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周小平)3月28日,记者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近日,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注滋河区域监测到72头麋鹿。这是迄今为止,保护区监测到的最大野生麋鹿群体。
2月24日,志愿者易梓林在洞庭湖湿地拍摄麋鹿时,发现有一头雄性麋鹿右后蹄疑似受伤,行走明显不能着地。易梓林随后将情况反馈给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日,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洞庭湖湿地寻找受伤麋鹿,行经至在注滋河区域,眼前的一幕让大家惊呆了:不远处的草滩上竟然聚集了几十头麋鹿,有的在吃芦苇,有的卧着休息,新生的麋鹿幼崽则紧紧依偎在父母的身旁,好奇地探头四处张望。
据监测,这一群麋鹿总共有72头,雌雄比例1.2:1,其中新生麋鹿幼崽11头。虽然当天没能发现受伤的那头麋鹿,但一次发现72头麋鹿群,还是让大家备感兴奋。
“每年的3至5月正值麋鹿产仔季节。春季的洞庭湖,新萌发的幼嫩植物为麋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广阔的滩涂和错落分布的植物群落为麋鹿栖息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保护区专门研究麋鹿的博士宋玉成说,2009年,他初次来到东洞庭湖时,这里只有30余头麋鹿;到去年底,麋鹿种群已发展到146头。随着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麋鹿的数量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