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创客

湖南印象:旅游创客de春天
作者:周 佳    来源:大湘网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0日    责任编辑:李维坤

湖南印象 | 旅游创客de春天

户外达人创办的“懒猫旅行”将提供私人定制旅游。

湖南印象 | 旅游创客de春天


“黑土麦田”大学生创客入驻的花垣县吉卫镇夯来村。


湖南印象 | 旅游创客de春天


“黑土麦田”大学生创客在花垣县补抽乡水桶村

湖南印象 | 旅游创客de春天

15个国家大学师生参与的“新通道”项目设计产品。

湖南印象 | 旅游创客de春天

“新通道”项目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设计侗绣。

湖南印象 | 旅游创客de春天


“新通道”项目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设计侗绣。

四月的湖南,是属于旅游创客的。

4月1日,国内首次由旅游部门主导的“创客,创造美好生活——移动互联网乡村旅游创客大会”在长沙举行;4月10日,首届锦绣潇湘乡村文旅创客大奖赛开赛;4月15日,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举行颁奖典礼,百万元现金重奖优秀作品和文创团队。

旅游需要创意,创客需要土壤。“敢为人先”的湖南,正迎来——

懒猫旅行、地球仓、红辣椒……

旅游创客潮涌潇湘

2015年3月5日,“创客”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3月21日,27位创客在长沙县开慧镇发起成立世界创客大会。湖南旅游创客敢为人先,意气风发。

目前国内最大的境外目的地在线旅游服务商——湖南懒猫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由户外达人赵俊与几位伙伴于2013年2月创办。不卖机票、不订酒店,以境外目的地各类玩乐项目为主,专为出境自助旅游者服务。2016年,懒猫旅行销售总额高达3.3亿元,服务150多万人次。

“互联网是一种工具,它能够提高效率,但我们最核心的还是要清楚客户需要什么,将服务做好。”赵俊说。自营帆船、首席陪玩官……每到一处,懒猫都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通过地面团队的深度介入,深挖每个目的地玩法,提升用户体验,目前已涵盖泰国、马来西亚、美国等11个国家44个目的地。今年,懒猫还计划推出私人定制、小包团、旅游目的地购物等业务,实现多元化发展。

长沙县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的景区半山腰间,10幢极具现代科技感的“地球仓”在郁郁葱葱的林木间若隐若现。住需要身份识别改为“移动互联网自助订房,现场身份证与人脸识别验证入住、床可以升降、生活用水通过净化过滤可循环使用……你很难想象,如此智能的房子只花了半天就组装而成。

这一彻底改变传统酒店规划、建造、运营模式,拥有6项国家专利的移动式智能生态小屋“地球仓”是跨界设计师高国友和他的团队于去年10月设计研发出来的。集合了集装箱、木屋、房车、帐篷等功效的“地球仓”,可根据不同地势与景观环境进行调整和摆放,完成组装。“不破坏当地的土地与花木,建筑像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让人们享受自然与科技艺术的完美融合是我的梦想。”高国友说。

目前,地球仓科技有限公司即将在洋湖湿地公园推出第二代“地球仓”产品,计划打造以地球仓社群共享酒店为核心的可持续旅居综合体。未来,针对城市白领居住、森林康养、创客等不同类型、功能的产品将相继上市,改变未来旅居生活。

2015年9月出台的《湖南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规划,到2018年,我省要构建100个以上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实体众创平台、孵化基地的大量出现,营造了良好的创客氛围。

2016年11月,被誉为“中国自驾游第一股”的湖南省红辣椒旅游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省首家创立创客空间的旅游企业,通过“基础服务+商业模式+资本市场”系统服务模式,构建全周期创业服务平台,目前已入驻22家企业。今年4月,红辣椒众创空间将推出在线众创空间孵化平台——青商投,在线上为创业者提供各类创业服务、投融资渠道和学习交流平台。

黑土麦田、新通道

公益组织、大学师生在行动

在湖南,除了不断壮大的创客队伍,公益组织和大学师生们正在推动乡村旅游创客的发展。

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环境学专业的24岁长沙伢子陶品儒去年一毕业就加入了全国性公益组织黑土麦田,9月便与其他14位伙伴分别入驻了湘西州花垣县的7个村。

乡村是广阔的天地。“这个时代并不需要‘键盘侠’和满嘴‘跑火车’的人,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唤醒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参与中国农村的发展。”陶品儒说。

陶品儒入驻的是边城镇磨老村。同伴还有曾赴肯尼亚帮助贫民窟小孩学习的曾晓,以及复旦大学哲学系大三学生张雪婷。他们学苗语,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加工生产苞谷酸,在村部建立多功能室,教学生打垒球,计划为村里40多名需乘船去贵州上学的孩子修一座同心桥。

至今,在花垣县的15位创客已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8个,引进开展特色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14个。目前,他们在夯来村、南太村、磨老村等地正进行乡村旅游产业项目规划。

在湘西南的通道,侗锦编织成了时尚的围巾、竹子变成了酒瓶酒杯、鱼篓装扮成了灯具……让它们“变样”的是湖大设计艺术学院的“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团队。

开始于2009年的“新通道”项目目前共有15个国家共300多名师生参与。在读研究生的侗族阿妹杨苗2011年随“新通道”回到家乡,带领团队找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粟田梅,与她一起研究、设计侗锦,最终于2014年成功孵化出以侗锦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的服饰类品牌“梭说”。如今“梭说”在横岭村、枫香村和洞雷村都设有生产基地,与当地100多位织娘长期合作,织娘平均每月能获得800到2000元不等的收益。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介绍:“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设计将当地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从而去实现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既有浓郁侗族特色又时尚的设计产品,先后在2015年米兰国际文化创客设计联展、米兰世博会湖南周主题展览、亚洲绿色设计周、法国青年电影节等国际大展上亮相,湘西南神奇的通道惊艳了世界,吸引了英、法、意、韩等国际资源的参与,爱马仕的设计师还深入到侗寨中进行采风。

