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教育

海归回国工作“不体面”引热议
作者:丁瑜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6日    责任编辑:李璇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丁瑜)成都张女士在女儿初中毕业后,将其送往澳大利亚留学,谁料女儿毕业回国后,在一家中医理疗店当了按摩师。张女士说:“花上百万送她留学,她就想当个按摩技师,把我和她爸的脸都丢光了!”。

对此,有人认为职业选择自由;有人则同意张女士的看法,花这么多钱出国读书,不值当。心理专家认为,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才最重要。

热议:工作无贵贱pk工作体面

“喜欢就好,只要是真正的兴趣就坚持做下去。很多人倾尽一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每天做着不知所以的事情。”80后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当年高考时是学校的前几名考上名牌大学,是全家族的骄傲,“现在我辞职回家做甜品,也没觉得觉得丢人,这是我的爱好,我喜欢,我一个月赚几万,比坐办公室一个月赚几千强多了。”

“我刚开始帮别人文身的时候,我爸也是不想认我这个儿子,出去吃饭聚会都不带我,只要有机会就让我去考公务员或国企上班,但我坚持自己的初衷没有改变。”25岁的小陈说,经过这两年的发展,他没让父母失望,现在开了一间工作室,“虽然还要努力,但是也衣食无忧,不再向父母要钱了,我觉得现在不少父母爱面子,绑架孩子,做他们不愿做的额事情。”

采访中,一部分人认为,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一辈子能够做好一件事,并做得出色,已经很了不起了,还有一部人则表示,如果女儿出国回来成为一名按摩师,他们无法接受。

我女儿如果做按摩,我也不会同意,不是因为贵贱,而是太多情色交易打着按摩服务的幌子。就算你正儿八经做按摩,也会碰到一些动手动脚的客户,女儿受委屈怎么办?被人骂被人歧视怎么办?我不能容忍她受欺负和被人误会。”市民黄先生说,他理解中国的父母,传统的中国老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份“体面”的工作,何况还是求学回来的“海龟”。

“并不是对按摩这个职业有歧视,父母花钱送去国外留学,是想望女成凤,她却选择去从事按摩这个和自己文化学历太不匹配的职业,完全辜负了父母对她的期望。”家长吴女士认为,也许新闻中的女孩很喜欢这个职业,很想要做自己,但不能否认她这样是任性的。

案例:留学花80万,回家月薪2000多

有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54万,归国人数超过43万。岳阳80后孙先生在2007年选择来到澳大利亚留学。“在澳大利亚没有什么不适应,这里的饮食,还有人文环境都感觉很亲切,当地的华人和留学生也很多,整个感觉和香港差不多。”孙先生告诉记者,出国匆忙,他到了澳大利亚后,才经过专门的语言测试,学了将近一年的语言,才顺利入读当地的大学。 “在澳大利亚,花费最大的是学费和生活费,常规来说,吃住行每个月不到1万元人民币。”孙先生说,在澳大利亚4年,自己总共花费大概是80万人民币左右。

“回国后,国外留学的背景,在语言上还是有优势,但在工资的差别体现上不是很大,特别是中小城市,这让现实与理想之间落差有点大。”毕业后,孙先生选择到北京工作,第一份月薪却让他“透心凉”,“才5000元一个月,而且是在首都北京。”在北京工作两年后,孙先生在家人的要求下,回到老家岳阳发展,在一家国企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除去五险一金,拿到手上才2000多元钱。

“当时我都开始怀疑人生,虽然出国留学回来,学到的知识却没有用武之地。一个月的工资,还抵不到我每个月开车上班在路上跑的油钱。”干了一年的孙先生选择辞职,和朋友开始自主创业,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海外留学的含金量在逐年降低,特别是自费出国留学。

心理专家: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在孩子早期择业阶段,具备更多职业和社会经验的家长,的确可以给予孩子一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又往往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替孩子做决定,从进大学的专业选择,到就业选择等问题上扮演了负面消极的角色。”资深心理咨询师李钟鹏认为,家长首要尊重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从孩子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能力出发去评估孩子的职业选择。

“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也有能力做出适合的决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长最好不要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不能完全代替孩子做决定,更不能强求孩子完全听从自己的。”李钟鹏表示,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耐心。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铺好一条怎样的路、提供怎样优越的环境和条件,而是帮助孩子内在的成长,使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质和信念,这些品质和信念将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和幸福,“很多时候让孩子远离失败,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让孩子远离成功。”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个性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特别是留学生群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自我价值追求的意愿尤甚。”李钟鹏说,现在中国大多数父母因为家长权威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地与孩子的意愿产生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海归就业的“匹配难”, 一方面是海归自身拥有的精英情结,使其在就业选择中难以放下身段、理性选择;另一方面是海归在数量日益增多且高层次人才回流率低的背景下,海归在劳动力市场中遭遇社会排斥,而用人单位在选聘海归时更加理性、务实,不再看重海归的身份符号,提高了聘用海归的条件和门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