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奋斗的女性最幸福
作者:丁 瑜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8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岳阳市妇联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创业者罗丹精湛的手工银饰制作吸引不少有志女性前来学习 本报记者 聂 琳 摄

激扬巾帼之志,奉献巾帼之力。

她们,用勤劳、汗水书写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彩人生;她们,用智慧、拼搏撑起了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半边天”。

3月6日,我市庆“三八”暨“乡村振兴·巾帼先行”动员会召开。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亚丹说:“妇女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乡村振兴的享有者、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乡村振兴,妇女不能缺席!”

“巾帼创业”带动乡村兴旺

“让栀子花开遍穷乡僻壤,带动更多百姓脱贫!”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屈原管理区海泰栀子合作社理事长杨莉的心愿。2012年,她从中国林科院引进优质栀子母本,建立栀子优质组培苗工厂,研发出栀子新品种“林海1号”。除了在自己的基地示范种植外,她以“六统一”的模式带动1080户社员种植32165亩,30亩以上规模经营社员634户,千亩以上规模经营社员5户,社员平均年收入4万多元、每亩年增收入1800多元。此外,杨莉还向平江、岳阳县等捐赠栀子花苗7万多株,进行产业扶贫,获评“湖南省2017年百名最美扶贫人物”。

家乡是漂泊在外的牵挂,回乡工作是外出务工者的梦想。“以前一直在广东那边打工,家里顾不上,参加育婴师培训班后,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家住君山的张女士,通过市妇联举办的培训班,跨入新领域,进行再就业,心里很高兴。

一年来,市妇联引领妇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贡献“她力量”。实施创业培训工程,鼓励和培养42名优秀创业女性成为创业培训讲师团成员,全年举办培训班146期,培训创业就业妇女3545人。启动开通了96580家庭服务网络呼叫中心,打造了岳阳“互联网+家政”新模式。


依托上海、南京等地的母婴护理新技术,先后培训城乡待业妇女6000人次。平江“绣娘”、临湘浮标“娘子军”在全省形成品牌效应。

“巾帼关爱”助力乡村和谐

“妇联的阿姨们:感谢你们在三年里默默地支持我。在最艰苦的时候,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的笑容更加灿烂爽朗……”这是一位农村贫困女生写给市妇联的一封感谢信,也是妇联收到众多的感谢信之一。

——成立巾帼志愿者协会,联合团市等部门开展了“情暖童心”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活动,30多家单位、企业和个人捐赠570多万元;

——免费为10.48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了“两癌”免费检查,组织3万多妇女参加幸福家庭女性安康“两癌”保险;

——在全省率先将12338妇女维权热线与市公众服务热线12345并线运行,使妇女同胞的每一次诉求回复更满意、更便捷;

——积极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在市中级法院设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暨心理咨询室,引导当事人合理表达诉求,切实维护妇儿权益。

……

2017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两癌”民生实事办理全省排名第一,群众满意度测评全市排名第一……一年来,我市各级妇联组织把握时代主题,围绕中心,全市广大妇女正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诠释着“新时代、新女性、新风采、新作为”。

“巾帼风采”引领乡风文明

家住汨罗市川山坪镇的黄素萍,和丈夫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共创家业,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累计解决劳动力就业3000余人。他们热心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1280多万元……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去年5月,黄素萍家庭和云溪区杨其凡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黄素萍和杨其凡一家的事迹在巴陵大地广为流传,引领乡风文明,成为全市家庭学习的榜样。

乡村振兴,巾帼先行。今年3月起,市妇联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巾帼先行”和“乡村振兴·关爱女性健康行”主题活动,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带领广大妇女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提升农村妇女保健意识和身体素质。

——建优一批“妇女之家”,培训一批致富能手,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办实一批民生项目,结对一批巾帼岗村,选树一批特色家庭。

——深入开展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出生缺陷防控、母婴安全保障和爱心助孕特别关怀行动。

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脚步,市妇联将引领妇女在乡村振兴中奉献巾帼之力,在经济发展中激扬巾帼之志,在服务民生中传播巾帼之爱,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巾帼大文章!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 瑜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