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者植入一条看不见的生命线
市中医院超声引导下输液港植入术填补岳阳空白
术中操作
术前准备
术后情况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程垦桦)8月14日,岳阳市中医院肿瘤科护士长刘少乔、副主任曾柏云成功为一例肿瘤患者施行超声联合 DSA输液港植入术.这在岳阳市医疗行业尚属首例,填补了超声引导下输液港植入术岳阳空白。
今年50岁的黄女士,8月8日在岳阳市中医院就诊,确诊断为黑色素瘤入住肿瘤一科。黑色素瘤是皮肤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瘤种,治疗难度相当大,需反复化疗,长期输液。几天下来,因需长期输液反复穿刺造成患者身心痛苦、情绪低落。为解决患者痛苦,提高治疗过程的舒适性和生活质量,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护士长刘少乔大胆应用新技术,提出使用输液港植入术。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 14日上午10时,在市中医院介入手术室,由护士长刘少乔主持,副主任曾柏云协助为黄女士施行输液港植入术。经超声评估患者静脉情况后,在超声引导下应用塞丁格技术快速、准确穿刺静脉,在DSA透视下置入导管,将导管送入预测量的位置,在穿刺点下方制作囊袋,固定港座,缝合皮肤,无菌消毒后固定。整个过程操作流畅,一气呵成,耗时1个半小时,患者基本无疼痛感、无出血、体表没有外露导管。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自行步入病房,静脉输液正常,手术圆满成功。
刘少乔护士长介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在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由港座和导管两部分组成,是当前国内最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与PICC(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相比,能有效解决高压注射问题,可避免因频繁换药或护理维护不当引起感染风险恶和导管脱出或误拔风险等弊端,具有患者舒适度更高、安全性更高、创伤更小、输液港座位置隐秘,体表无外露导管方便病人生活,且维护简单方便等优点,既能极大程度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又能降低了患者日常治疗费用。
据了解,一直以来,岳阳市中医院特别注重医护技术的提升,积极创新引新用新。2008年全院开展PICC技术,并将此项技术不断总结提升,为输液港等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输液港植入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岳阳市中医院静脉输液医疗及护理水平迈入国内先进行列,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一条更加安全、无痛苦的绿色输液通道,能更好满足长期输液和肿瘤患者个体化静脉治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