的原则,大力开展以联合管网供气、循环利用为目的的沼气工程建设。农村能源服务站负责农户沼气池进料、出料,上门维修服务,安全使用宣传指导,当群众的“沼气保姆”,利用虹吸原理创新建池工艺,成功解决了户用沼气池出料费时费力的难题,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目前,全县有沼气用户4万多户。利用沼渣沼液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采用“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猪-沼-粮”等生态农业模式,实行服务站、养殖基地、林木果园、蔬菜基地有机整合,根据实际需要,由农村能源服务网点为基地提供沼肥,代替化肥、农药。“用沼渣沼液种出的有机菜每亩纯利润可达8000余元,高出普通蔬菜基地近2成。”幸福农场场主曹伟介绍,该农场50多亩土地用沼气池里的沼渣沼液代替肥料、农药,每亩肥料、农药支出减少了100多元。

据了解,该县31个农村能源服务点共有服务车辆50多台,为近百个大、中型农场解决用肥问题,每年消耗粪污近20万吨。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汨罗市人民法院庭审直播系统启动
公众无需到审判现场,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设备,打开“中国庭审公开网”,便可同步观看包括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以及最后陈述等庭审的全过程,身临其境感受庭审现场。
最火资讯
国际摩托艇大奖赛将于9月在湘阴洋沙湖开赛
在洋沙湖畔踏浪滑行、骑着摩托艇劈波斩浪,在水上乐园一览模特佳丽的曼妙身姿……8月7日,笔者从湘阴县文物旅游局获悉,今年9月25日,该县将承办以“锦绣潇湘 天下洞庭 水韵湘阴”为主题的2017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届时,该县还将借此“东风”在南洞庭湖成立水上运动中心,“左公故里 美好湘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岳阳市棚改工作推进会议在临湘市召开
会上,临湘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凌晓明以及平江县、湘阴县、岳阳楼区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了棚改工作经验交流发言。要紧盯招商,全身心投入到棚改项目建设中,遵循规划、突出产业抓招商。今年来,为做好棚改工作,我市强化职责职能,突出高规格推进。
临湘市“互联网+监督”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调度会召开
要明确重点,发扬钉钉子精神,准确把握工作内涵、要求、重点,紧锣密鼓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关键性突破。就如何做好三项专项工作,叶罡要求,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三项专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工作推动问题解决的行动自觉,真正实现基层党风、政风的根本转变。同时,要加强上下联动,通力协作,不折不扣,及时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