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三项国家级荣誉当成新的起点
——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坚守“四无”争创“五好”工作纪实
图为法官入户调解当事人纠纷
“法者,天下之公器。”
公正司法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近年来,岳阳楼区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始终坚守“四无”底线、争创“五好”法院工作主题。先后荣获全国优秀裁判文书一等奖、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和全国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等三项国家级荣誉,并应邀参加了中国法院博物馆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成果展。
齐心协力 狠抓执法办案
今年来,岳阳楼区面对案件数量成倍增加的压力,始终坚持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的理念,一路风雨,一路前行。共受理各类案件14650件,同比增加13.8% ,结案10170件,同比增加5.1%,审限内结案率98.45%,总和结案率69.42%;一线办案人员人均结案175.3件,个人结案数超过300件的有胡波等5人;超过100件的有吴鹏等27人。
一串串数字严厉打击了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罪、贪污贿赂罪、危害民生罪等犯罪,彰显着岳阳楼区加强刑事审判,惩处刑事犯罪;加强民商事审判,化解民事纠纷;加强行政审判,积极依法监督;加强执行工作,破解执行难题的决心。
精准发力 推进改革创新
今年的6月28日,最高法院正式确定岳阳楼区人民法院为全国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全国80家,全省仅4家),这既是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
岳阳楼区以此为契机,全面深化案件繁简分流,在继续推行审判“三项改革”的基础上,根据最高法院案件繁简分流示范法院标准的要求,切实加强该区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建设和平台建设。
同时,该区充分发挥多层次诉讼制度体系的整体效能,全面深化多层次民事诉讼程序的运用,促进多层次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推动多层次行政诉讼程序的构建;推行立案庭集中立案、集中排期,全面积极发挥庭前会议功能,创新开庭方式,推行简单案件集中审理,扎实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达到“简案快审,难案精审”的目的。
为避免更多的冤假错案发生,损害司法权威,岳阳楼区认真执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绩效量化考核办法》《案件质量评查规则》等管理制度,把司法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办案法官身上,克服以往存在的“合而不议、参而不审、形合实独”等现象,推动实现了“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持续用力 狠抓基础建设
众所周知,办公就如同建楼一样,一定要有地基。有地基才可建起高楼?有良好的办公条件才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今年来,岳阳楼区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全力改善办公基础条件。在市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区“两庭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将新的审判法庭改扩建作为年内建设重点,积极筹备机关审判法庭和诉讼服务中心、康王和吕仙亭法庭基础建设工作。目前,经开区已无偿划拨建设净用地8亩用于康王法庭新建;南湖风景区对吕仙亭法庭的建设用地正在选址落实中;机关审判法庭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已请示区委政府同意无偿划拨建设用地40亩,同步向市委政府汇报请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司法革新 加强信息引领
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岳阳楼区投建的岳阳首个数字审委会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该区已完成数字法院系统、高清会议系统、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执行查控系统、纪检举报网站、法院网站、科技法庭和机关视频监控等项目的建设,信息化建设3.0版投建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到位,基本实现了审判数据实时统计、实时更新和互联互通。
忠诚履职铸法魂,勇立潮头争一流。岳阳楼区法院全体干警信心百倍,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迈向新的征程。
(罗 妙 梅 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