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瑜
在这张很久前的老照片里,胡玉溪和范长华的大女儿(左)像一对双胞胎。
胡玉溪在外旅游,失散23年的亲人突然找到了,她有点懵。
“找到家人了,谢谢你们,真的!”14日中午,记者接到曾经的采访对象胡玉溪的微信信息,她告诉记者,自己失散了23年的亲人,在本报的帮助下,找到了。她正是华容县治渡河镇居民范长华一家失散了23年的女儿,DNA亲子鉴定检验结果完全匹配。
寻亲: 出生后2小时被遗弃
23岁的胡玉溪大学毕业后,成为华容县一所中学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每天和学生在一起的生活让她充实快乐,可只要一空闲下来,对于亲生父母的强烈思念也如影随形。2016年10月,她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希望记者能够帮她找到亲生父母。
当年捡回胡玉溪的蔡女士回忆,1993年农历10月19,天上下着雨,她带着5岁的女儿到万庾镇政府门口玩,听到说有人在华容县万庾镇政府门口丢弃了一个当天出生的健康女婴。当时女婴用一件墨绿色旧棉袄包裹,里面放有人民币若干元、几套衣服帽子,上面还有一张纸条写着女婴的生辰八字,还只出生了2个小时。
蔡女士说,当时她有一个女儿,还想领养一个孩子,加上女儿很喜欢这个婴儿,就将这个女婴抱回了家。之后,还在当地民政部门办理了领养手续。蔡女士将婴儿带回家养了3天,被原单位的一位同事知道了,让蔡女士把这个女婴送给她表姐养。“当时我在华容毛巾厂上班,而我这个同事说,她有一个表姐,30多岁了还没有生育。”蔡女士告诉记者,当时拗不过同事的请求,就将女婴给了同事的表姐抚养。
渴望:
想知道自己真正姓甚名谁
胡玉溪在初一以前,一直生活在华容县新建乡,初二那年,全家搬迁到华容县操军镇。“上小学的时候,曾有小朋友说我是捡来的孩子,我一直不相信,从小养父养母待我很好,虽然生活清贫,但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我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胡玉溪说,2014年养父患上肝癌,生命进入倒计时,去世之前,才告诉她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2013年,胡玉溪师范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后来养父养母相继去世后。“平日里自己忙于工作,寒暑假就和同学出去旅游。”胡玉溪说,自己现在住在学校宿舍,尽量让生活充实一点,闲下来就会想很多。“以前觉得一个人也可以,年纪越大,越想有一个家,想知道自己姓什么,亲生父母是谁。每到过年过节,这种感觉更加强烈。”胡玉溪渴望找到亲生父母,也曾在华容当地寻找过几次,但都没有下文,她说,不管当初亲生父母是什么原因遗弃了自己,她都不怨恨,她需要的仅仅是对亲情的渴望。
失望:
与多名寻亲人验DNA无果
2016年10月14日,本报以《华容23岁女教师想找到亲生父母》为题,在报纸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出了这篇报道后,被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全国多家媒体转载,本报新闻热线也接到数个来自华容、深圳、广州和湖北等地的电话,想要确认胡玉溪是否是自己当年失散的亲人,胡玉溪也陆续配合5、6个人做了DNA亲子鉴定,但均不匹配。
“当时满腔热情,希望能够借你们新闻报道,找到真正的亲人,但都没有匹配成功,内心说不失望是假的。”胡玉溪告诉记者,一次次满怀希望的去验DNA,一次次失望而归,她的心开始冷却,甚至开始放弃,觉得这就是天意,正当她决定努力工作,好好生活,不再对寻找亲生父母抱有希望时,8月7日,她收到了一个来自华容的陌生微信好友的验证,事后证明,这个人就是她的亲弟弟。
