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农村“空心房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刘敏文 徐 颖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3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临湘市黄盖镇广坪村“空心房”全新景象 谭振华 陈汉举 摄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敏文 徐 颖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孟浩然的笔下,田园生活是如此美好。

时代在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变,那份乡愁情结不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让人耳目一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实现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必须先行。今年来,我市遵循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把开展农村“空心房”整治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村民建房等有机结合起来。一轮乡村振兴的急行军,已然吹响号角。

小切口 大格局

以“空心房”撬动生态大修复

岳阳水系发达、地域宽广,加之地处大江大湖交汇处,生态环境治理任务极其之重。

如何尽快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生态修复之路?这是市委、市政府决策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早在去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和生在多次开展河湖巡查工作和农村工作调研后提出:“要把‘空心房’、危旧房整治和规范村民建房,作为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关键措施来抓,推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洞庭湖区域生态修复。”

岳阳县的铁山水库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我省最大的人工湖泊,承担着100多万亩农田灌溉,还成为200多万城乡居民的饮用水源。保护好这一湖碧水,是全岳阳人民肩负的责无旁贷的重担。

居民集中建房是节约用地、美化村庄、促进水资源保护的有效举措。该县结合农村“空心房”整治这项中心工作,积极推进村庄整治,出台了禁违拆违治违工作村级考核办法和规范村民建房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方案,坚持一线走、一册清、一刀切模式。“一线走”,铁山水库周边镇村干部巡查在一线,守护在一线;“一册清”,彻底查清违建的底子,查户头是谁建的,查来头是谁批的;“一刀切”,坚决遏制违章建房,所有库区建房一脚踩死,暂停审批。

到目前止,该县在铁山库区叫停了11处违建并下了停建通知书,拆除了6处违建房屋。同时,在综合考虑离水远近、水文流向、群众便利的基础上,初步选择了3处规范村民建房的集中联建点。

当前全市农村“空心房”整治,一个鲜明特征就是生动实践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抓好沿长江、湘江、洞庭湖等区域环境治理。

屈原管理区是名副其实的饲料之乡,中国饲料第一个上市公司在这里诞生,大大小小的饲料厂共计20余家,饲料业的繁荣带动了本地生猪养殖业的兴旺发展,同时也对环洞庭湖区的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如何尽力化解洞庭湖区养殖业的突出环境问题,成为了当前重要任务。

今年,该区借“空心房”整治之势,推动大规模生猪退养,特别是沿江地区做到坚决拆除,一户不留,既剔除农村美丽画卷中的“污点”,又打造美丽乡村的“亮点”。营田镇将洞庭湖沿岸占用湿地建设的6栋“空心房”全部拆除,与周边空坪隙地共360亩一同整治,不但恢复了湿地原貌,还将建成湿地公园。

该镇相关负责人还表示:“目前,计划在八港村等地集中复垦还耕570亩;对房前屋后的零星地块作为复绿用地,计划栽种果树5000株,其他树木36000株,同时计划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集中建房点3处,还湿建设320亩。”

乡村振兴是一道宏大命题,但实施起来,必须著于细微。我市推行的农村“空心房”整治,不搞大拆大建,只在山陬水隅一屋一塘的营造中,不断求索,久久为功。

把农村“空心房”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来抓,把这项工作同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等相结合,正是岳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抓好沿长江、湘江、洞庭湖等区域环境治理递交的时代答卷。

草更绿 水更清

只为还河湖一片安澜

我市农村“空心房”整治已经在9个县市区52个乡镇先行铺开,君山区、屈原管理区全域推进。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和生,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爱武,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市“空心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伟雄,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谈正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空心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赵岳平,副市长、市“空心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激扬等多次赴一线督导调研。

高位推动,持续发力。一股强劲的新动能,正驱动着巴陵大地的乡村华丽蜕变。

近日,记者在汨罗市白塘镇磊石片区的洞庭湖大堤上看到,大堤一侧正在集中进行复绿环洞庭湖生态圈工程,不但“空心房”一扫而光,项目施工方还在水稻田周边抢修机耕道、排水沟、过路涵和排灌渠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其在建成后,既能帮助周边农田灌溉排水,还能在防汛期间发挥运输物资等作用。

在整治过程中,我市在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全力演绎拆除“空心房”加速度的同时,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土地使用,宜垦复垦、应湿复湿、需绿复绿,规范集中建房。

临湘市黄盖湖自上世纪以来,为了进行血吸虫病防控,像其他水域一样,建起了一道道“血防堤”阻断传播。“血防”显效之余,人们就势在湖中扎起了交织错杂的养殖网围,久而久之成了“竭泽而渔”的架势,既污染环境,也增加了防洪隐患。

养殖矮围一类设施,同样在“空心房”整治范围中。黄盖镇将其全部清理拆除后,这段堤防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同时,集中惠农资金于此,把大堤加固培厚,堤上打造健身步道和自行车道;堤外整治“空心房”310栋,腾地300亩,打造成连片的“稻田公园”,供人们游憩观光。

这项工程虽然还没有达到最好效果,但人们悄然发现,这里草更绿了,水更清了,很多鸟儿都飞回来了。

“空心房”整治就是剔除农村美丽画卷中的“污点”,将倒腾的土地还水还林还草还湿,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据统计,“空心房”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恢复或新增绿地1120亩,预计全年将复绿或新增绿地1500亩以上。

这一切,只为大地回绿,河湖安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