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县区

暴雨过后 他们用汗水重建美好家园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6日    责任编辑:许铭

——岳阳县干群奋力救灾补损

村民抢修水损便桥

维修水毁设施,开展灾后自救


8月15日,骤雨初歇。清晨,岳阳县张谷英镇倒溪村女干部李翠娥迈上摩托,赶到村里救灾补损现场,忙碌开来。12日的暴雨山洪导致该村数十处道路路基塌陷、10余根电线倒塌,多处桥梁出现险情,村民通道被泥石流冲毁,近百亩田地受损。村支两委从13日凌晨6:30开始就开展救灾补损工作。李翠娥说:“这次暴雨山洪在当地是百年未见,损失触目惊心,想想都要掉泪,但我们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汗水,我们只要抓紧时间生产自救,就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据统计,“8.12”强降雨以来,共造成岳阳县农作物受灾面积9780公顷,成灾面积6393公顷,绝收面积4400公顷。全县共195000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灾民22310人,需紧急生活救助5872人。倒塌房屋340间,倒塌桥梁5座,路面受损156公里,电力、通信线路中断50条次。

生产自救,岳阳县上下早已在行动。这两天,从县城到乡镇,从企业老板到山区农民,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乡、村干部群众迅速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携手奋起救灾,共同重建美丽家园。


职能部门迅速集结


8月12日晚,岳阳县防指政委、县委书记田文静主持召开防汛会商会,研究部署防汛抗灾救灾工作后,又于14日晚,进一步加强部署。正在广东等地招商考察的县防指指挥长、县长曾平原委托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光文坐镇指挥部,调度指挥防汛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电力、通信、交通、公路、民政、卫计、农业、住建等部门迅速行动,派出精干力量赶赴灾区开展救灾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

“饶城村,中留大桥,桥头两侧路基塌方,桥台基础冲空,主体安全,人可行走,禁止车辆通行;中留老桥完全垮塌。”14日一早,县交通局公路所安全股许志刚和公路局桥梁专家就在水损桥梁一线,全面排查桥梁、涵洞隐患。数十里山路,数十座桥梁,他们一一察看,详细记录,确保行人车辆安全。

在张谷英村,县住建局、县文物管理所近百干部职工与村民一起清理山洪过后留下的淤泥。该村68岁的张访新原本居住在岳阳,听说老家进大水后,立即赶回家乡开展自救。他说,祖祖辈辈在张谷英村住了500多年,从没有被水淹过,此次洪水及腰,是五百年来第一次。他希望尽快开展自救、尽早开门迎客。

张谷英镇电力抢修一线,120多名电力工人分成6个组,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抢修全镇6台受损的变压器和倾倒的126根高压电线杆、157根低压电线杆。张谷英镇供电所所长龚红云说:“为了山区百姓,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尽快完成任务!”

在月田镇, 县卫计部门派出专家奔赴一线,开展防疫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

......


受灾群众积极自救


整修被毁农田、清理受淹商品物资……这是岳阳县受灾地区随处可见的场景。

张谷英景区内,张雄武的商铺已整洁有序,开始营业。13日晚上,他就全家老少齐动手,将店铺清理干净。这次商铺进水,仅冰柜就报废了三台,还冲走许多货物,损失了好几万。他说:“只有早点搞好卫生,开张营业才能减少损失。”

该镇饶村片村民万爹的田地在山洪中受损,1亩多农作物受淹倒伏,他在田里忙着挽救庄稼。“能救一棵是一棵,歉收总比绝收好”,他告诉记者,“风雨过后,他第一时间是生产自救,使损失减到最低。”

社会各界携手相助

岳阳县暴雨山洪过后,社会各界共同凝聚力量,助力岳阳县救灾补损。岳阳团市委第一时间向全市爱心企业筹集救灾物资。14日上午九点,团市委组织岳阳市怡兴置业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岳阳分行负责人赴岳阳县张谷英镇、月田镇捐赠价值4万余元的救灾物资,全力支持岳阳县救灾工作。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志恒 通讯员 陈勇平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平江县关工委创新实施“5+1”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平江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又是留守儿童大县,全县每年有20多万人外出务工,有留守儿童7.1万人。面对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平江县关工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采取“5+1”模式,热情帮扶留守儿童。
打造文化地标 构筑诗意汨罗 日子近了
喻文专题听取友谊河风光带设计方案汇报
全长3.6公里的友谊河,横贯汨罗城区南北,近些年因周边工农业无序排污等影响,环保、景观功能大受影响。8月11日下午,汨罗市市委书记喻文听取了友谊河风光带综合治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汇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峰,副市长朱苇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