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熊其雨)没有车辆,骑自家的摩托车“私车公用”;没有坐凳,干脆一屁股坐到草地上休息;没有午饭吃,值班结束后赶回家扒几口冷水泡饭......做出这些平凡而感人举动的,不是别人,而是湘阴县岭北垸防汛大堤“战斗营”中的一名普通战斗员。
7月1日15时多,岭北镇伏家机埠外的湘江大堤上,一面标有“防汛抗灾战斗营”的红旗迎风飘扬。60岁的姚少芳老人挽起袖子,自告奋勇冲在了防汛一线。笔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这处“战斗营”再简单不过:几根粗木棍迎天而立,竖成一个三角形,“营区”顶端的“房顶”材质为彩条布,环视“营区”一周,红旗、铜锣等防汛设备早已“全副武装”。
左手持铁锹,右手拿着铜锣,臂弯处挽着“巡查队员”红袖章......大雨磅礴,他仍然不放心,“执意”和岭北镇干部邓涛一起,在大堤沿线做地毯式巡查。“你看,这股较清的水流是雨水。”扒开草丛,姚少芳还不忘跟笔者科普,湘江河段的水如果浸透河堤,涌进垸区的水就会比较浑浊。
原来,姚少芳是岭北镇大友村人。大汛当前,他这几天和同村几十个村民一起,报名加入了这支“战斗营”,像他一样自发从家中赶来防汛的,年龄最小的仅27岁。根据湘阴县防指启动的防汛二级响应,“营区”人员每5人为一组,需实施三班倒,分别负责查看涵管、巡查河堤、看守电排站,每班值守8小时。
“在岭北垸的全线大堤上,像这样的‘战斗员’共有60多个,他们都是由干部群众踊跃组成的。”采访时,来此大堤指导防汛工作的湘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爱佳告诉笔者。话说间,这支“战斗营”又走向了暴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