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老不好当心是哮喘病惹的祸
市一医院呼吸内科专家提醒:治疗要长期、规范、持续、个体化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李奕萱)近日,家住五里牌4岁的曾曾总是一感冒就咳嗽,每次感冒症状好了,还会咳嗽半个月,熟睡时,曾曾喉咙里还发出奇怪的声音。一次,跟小伙伴在奔跑玩耍时,曾曾突然脸发白、喘不上气,妈妈这才将其带到市一医院检查,医院确诊曾曾患的是小儿哮喘。
据了解,市一医院2016年比2015年儿童哮喘求诊人数上升30%,该院呼吸内科主任余定红介绍,导致哮喘患病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有遗传、环境和免疫。20%的哮喘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此外,呼吸道病毒感染、吸入过敏原、气候变化以及家庭装修、饲养宠物等都可能诱发哮喘发作。针对病例迁延不愈,总结其原因,主要是患者缺乏对哮喘的科学认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所致。
我市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余定红介绍,哮喘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病,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常反复发作,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小儿哮喘临床症状很多,家长只要多个心眼就能及时发现。余定红表示,哮喘的临床征兆包括:每次感冒后出现持续长时间的咳嗽;夜间睡觉时出现喘鸣,出气时有类似高调鸣笛声或咝咝的发尖的声音;运动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甚至喘鸣。
此外,春季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期。余定红表示,春季百花盛开,花粉是一大致敏原,容易诱发过敏性哮喘。换季时,气温变化剧烈,也容易诱发哮喘;冬季气温低,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也是哮喘病的高发期。哮喘容易在夜间发作,症状更明显。家族成员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人群更易患哮喘。
尽管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但也不必过分忧心。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哮喘,由于病程短、气道炎症轻,病理改变往往处于可逆阶段,只要坚持长期、规范、持续、个体化治疗,就能收效好、预后佳。一般来说,3岁以内起病的哮喘患儿,无明显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喘息反复发作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坚持科学治疗后,90%的患儿可得到长期缓解。
治疗儿童哮喘家长易步入一些误区
孩子患了哮喘,每个家长都会倾心照顾,希望孩子早愈。治疗过程中,却常常不自觉地步入一些误区。余定红介绍,在治疗孩子哮喘的过程中,家长们要警惕以下几种最易犯的错。
误区一:将哮喘误当成感冒或气管炎。感冒、气管炎与哮喘患儿早期都会出现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极易混淆误诊。家长要引起重视,不能擅自用药,要到医院确诊后,谨遵医嘱给孩子用药。
误区二:有喘息就治疗,不喘就停药。哮喘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病,即使没有症状,但炎症还在,并没有痊愈,这时候停药,稍有不慎,又会诱发哮喘,长时间的慢性炎症会使气管壁增厚,造成呼吸道狭窄,这种损害与哮喘发作的时间和频率有直接关系。
误区三:哮喘长大了自然会好,所以不用治疗。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的增强,部分孩子哮喘发作次数会减少,症状减轻,但这种几率较小。若在青春发育期前将哮喘控制到两年不发作,就有望在青春发育期将哮喘治愈。但如果病情反复发作、有明显过敏体质以及肺功能下降的哮喘儿,又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就很难治愈。将持续至成人,很可能需要终生用药控制。
治疗小儿哮喘关键在于躲开过敏原
市一医院呼吸内科专家称,根治哮喘的关键在于持续治疗、规范用药和定期复诊。哮喘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初次诊断为哮喘的病人,建议每两周复诊一次,这样医生就能根据病人的症状和肺部功能情况判断治疗和用药是否合理。目前,哮喘治疗主要依赖吸入药物治疗,其中所含的激素水平远低于口服药物,是相对安全的。
对付过敏性哮喘最关键的就是控制哮喘诱因。余定红提醒,儿童哮喘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之一就是避免接触和远离哮喘触发因素。患者应避免与猫、狗以及其他一些家养宠物接触;感冒和流感都会引起哮喘复发,甚至会加重病情,因此要注意防感冒;避免吸入树木花草等的花粉及灰尘;防细菌感染、螨或霉菌等;不要闻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例如有浓烈气味的香水、喷雾剂、油漆;避免吸二手烟,直接吸更不行,远离燃烧产生的烟雾;温差过大或过冷的空气,甚至大哭大笑或大声叫喊等,也会引发哮喘;家长和患者应分辨以上哪项会触发哮喘症状,查出后就应避免接触,或远离或控制,达到预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