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头条

贫困户老胡的“蜕变”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2日    责任编辑:许铭

讲述人:市政协办公室调研员、机关工会主席、庄楼村驻村第一书记 吴辉


胡跨龙在新建的房子前整理砖石瓦砾吴 辉 摄

转眼间,我已经在平江扶贫了6个多年头。从平江县龙门镇万春村、三市镇新农村示范点、石牛寨镇孚西村,到现在的石牛寨镇庄楼村,两千多个日日夜夜,扶贫已成为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2017年12月30日下午,我从平江回岳阳,在汽车上,电话响了,是石牛寨镇庄楼村贫困户胡跨龙打来的。电话里,他激动地告诉我,他的新房子建好入住了,为了感谢我对他的帮助,邀请我去他家吃饭。我告诉他,我在回岳阳的汽车上,第二天要开市政协会,下周回平江再恭喜他。

庄楼村是岳阳市政协的对口帮扶村,也是平江县最偏远的乡村之一,它地跨湘鄂赣三省,既通江西修水,又通湖北通城。这里山峦起伏,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距离岳阳市有230公里,坐车要4个小时。村民们世代靠耕种贫瘠的田地为生,只能自给自足,外出务工是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庄楼村共有670户人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70户。

胡跨龙是市政协副主席罗陆平结对帮扶的对象。2017年2月的一天,春寒料峭,

我和扶贫队员们正式进驻庄楼村扶贫,住在村民家里。一天早上,我发现我住的房子的斜对面,有一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黄泥巴房子,窗户用纸糊着,在风雨的吹打下,已经破败得不成样子。我上前敲了敲门,无人应答,我想或许无人居住。推了一下紧闭的大门,门却开了,走进去一看,屋子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霉味,老鼠四处穿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只有一个锅和灶台,堂屋里的破木桌上,还有前一天吃剩下的饭菜。房间里有个人正蜷缩在床上,逢头垢面,被单又黑又脏,蚊帐也是编织袋做成的。

这是我见到胡跨龙的第一个场景。刚开始,胡跨龙并不愿意和我沟通,慢慢熟了以后,才打开心扉:他今年54岁,个头矮小,不到1.5米,十多年前老婆跑了,无儿无女,加上没有文化,也没有一技之长,周边邻居都看不起他,他每天借酒浇愁,麻痹自己。

如何帮助胡跨龙?看着他破败的房子,我和扶贫队员一致认为:安居才能乐业。胡跨龙排行老二,上有个哥哥,下有个弟弟,我召集他们,提出帮胡跨龙建房子,帮他重树生活信心。经过多次协商,哥哥答应出部分钱,弟弟出力,我们扶贫办帮扶2万,政策帮扶2万,一共出4万块钱资助胡跨龙建房子。

两个多月过去,胡跨龙的两层小楼房建起来了,他住在一楼。之前我进去一看,里面空荡荡,没有一点生活气息。我去镇上给他买了家具、床铺、被子被褥、沙发等物品,终于,胡跨龙的房子有点像个家了。住上新房后的胡跨龙自信多了,他理了个新头发,换掉了脏兮兮的衣服,整个人焕然一新,像变了个人。他还在镇上的药店找了份工作,每个月1000多元,村里人都说他现在讲卫生了,也不喝酒了,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我们扶贫工作队还给包括胡跨龙在内的庄楼村全村每个人买了一份医疗保险。“吴姐,你是好人,大好人,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这辈子没想到我还能住上新房子。”那天,胡跨龙拉着我的手,流着眼泪,说着感谢我的话。我也流泪了,我亲眼见证了一个贫困户的“蜕变”。

扶贫不是作秀,必须作为。我今年57岁了,每次从岳阳去庄楼村,要坐车4个小时,转车两次。一路颠簸不说,还要忍受孤独寂寞和思念亲人之苦,母亲和丈夫生病做手术我不能陪伴在侧,孙子我不能陪伴成长。尽管有遗憾,但每当我看到像胡跨龙一样的贫困户,在我们的帮扶下,脱离贫困,重拾生活的信心,走向新时代,拥抱新生活时,我就很欣慰,想流泪。我想,这就是我们扶贫的最大意义所在。记者 丁瑜 整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