8月7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来自华容县治渡河镇居民范长华的电话,表示去年10月份本报刊登的那篇华容23岁女老师寻亲的报道中,女主角很有可能是自己失散23年的女儿,“我们平时都不怎么上网,也不怎么玩手机。远在深圳的侄儿去年就看到了这篇新闻报道,只觉得胡玉溪和我现在的大女儿范伟很像,像一对双胞胎,他不知道我有一个女儿失散了,所以没放在心上。”范长华说,这次范长华的姐姐去深圳帮侄儿带孩子,偶然听说起这个事,赶紧打电话告诉他,于是,范长华找到本报的公众号微信号,找到那篇报道后,直觉告诉他:胡玉溪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
当年:
委托人跟丢致骨肉分离23年
当日,记者将胡玉溪的微信和电话号码告诉了范长华。当晚,范长华和当时远在甘肃旅游的胡玉溪取得微信联系,8月8日一大早,他就驱车从华容来到岳阳的一家DNA亲子鉴定中心,和保存在这里的胡玉溪的DNA样本做了匹配。8月14日,亲子鉴定结果出炉,胡玉溪正是范长华失散23年的女儿。DNA结果出来的那一刻,范长华和妻子相拥痛哭。
记者了解到,今年50岁的范长华和妻子甘小平在华容县治渡河镇红绿灯处开了一家超市,现有一个28岁的女儿在深圳工作,一个儿子在华容县读高中,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但他心中却有一个永远的伤痛:失散23年的亲生女儿没有找到。
“不是狠心丢掉她,而是当年计划生育抓得特别紧,不允许生二胎,当时家里很穷,妻子又意外怀孕了。”范长华告诉记者,当时一个亲戚一直没有生孩子,他和妻子商量将这个孩子生下给亲戚抚养,但后来亲戚反悔,决定自己做试管婴儿。“孩子出生后,我委托人将孩子送到一户富裕人家的门口,希望他们能够收养,让孩子过好日子,没想到,他们一直没开门。”范长华回忆,当时委托人看这户人家很久都没开门,就将孩子抱到了当年的镇政府门口,当时他嘱咐委托人跟踪是谁抱走了孩子,以后好去认亲,但因下大雨,委托人跟丢了。就这样,范长华和亲生女儿失散了整整23年。
“这23年,每天都在后悔,从来不敢照全家福,因为少了她。”范长华哽咽着说,这些年,一直没放弃寻找女儿,只要听说哪里有人像女儿,就会找去认亲,“如果知道要和女儿失散23年,当年无论怎么吃苦,都会把这个女儿养在身边。
圆满:
将努力尝试融入这个大家庭
“太突然了,本来不抱任何希望的,突然惊喜就这样砸在我的头上,我觉得自己有点懵。”胡玉溪目前正在广州旅游,电话里,她告诉记者,本来她都已经不奢望能寻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了,没想到,一条微信,将失散了23年的亲人送到自己的面前。“对于以后,我还没有认真想过。”胡玉溪告诉记者,但她将会努力尝试融入这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大家庭。
“这个月发生了3件戏剧性的事情,感觉像做梦一样,感恩老天的眷顾和恩宠,从此我的家庭多了一个成员,我失散23年的亲妹妹找到了”,范伟说,这种激动之情无法言喻,早上爸爸给我打电话,我大哭,悲喜交加,我要向全世界宣布:我有妹妹了!远在深圳的范伟,听说找到了妹妹,当即决定启程回家,在老家等待妹妹的回来。
“我们期待小女儿回家,将会努力弥补这些年对她的亏欠。”范长华说,如果胡玉溪理解当年家人的苦衷,愿意回来,将会给她一个温暖的家,不会增加她的负担,不改变她现有的生活方式和规律,甚至她出嫁自己还要出嫁妆。
记者了解到,范长华已和身在广州的胡玉溪通了电话,电话里两人相约22号胡玉溪回华容后,带她见见23年未曾谋面的亲人,吃一个团圆饭,补拍一张迟到23年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