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罗凯)
在岳阳城东,一个现代气息浓厚、生态宜居的高铁新城已初具雏形。从昔日贫穷落后的山区小镇到今日文明和谐、群众幸福的现代化新城区,金凤桥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是一个男人七年的苦苦坚守。他就是金凤桥管理处工委书记易朝晖。9月13日,我区召开“求索精神”和“忧乐精神”学习大会,易朝晖在会上做典型发言。
“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身居小职位,服务小地方,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我对忧乐精神的理解谈不上‘高、大、上’,凭着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我认为就是要做好四个字:守土有责。”易朝晖没有三头六臂,没有高谈阔论,但是他用他的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让金凤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让这片土地熠熠生辉。七年来,金凤桥管理处连续5年被评为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多次获得市政府嘉奖等多项荣誉。
他用责任换来了金凤桥快速发展
“岳阳的忧乐精神就是责任意识,干部不论大小,讲忧乐就是要讲责任,要时刻把工作和群众困难放到心上、抓在手上,做到寝食难安。”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易朝晖在工作部署上,不管是大事小事都十分注重高标准、有前瞻和实打实。
2010年,刚来到管理处的这一年,易朝晖结合处情提出了“办实事、惠民生、上台阶”的工作思路,并部署了“确保一个目标,理顺两项管理,启动三大工程,破解四个难题”的年度工作目标。正是这一年,他力排众议,成立了经管站,上收了村级财务,实现了“村账处代理”,为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结合“十二五”规划,他又提出了打造“平安工程、安居工程、实事工程、阳光工程、生态工程”的宏伟愿景。正是这五年,全处拆迁安置小区从无到有,建成了6个还建安置小区,安置群众1300多户;也正是这五年,高铁新城区的主体框架基本建成。
2016年谋划“十三五”,他再次规划了努力实现项目服务、安居安置、平安创建、环境改善、扶贫攻坚、文明素质“六大提升”的奋斗目标。正是通过“十三五”近两年的努力,全处社区平台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两个社区建起了规范的党建活动中心、三个社区建立了完善的便民服务中心,三十五个党小组建立了规范的党小组活动阵地、四个社区规划好了社区活动场地建设方案,得到了区工委的充分肯定和市主流媒体的广为宣传。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易朝晖十分注重以身示范,关键工作坚持身体力行亲自做。“村账处代理”刚开始实行时,因其直接冲了少数村干部的既得实惠,为保证该工作有效落实,他连续六晚下村召开支村委座谈会,找主要负责人个别交谈,反复解释“村账处代理”有利于控制“三公”经费开支、有利于管好用好征地拆迁补偿款、有利于促进村积累增长等诸多好处,及时有效地统一了支村委的认识;在落实社区平台建设工作中,他逐社区选址、逐社区指导做方案、带领社区负责人逐部门跑规划、跑手续,确保了社区平台建设的有效启动和快速推进;为了切实有效地推动安置小区建设,他亲自向市、区领导汇报,多层次多渠道反复呼吁,终于使这一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工程得以适时启动。
一个人作为很重要,但是团队协作更能顺利推进工作。易朝晖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把他的忧乐思维和忧乐情怀传递给每一位工作人员,并不断影响着他们。“他是一个好师傅,也是一个好兄弟,跟着他一起工作很累但也很有成就感,我们工作生活无所不谈,没有隔阂,也没有统一不起来的意见。”与易朝晖搭班四年的金凤桥管理处副书记、主任黎明说。
他用担当换来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棚屋杂屋连成线,地坪厕所贴瓷片。晚上挑灯公开抢,对抗拆违刀兵见。”这是易朝晖调到金凤桥快一年时作的一首打油诗。金凤桥管理处作为全市开发建设热点区域,重点项目的主战场,常常面临多重挑战和压力,征地拆迁、禁拆治违就是头等难事。
“拿了俸禄前怕狼后怕虎就不配当干部。”易朝晖迎难而上,2011年率先在全市实行了责任下压、经费下拨、力量下沉和待遇与绩效挂钩、与奖补挂钩的“三下两挂钩”模式,建立了“责任全覆盖、巡查全天候、拆违全力度、奖惩全兑现”的禁拆治违工作机制,有效调动了基层和一线的工作积极性,一举扭转了禁拆治违被动局面。
在征地拆迁方面,特别是2016年执行新征拆政策以来,违法建设零补偿被钢化成铁板钉钉,“和稀泥”政策过不了关,强力拆违难上加难。为化解这一矛盾,易朝晖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与规划执法中队同志反复商讨,制定了“四抓五到位”办法,即“抓宣传动员、抓细查严督、抓程序到位、抓关键少数”和“入户动员到位、文书送达到位、公示时间到位、举报渠道到位、证据保全到位”。为确保该办法“一炮打响”,易朝晖又亲自深入临湖公路和体育中心西侧棚改项目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之以大势,通过前后10多次入户动员,号召党员干部户带头示范,一举撕开了口子。如今,无论新违旧违,零补偿拆除在该处已成常态。
