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黎罗清 舒向风 张记江)“当时为奶奶办丧事,我一次就购买了4000多元的烟花鞭炮。后来社区干部上门劝我简办丧事,还免费提供电子鞭炮代替烟花鞭炮,我觉得这样既省钱又环保,就马上都退了。”湘阴县洋沙湖街道办事处洋沙湖社区居民李貌,对该县提倡的新风赞不绝口。这是岳阳市“治陋习、树新风”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市纪委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治陋习、树新风”的工作要求,针对当前人情歪风盛行、“婚丧喜庆”中的陈规陋习屡见不鲜等问题,在全市大力开展“治陋习、树新风”活动。全市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试点先行 稳步推进
经过实地调研,我市选取移风易俗工作开展较早的华容县、屈原管理区作为全市示范,试点先行。
作为全市移风易俗示范县,华容县打好“组合拳”,出台意见规定,实行婚嫁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三办”政策。出台实施细则,对婚丧喜庆事宜规模和规格严格限制。全县各村以党员干部为基础,成立移风易俗理事会;倡导文明新风尚,用电子鞭炮代替实物烟花鞭炮,不做道场等封建迷信活动。
屈原管理区组织全区各界代表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结合实际,制定出红白喜事“五倡导”、“七严禁”工作法。全区4个乡镇(街道)、35个村居单位同步推进,各村(社区)纷纷成立红白理事会;召集全区460多名干部召开创建全市“治陋习、树新风”示范区动员大会,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党员带头 强化引导
平江县将“治陋习、树新风”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创设梅仙、安定两个树新风示范镇,其他22个乡镇全部设立了2个示范村。该县三阳乡党委出台了“四个500”奖励措施,即对进馆办理丧事、遗体火化、进公墓山安葬或丧事不燃放烟花鞭炮的每项行为,给予丧属奖励金500元,大力倡导文明殡葬。
岳阳县拟定规范性标语40余条,在街道、村庄显眼处悬挂横幅、张贴标语3000多条,1.3万名农村党员签订了公开承诺书,192个“村村通”数字广播不定期宣讲。选择3个示范点,通过张谷英镇义务家风宣讲团、新墙镇厚养薄葬、公田镇全面禁炮等形式的示范引领,逐步转变陈规陋习,切实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
岳阳楼区选取2个基层单位为试点,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明确党员干部以签订承诺书、在公开栏上公开等方式接受监督;党员带头,引导群众将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写入《村规民约》。该区湖滨村制订了《婚丧喜庆禁令》,试行置办酒席审批制度,对未经审批滥办酒席者严肃处理,进行罚款,所收罚没款用于村集体公益项目。
完善措施 注重创新
湘阴县做好“三个结合”文章,把“治陋习、树新风”工作与整治农村打牌赌博、购买地下“六合彩”等违规违法问题结合;注重思想帮扶,与扶贫攻坚工作结合;倡导家风家训,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下大决心刹治歪风陋习。
临湘市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宴席办理类型、标准、流程和处罚奖励措施等;引导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和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同时启动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惠民工程,一改过去乱埋乱葬、建造活人墓、豪华墓、“人坟混居”、毁田毁林造墓的殡葬乱象。
云溪区派专人赴浙江省台州、金华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成立调研组,到各乡镇、各村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8次,参与座谈的群众达158人,发放调查问卷570份,开展“十个一”工程推进“治陋习、树新风”工作。该区区委书记带头倡导文明祭扫,清明节购置大量鲜花,免费发放给群众,倡导节俭办事,保护环境。
成效初显 群众称赞
自活动开展5个多月以来,全市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丧葬开始出现了江葬、树葬等新形式;婚娶中旅游结婚、集体婚礼渐成趋势,人情开支大大减少。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华容县全县农村烟花鞭炮的消费量较往年同期下降了80%以上,人情开支下降了30%。狠刹人情风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该县华一村党总支书记刘再跃说:“以前,我每年的人情开支近3万元,合村后村里人多了,感觉人情压力更大。现在有了新村规民约,人情开支比往年同期减少近四成。‘治陋习、树新风’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辅安村一位村民说:“人情是把锯,拉来又拉去。这些年,不少农民被人情锯穷了,拉苦了。现在好了,人情开支少了,都会轻松,这也是政府为我们精准扶贫啊。”
今年以来,岳阳楼区湖滨村已有效劝导“无事酒”100余起,农村请客送礼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50余起,为村民节省了100多万元开支。村民刘伟说:“以前我一天最多接了5个请帖,大多是‘无事酒’,让人左右为难。现在有了村规民约,上半年我的人情开支比往年同期减少近1万元。”
“我父亲过世,是在县殡仪馆办的丧事,还实施了火化。没有大操大办,没有燃鞭放炮,没有厚葬厚祭,不仅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节约了土地、保护了环境,乡上还有奖励金。”近日,因文明治丧,平江县三阳乡长冲村村主任黄佑宝,从乡民政办领取到1000元奖金。
“我算了一笔账,去年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全村办理红白喜事26件,节约了30多万元。工作在全镇推广后,全年800多起红白喜事,减少开支上千万元。”谈到移风易俗取得的成效,屈原管理区河市镇老支部书记胡可桃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