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长江信息报记者 韩 章 通讯员 陈泽君)在村残疾人协会打理的养鸡棚内,一群壮硕的土鸡正在欢快地争食着,它们的个头日益强壮。村里的中青年妇女在打理完田地里的活计和家庭锁事后,便坐在桌边,拿起一根短细的钢钱,按照培训的要领,专心致致地绕起一砣砣线圈。国庆长假期间,岳阳市残联负责人与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及村干部,在目睹眼前这一幕后,心情十分舒畅。岳阳市残联结对帮扶的流江村是平江县板江乡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合并村,脱贫攻坚的任务重、难度大,但岳阳市残联扶贫干部们始终坚守竭尽全力帮扶贫困户脱贫的信念,热情鼓励贫困群众加油干,争取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岳阳市残联在不断增加帮扶资金,支持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发展禽畜养殖的前题下,还在该村引导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帮助16户建档立卡的残疾贫困户创办了养鸡场,还投入资金给全村贫困户进行居家就业培训,以增加造血功能。同时还鼓励有能力的村民,充分运用当地山林的天然优势,引进中药材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这一系列脱贫“催化剂”的强劲注入,令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脱贫信心满满。
引入技能培训 鼓励居家就业
如何让驻点扶贫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尽快实现精准脱贫,一直是岳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方欲林及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心头反复斟酌的头等大事。方欲林除坚持带头每月下村调研一次外,还要求班子成员每月下村调研两次,结对帮扶干部每两月下村调研一次。他们心里时刻揣着“尽快让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的紧迫感,在与帮扶对象促膝交流的探讨过程中,萌发出帮助一些无法外出打工的残疾人、留守妇女和老人也寻找一项易学,无需投入成本,不限时段而且在家就能操作的居家就业项目的构想。锁定这一思路后,方欲林和班子成员及时协助教就科和驻流江村扶贫工作队员,着手组织实施推进。很快,一批选定的对象分别坐进了流江村村部及双家培训点,接受南世翔电子有限公司(岳阳市残疾人就业培训示范基地)董事长谢多良与技术人员手把手地传授电子元件加工技能。仅二个小时,参与培训的特殊学员们便先后熟练掌握了手工绕线技能,并按要求做出了合格的产品,他们个个信心倍增。驻村扶贫队队员和村干部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培训后的村民,最快的一天能绕800个线圈。”日前,流江村党支部书记巫龙祥兴奋地告诉长江信息报记者,该村砖屋组45岁的陈爱香一家4口人,其丈夫在外打零工,两个孩子正读大学,经济十分拮据,现在陈爱香一天能绕400多个线圈,每月有望增加800元左右收入。油铺组50岁的李春晖,家里3口人,她丈夫患有心脏病,安装了两个心脏支架,昂贵的治疗费用几乎拖垮了这个贫困的家庭,李春晖在参加培训期间,一天就能绕出500多个线圈,每月能增收1000元左右。巫龙祥接着告诉记者,村里的“越南媳妇”李红燕,全家4口,小儿子聋哑且患有自闭症,大儿子还在上幼儿园,她每天清早送儿子上学后就开始绕线圈,平均一天能加工600多个线圈,每月可增加经济收入近1000元。“感谢市残联为我们引进了这么容易赚钱的居家就业项目,现在明显感觉离脱贫的距离越来越近啦!”每每听到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驻流江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心里感到特别欣慰。
成立助残协会 抱团发展养殖
为改善流江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尽快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市残联不仅加大了人力和情感的投入,还格外关怀贫困残疾人家庭。市残联继续增加了45万元扶贫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结对帮扶和整体提升造血功能。同时,给有迫切需求的贫困户提供仔猪并在今年6月引导鼓励村里的残疾人成立残疾人协会后,市残联又给残疾人协会投入4万元,帮助他们建立养鸡场,引进并饲养了1000只优良土鸡苗,主要扶助建档立卡的肢体残疾人龙凑规、李勇奇,视力残疾人李胡香,智力残疾人万勇群及多重残疾人邹飘红等16户残疾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经过民主推荐,市残联与责任心强、为人公正且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村民邹飘红的父亲邹奔国,签订了喂养协议,委托其具体负责鸡场的喂养与日常管理工作。“养鸡场有望能给每户会员带来2000元以上的经济收入。”巫龙祥与驻流江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如是说到。
抗击自然灾害 重建幸福家园
流江村共有25个生产小组,629户, 2832人,其中残疾人口6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17户,1147人。通过市残联和市文化执法局近三年的驻村帮扶,目前已有127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流江村在6.30和8.12两次洪灾中,损失严重!”,又有11户因灾返贫。巫龙祥告诉记者,特别是8.12洪灾中,该村交通、通信、电力及生活用水全部中断。灾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立即发动文化企业的爱心人士,共募集爱心救灾款54000元,全部用于慰问受灾户、资助受灾大学生和村基础建设。市残联捐赠了价值30000多元的棉被,还给3个考上大学的残疾人家庭子女每人2000元助学金。流江村党支部动员动员寓外乡友捐款救灾。“9月前,已收到双家片驻岳阳同乡会捐款10400元”。与此同时,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及岳阳市文艺娱乐协会也共计捐款43000元。“流江村寓外乡友仍在积极捐款中!”巫龙祥坦言,在市残联和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驻村帮扶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下,流江村群众有信心克服困难,将积极有序地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尚未脱贫的1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帮扶单位不遗余力的支持下,无疑会加速实现整体精准脱贫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