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县区

告别“顽疾” !18岁的汨罗大市场旧貌换新颜
作者:    来源:汨罗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9日    责任编辑:高大智

image.png

“悬挂的广告牌和货架拆除,市场整洁多了!”“划标线摆放货架,过道也宽敞了!”在汨罗中心大市场,几名市民边走边聊。3月27日,汨罗大市场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宽敞明亮的空间,整洁有序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以往脏乱差,进了市场堵得慌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汨罗市商务粮食局市场办副主任钟爱和介绍:大市场于2000年建成营业,这次整治,是市场投入运营18年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整治。从棚顶到墙面、地面,线网、摊床、卫生等全部“变脸”。3万余平米的场地,418个门店,265户住户受益。也让市民感受到了“三城同创”深入开展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脏乱差告别战

坐落于建设路的大市场是汨罗最大的综合性批发市场,商户集中,交易频繁。但市场内脏乱差情况一度非常严重,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情况频频出现。

在“三创”行动中,汨罗大市场被确定为重要整治点。“这一场整治来得快,前所未有,解决了很多积压多年的老问题。”据介绍,3月23日,商务粮食局向商户下达自纠自查整改通知书,3月24日、25日两晚,与市场管理方,外贸、水产部门联动,开展大规模整治。两次深夜行动,错开经营时间,全面拆除违章悬挂物,取缔占道货架,清理杂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场整治取得如此高效,得益于广大市民的拥护,更是商户们的支持。可以说,这场整治,是不少商户的夙愿。

一代人的记忆

1999年动工兴建的汨罗大市场是当时县市区少有的大规模综合商贸易市场,2000年元月,正式对外招商营业。此后的一两年里,418个门店陆陆续续迎来了各地商家入驻,服装、鞋包、南杂、日化、塑料、小家电,商品多而齐。

今年64岁的邹树根是第一批进入市场做买卖的商贩,他靠半辈子的打拼买进两巷门面,做服饰、鞋包小商品,今年已是他在大市场的第18个年头。如今,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的儿子子承父业,打理起这家店面。

细数市场的变迁,邹树根真切的感受到政府和商户们的用心:2015年,40名商户自筹资金,改造大市场服装一条街;2016年,政府投资20多万,置换钢架顶棚……

image.png

王深根和妻子从娄底来汨罗已经31年。那会,娄底人“赶大潮”,到全国各地卖塑料、家电小商品,王深根选择了汨罗,先是在建设路,2002年进入大市场。之后,又有一批批老乡闻讯而来,在汨罗开拓买卖。王深根发现,大市场3栋20多户商户,无一例外,全部是娄底人。“来汨罗,选择了这个市场,对于我们,就是一辈子的事。”

一场良性循环

“大市场变化太大了,以前我都不愿意进来,进得来,出不去,堵得慌。”家住车站路的周小姐认为,购物环境特别重要。

随着“三创”工作逐步开展,市场的整治逐步深入,拆除私搭乱设、施划摊位线、治理流动商贩、各种制度上墙……一系列的管理让市场的“颜值”提升了。“老百姓爱逛了,市场管理者和老百姓都满意,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

“市场环境脏乱差、秩序混乱等是城市‘顽疾’,市场整治也是市域环境综合整治中的重要一环。”钟爱和介绍,为从整体上提升市场整体环境,市商务粮食局将加大对大市场升级改造和监督力度,规范管理,打造成“示范性市场”,同时,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推进城区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市场卫生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乡村振兴怎么搞?华容县这50多人到浙江学习
要联系工作实际重点学,特别是要在如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振兴”方面深入学习思考。早在2016年5月,由县委书记刘铁健带队,在浙江大学举办美丽乡村建设培训班,华容美丽乡村建设从此全面铺开,并结累累硕果,华一村、五星村、兔湖垸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钱丹青、付岳君、徐康荣、黎朝晖、李东见、廖权赋等县四大家领导和各乡镇负责人以及相关县直单位负责人共50多人进行为期9天的培训,系统性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方法、模式和实施路径,以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华容县县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议研究了这些事
要进一步梳理政策,进行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和细化,落实“一岗双责”要求。会议审议了《华容县招商引资项目扶持政策十条》《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讨论稿)》,研究了2018年脱贫攻坚大会战、森林防火等有关工作。陶伟军强调,森林防火有关工作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成立防火指挥协调队伍,保障森林防火经费。
谢胜深入君山区柳林洲街道督导农村“空心房”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