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文/韩章 李笑清 图/陈丽湘 洪武 摄
回忆起两天前在洞庭湖幸运地近距离观赏江豚跃出水面翩翩起舞的憨态,回国探亲的华裔少年陈德骥、陈德圣兄弟俩仍兴奋地手舞足蹈,不时通过微信向加拿大的父母和亲友讲述自己亲眼目击的兴奋一幕。“岳阳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城市,洞庭湖里的江豚非常可爱!”当了解到江豚是濒临灭绝的动物时,小哥俩十分难受,当得知洞庭湖里有一支专业队伍,始终在保护着江豚的安全时,哥俩特别开心。他们告诉生态保护人土者和国内的亲人,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也成为一名保护江豚的志愿者。
首次游览洞庭 有幸目睹江豚
今年14岁的陈德骥和12岁的弟弟陈德圣,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多伦多的华裔。父亲陈亚夫出生岳阳、母亲杨春梅出生广东。虽然身在海外,但心里始终割舍不下对亲人的牵挂和祖国的感情。几天前,夫妻俩决定,让两个孩子自己回国探亲。在回到故乡的几天里,亲人们始终带着他游览岳阳的风景名胜。为了让他们对故乡有一个终生不可磨灭的烙印,亲友经过反复斟酌并与他们的父母商量后,决定带他们去领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风光并观赏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江豚。
经过与生态保护志愿者联系沟通后,8月2日15时许,精通英语的姑妈、表姐高思思和在加拿大留学回国探亲的堂哥陈啸宇,带着陈德骥、陈德圣兄弟俩从湖滨飘尾码头登上志愿者的快艇,首先围绕着扁山岛,绕行了一圈。首次亲临洞庭湖的两兄弟显得紧张,当得知自己正在游览的洞庭湖,是中国第四大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时,他们感到震撼的同时也颇感自豪。“等下带你们去看江豚!”生态保护志愿者何大明热情地告诉兄弟俩,江豚俗称“江猪”, 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9米,貌似海豚,但是没有尖吻和背鳍,寿命约20年。
谈话间,快艇驶向了风平浪静的煤炭湾水域,关掉动力,快艇静静停在了水面上。陈德骥和陈德圣瞪着好奇的眼睛注视着湖面上的变化,在期待几分钟后,两只江豚一前一后从湖面跃起,很快又沉入湖里,在一阵欢呼声中,不远处的两只江豚又再度跃出,看见憨态可掬的江豚,十二岁的陈德圣不时用肢体来模仿江豚戏水的姿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半小时内,不时有江豚从湖面跃起,翩翩起舞的姿态,不仅令兄弟俩大开眼界,同时也令生长在洞庭湖边,却第一次看见江豚的高思思、陈啸宇也叹为观止。“你们今天很幸运,通常很难看到两只江豚一前一后同时跃出水面。”听闻生态保护志愿者的介绍,兄妹四人分外称奇。
观赏感慨良多 称赞生态保护
返回岸上途中,陈德骥两兄弟饶有兴趣地缠着生态保护志愿者,询问江豚的生活习性。 当了解到江豚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濒危物种。 2017年5月9日,长江江豚通过了农业部举办的江豚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专题论证会。陈德圣面露忧郁的神色。称赞生态保护志愿者,守护江豚所付出的一切。
还未登上岸,陈德骥、陈德圣就迫不及待地将手机拍摄的视频照片分享给远在加拿大的父母和亲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杨春梅看完了视频和照片后,称赞亲友做出的精心安排,让土生土长的加拿大华裔身临其境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宽广及物种的丰富,这种近距离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独具匠心也别具一格!看着儿子们欣喜的面庞,杨春梅就知道他们对此行是多么的期盼和向往!有幸亲睹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一一江豚,这一幕无疑让孩子对故乡的地理标志一一洞庭湖和江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她十分感谢故乡亲友们的劳心劳力,让儿子们的假期过得圆满。
“这是第一次跟江豚近距离接触,我发现原来江豚离我是那么的近。”观看江豚后的高思思和陈啸宇颇为感慨,更为岳阳一批不顾寒冬酷暑、经年不歇默默保护江豚的志愿者们表示由衷的敬佩。“近半个月来,几乎每天都要下湖陪伴特意前来观看江豚的远方客人”岳阳市东洞庭湖生态保护协会会长何大明,对江豚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日渐提升而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