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医院叶克膜技术成抢救急危重症神器——
驰援湘潭救死扶伤 德艺双馨锦旗致谢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弈萱 通讯员 陈勤
“千里奔程救死扶伤,兄弟并肩共创奇迹”, 3月14日上午,湘潭市一人民医院一行四人专程来到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代表医院和患者将三面鲜艳的锦旗送到该院领导和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手中。湘潭市一医院主要负责人激动地说,锦旗虽小,但是他们被岳阳市一医院的这种高超的医术和大无畏惧救死扶伤的精神所折服,替医院和患者表示衷心感谢。
市一医院ECMO医疗团队:
夜赴湘潭抢救危重患者
湘潭市一人民医院和市一医院是多年的友好合作单位,这合作单位之间送锦旗是怎么回事呢?
故事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2月14日,湘潭市一医院收治了一名重症肺炎患者,患者刘先生今年55岁,他多器官功能障碍,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抢救他的生命,湘潭市一医院刘群友院长、杜君书记牵头成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抢救治疗班子,组织了全院精兵强将,还多次邀请了市内、省内专家会诊,先后予以有创呼吸机支持、肺复张治疗、体位治疗,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善,在较高呼吸机频率支持下参数依然进一步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0%,氧分压40,命悬一线。情急之下,湘潭市一医院向岳阳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叶克膜”医疗团队求助。
接到求助电话后,岳阳市一医院马上组织由张成烜带队,李光、雷艳、张小华为组的叶克膜医疗团队,携带国内先进的体外肺膜氧合设备,赶往湘潭。
据市一医院主治医生李光介绍,当他们赶到的时候,病人情况很不好。抢救小组立即启用了ECMO团队,专家火速把设备搬运到患者床旁进行安装,通过手术将管道与患者血管连接,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调整机器参数与各种用药,抢救在井然有序地进行中。
当ECMO启动时,已经临近次日凌晨1时了。重症监护室里,所有医护人员凝神静气,紧绷着的心随着监护设备显示屏上数值的上升一点点松缓。短短数分钟之后,血氧饱和度就上升到了95%,随后,病人的其它生命体征也渐趋平稳了。此时,医护人员紧张的表情终于得以稍微放松下来。经过岳阳市一医院叶克膜团队的连夜救治,病人情况奇迹般的出现好转。
驰援湘潭,不辱使命。接下来的八天时间,岳阳叶克膜团队持续施救,终于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并且将近期康复出院。这也是湘潭市首例叶克膜的成功实施行。
“叶医生”是抢救急危重症“神器”:
还曾在郴州、株洲等地成功帮助施救
叶克膜,英文名ECMO,是体外膜肺氧和的英文简称,俗称“叶克膜”,被戏称“叶医生”,是抢救急危重症的“神器”。 除湖南除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外,岳阳市一医院也是省内唯一拥有叶克膜医疗技术的地市级医院,曾在郴州、株洲等地成功帮助施救。
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成烜告诉记者,叶克膜的原理是将患者的静脉血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膜肺)将静脉血氧合为动脉血之后,再用泵将血液灌入体内,可进行长时间的心肺支持。在使用ECMO期间,膜肺可进行有效的二氧化碳的排除和氧的摄取,相当于替代肺脏的工作;驱动泵使血液周而复始地在机体内流动,相当于替代心脏的工作,这样使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
张成烜回忆说,此次刘先生能治愈,叶克膜(ECMO)功不可没!抢救过程可谓惊心动魄,他们整个团队没有丝毫懈怠。这种技术的运用让更多的患者受益,而且越来越成熟,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对患者意义重大,而且对岳阳市危重病的急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岳阳市的急危重症抢救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已达到了省内的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