“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何人可说。隆回花瑶、四川雅安、新疆喀什、青海玉树……“新通道”项目正走向全国。

智库、机构、活动、机制……

迎接旅游创客时代

“共同发起设立湖南旅游智库和‘锦绣潇湘’文旅创新研究机构、共同组织开展文化旅游创客活动、共同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智力服务、共同推动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共同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和联络机制。”在4月1日的乡村旅游创客大会上,省旅发委与清华大学文创院和中旅集团旅游产业研究院签署了《湖南省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当天下午,主管部门、旅游企业、社会组织、乡村创客、新闻媒体等汇聚一堂,共话湖南旅游创客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既要有地方特色,也要同时具备国际眼光和设计感,要加强文创和乡村旅游的结合,尽快实现转型升级。”省旅发委副主任高扬先认为,目前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人才机制。他表示,在乡村旅游发展培训上,省旅发委将带领更多的业界专家进行指导,同时要为乡村旅游创客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让更多年轻人加入乡村创客的行列。

“‘十三五’期间,湖南全域旅游发展要以生态做环境、以文化做内容、以旅游做市场、以互联网和金融做支撑,形成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省旅发委党组书记、主任陈献春强调,要从乡村创客抓起,推动旅游人才优先发展。

接下来,省旅发委将搭建平台,研究建设乡村旅游创客组织。同时,制度化举办湖南乡村旅游创客大会,增进交流。今年计划启动“引智入乡、送智下乡”计划,要以长沙为大本营,辐射周围,畅通渠道聚集各类人才到乡村建设中去;将开展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建设,加强对创客空间、创客基地的规划建设管理,打造一批旅游品牌湘军,表彰一批优秀的乡村旅游创客。

创意在湘江之滨激荡。4月10日,首届“锦绣潇湘”乡村文旅创客大奖赛启动,以湖南及周边为中心面向全国进行乡村文旅创客项目征集,将通过奖金及政策的扶持,引导创客们在湖南各区县(市)落地。

创造生活,引领创新。4月15日,为期7个多月的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举行颁奖典礼。国内外4023件作品参赛,20件作品获奖。“梭说”侗锦亚麻系列、以岳麓建筑元素为原型的折叠灯、滩头年画印染的丝巾、以湖南省博物馆藏的“猪尊”为造型的“存钱猪”智能扑满、将竹编、草编与侗族蓝染技艺结合的“通道农产品包装设计”……每件作品都新颖独特,传承着湖湘文化。这些产品将变成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是可带走的“锦绣潇湘”。

我们将迎来一个旅游创客的时代,未来,湖南旅游将更精彩!

“大咖”为旅游创客献策

“文化创意是塑造旅游品牌的催化剂,是旅游业转型、提质、增效的驱动力,要重视‘产+官+学+研’合作。”

——中国旅游集团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陈文杰

“乡村旅游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然后才是一种旅游方式。要实现政、权、学、研合作共通,旅游大数据的开放共享、互通互联。”——世界旅游互联网大会秘书长宋夫华

“山地户外运动未来十年有可能迎来爆发性增长。下一步户外产业应该对应全域旅游,形成全时间、全空间、全人群、全业态的发展思路,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清华大学文创院户外产业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吴刚

“一个区域乡村文化旅游创新人才的密度决定了旅游产业生态的发展高度。”

——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旭

“未来是美好的商业时代。创客只有爱这件事,才会遇到喜欢的自己,才能享受到乡村创业的喜悦。好的乡村创客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

——i20青年发展平台联合发起人、杉树计划发起人陈瑶

“移动互联网是包装好旅游产品的最好途径之一,希望湖南在旅游目的地互联网改造、厕所革命等方面创造样板。”

——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海尔创客试炼营吸引100余所高校大学生创客参与
首届海尔大学生创客试炼营4月1日正式开营纳客。该计划旨在为大学生创客打造才华展示舞台,培养大学生创客创新就业能力。活动从创立伊始就受到高校大学生广泛关注,其中报名平台开放首日就迎来近万名大学生争相参与。目前创客试炼营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青岛等十城100多所高校参与,报名参赛创客人数还在持续增长中。
最火资讯
创客分享丨加入创业公司1年的8点思考
去年今日,也是这样乍暖还寒的天气,我带着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入职了创业公司。书,是送给老板的。 之前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呢?4 ~ 5人一间办公室,每天6小时的工作时间,2小时的午休时间,我一般会去公园散步1小时,这样的日子过了5年,我30岁了。
台州创客马希泰:我要天天在网上直播如何种水果
农业看起来离互联网很远,但农业作为最传统的产业也决定了“互联网+农业”的潜力是巨大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好农业前景,带着互联网思维投身到农业创业领域。   临海85后小伙马希泰,就是一个典型的“农创客”。2016年,他辞职回农村创业,承包50多亩地,种植樱桃、杨梅和桃子,通过互联网销售,一年就卖了400多万元。今年,他将进一步扩张基地,希望通过互联网,把台州水果推向全国,同时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25岁创客造卫星 “广州开发区1号”最快年底升空
 最快今年年底,一颗命名为“广州开发区1号”的卫星将发射升空。这颗微小卫星由一个10人左右的创业团队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间众创空间里制造,负责人是出生于1992年的中大毕业生罗澍。去年,这个团队曾通过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独立自主研制的一颗通信卫星送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