岳阳恒大绿洲项目是进驻金凤桥最大的纯房地产开发项目,该项目的负责人就尝到了易朝晖为他们带来的甜头。项目经理范攀说:“我们的项目5月份进场,11月份就开盘了,进展特别顺利。起初,由于我们还担心征地拆迁的问题,会与周边群众发生纠纷从而影响进度。没想到易书记非常有责任心,我们只要一打电话,他有求必应,亲自上门来沟通交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并预想、防范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真正做到了为我们的项目开发建设保驾护航。”
正是凭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易朝晖率领全处上下,为新城区的崛起呕心沥血、殚精竭虑,7年来,先后组织项目协调103个,完成土地征收11000多亩,征拆房屋4700多栋,搬迁和安置群众近11000多人;岳阳高铁站全线通车;巴陵东路、金凤桥路、大塘路、中科路、长岭头路以及岳阳大道西等城市骨干道路全面建成;体育中心、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南翔万商、中科电器以及7大还建安置小区相继落地落成,一个现代化新城区已初具雏形。
他用辛苦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年前,我们还在水库挑水喝,现在有自来水了,几舒服哦!”该处硚石村乔头组69岁的易学明打开水龙头,向记者“炫耀”道。作为农民的儿子,易朝晖有着深厚的民本情怀,他看不得群众的疾苦,看不得老百姓为难,时时处处替群众着想。7年来,由他牵头和亲自经办的民生实事已在全处广为传颂。
从走进管理处的第一天起,易朝晖就下决心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先后走访、座谈群众300余户次,帮扶困难群众17户近万元,从市、区争取民生项目11个870多万元,完成水改27处、54个村民小组,完成电改23处、38个村民小组,完成路改16处22.7公里,全处6个社区已实现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和新农合等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其中两个社区做到了用集体积累统一为居民购买新农合和新农保,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2015年硚石村饮水改造,需从金凤桥路引自来水入村,管线全长3000多米,需资金300多万元,为确保这一民生实事按计划启动和实施,他亲自到管委会和铁山管理局争取援助110万元,并在处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扶持30万元。
为了培养金凤桥长远发展的后备力量,引导群众重学重教,他专门召开工委会,研究并制定了奖励优秀学子的办法,从2015年开始,处工委实行对中考、高考优秀学生给予重奖,每年发放优学奖8万元左右,较好地促进了全处民风民俗的改善,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落实扶贫攻坚中,他亲自协调,动员处内4家企业贷款340万元实施“金融扶贫”,并动员贷款企业按年保底10%的标准分红给贫困户,收到了较好效果;在产业扶贫中,他不仅帮助省级贫困村硚石村成立了“富而康”合作社,指导合作社种植油茶、红心柚,养殖牛、羊、鸡等,还不惜低架子、说人情,亲自帮助合作社跑销售,仅2016年,合作社就有60%的养殖产品是在他联络下销售出去的。硚石村因病至穷的贫困户苏向阳说,有了政府这几项帮扶政策,他每年都有6000多元的固定收入,孩子读书不用再为钱发愁,自己想谋事创业,也有人帮着出谋划策,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抗灾救灾,易朝晖总是冲在第一线。2016年7月初连降暴雨,白石岭村因排水不畅,地势低洼,一夜之间,一片汪洋,平均积水3-4米,149栋房屋被淹,近500名群众被困。面对突如其来的内涝灾害,易朝晖将年仅9岁的女儿寄养在妹妹家,自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和指挥防汛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安排了群众安全转移,灾区水、电、路、桥安全防范,被转移群众的生活服务和保障,灾区消毒防疫,返家灾民的房屋安全鉴定及水电恢复,灾损调查和救济等工作。最繁重的抗灾救灾工作连续进行了七天七夜,易朝晖也连续七天七夜没有离开救灾一线半步,始终坚守在现场组织指挥。7月2日晚,渍水陡涨近2米,为紧急转移群众,他将救援队分成三个小组施救,并亲自带领一个小组冒雨涉水,通宵达旦,逐户上门,动员群众转移23户57人,确保了抗灾抢险零伤亡、大灾之后零疫情、灾救灾补零遗留。
7年来,易朝晖先后走访、座谈群众300余户次,帮扶困难群众17户近万元,从市、区争取水改、电改、路改和环境整治等民生项目11个870多万元,全处6个社区已实现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和新农合等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其中两个社区做到了用集体积累资金统一为居民购买新农合和新农保。监申桥社区居民叶爹由衷地说:“我们从挑水喝、走泥巴路、借钱过日子,到现在住进了安置小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真是想都不敢想。”
站在机场快速通道项目现场,易朝晖深邃的眼神里透露出来的“忧”还是大于“乐”,心中的梦想还没有实现,他希望金凤桥能搭乘这趟即将起航的“飞机”,在不久的未来成为全市美丽乡镇的排头兵,希望每一名群众都能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