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工作室”开到田间地头


蔡红祥多方为农增收

“我是种地的人,只会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小事,平时老百姓需要帮忙,只要我帮得上,一定会帮!”君山区政协委员蔡红祥用这样一句话就概括了自己的全部付出。

这个肤色黝黑、看起来敦厚的农村汉子,在君山区钱粮湖镇一带的农民心中,是远近闻名的“能人”和“红人”,他将“蔡红祥政协委员工作室”开到了田间地头,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欢迎 。昨日,在君山区粮湖镇幸福村的红祥稻虾米种植合作社,蔡红祥讲述了他是如何将“政协委员工作室”办得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故事。

“种植大户”当上了政协委员

蔡红祥今年58岁,是君山区红祥虾稻米种植合作社的董事长,是多年的“种植大户”,最近他很是忙碌:刚和柳州市粮食局谈好了5000吨粮食的合作,福建的客户又和他在谈5000吨粮食的收购计划,他承包的2000多亩水田的庄稼需要管理、照料,合作社几百户农户需要指导……

虽然忙碌,“委员工作室”的牌子端端正正挂在蔡红祥办公室的墙上,擦得很亮堂。2016年,他当选为君山区政协委员,2018年8月,蔡红祥委员工作室挂牌成立,这些,对于蔡红祥来说,都是非常具有荣誉感的事情。

蔡红祥工作室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现有入社农户280多户,带动发展农户1800户,种养面积1万亩以上。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720万元,利润在100万元左右;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利润在120万元左右;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利润在140万元左右,被评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岳阳市现代农机合作社示范社”,为钱粮湖镇幸福村的经济发展添了砖加了瓦。

在蔡红祥的合作社基地,7台3层楼高的绿色烘干机显得蔚为壮观,他投资150万元购买了这些机器,农忙季节,周边农户的粮食都在他的合作社加工、烘干,杜绝了烂谷、芽谷现象。为了帮助农户们把粮食卖个好价钱,他用自建的800平方米仓库,免费为农户们寄存粮食。避开售粮的高峰期,经过一两个月的“错峰”之后,农户们的粮食每50公斤普遍可以比市面上的多卖5-10元,实实在在为农民增收。

“农民委员”扎根泥土倾听民声

“我们的机械化程度很高,一个人种上三五百亩地一点问题都没有!”虽然蔡红祥自称是“什么都不懂的农民”,要是有人以为他真是“落伍的老古板”就错了。在他的合作社,90%以上的工作都是由机械完成的,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播种机、育秧机等设备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专门的水稻智能密室催芽室。

“我们2016年开始养龙虾,虾稻混合种养,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蔡红祥说,随着近几年来粮食价格滑坡,种粮收成不好时会亏本几十万元。他合作社的农户90%以上都养了龙虾,每亩土地可增收1500-2000元。

刚开始由于大家对龙虾养殖经验不足,每亩水田养虾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为此,蔡红祥特意请了湖南省的水稻专家、龙虾养殖专家前来授课,下田指导,对农户们育虾的“粗犷管理模式”提出了改善办法,两年来合作社的农户们每亩水田养虾收入达到2000元,高的达到了3000-4000元每亩,大家荷包都鼓了起来。

“我请专家来,农户免费。”蔡红祥每年组织3-4次培训,每次培训都有上百名农民前来听课。

蔡红祥扎根在基层,他的委员工作室也扎根到了泥土里。他每天和农户打交道,常常邀请农户进门坐一坐、聊一聊,接受群众来访,收集群众的呼声。他把大家反馈的问题都一一登记在册,村级土地分配不均、村级道路建设不完善、要求村级财务公开等诉求汇集到了他这里。他就积极介入,和相关村委会协商,推动问题的解决。对于他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他便写成了提案,交到了君山区,转由各级各部门办理。蔡红祥成了村委会和村民当中一架沟通的桥梁。

看好农村 带着儿子继续当农民

采访中,蔡红祥的手机时不时响起来。原来,他将委员工作室的作用也蔓延到了线上,他组建了“红祥优质稻种养交流群”,每天群里消息闪不停。作为“管理员”,他的管理工作也不少:定期在群里发布如稻田管理、打虫、打农药的信息;气温降低,提醒农户们注意秧苗保护;施肥期到了,提醒大家注意不要错过最佳施肥时机;粮食收割期,每天发布收购价格;龙虾丰收时,每天发布龙虾收购价……他像一个“定时闹钟”,事无巨细地提醒着微信群中的181名群成员。

“我不会说漂亮话,只要我帮得上忙的,我就努力去做,人活一世,信誉很重要。”在扶贫助困上,蔡红祥也不遗余力。他每年积极参加村里的各种慰问,出钱出力。2018年,他走访贫困户徐凤英,看到这个家庭家徒四壁、因病致穷,当场掏出了6000元现金,帮助他们用于房屋整修。

他的合作社里,还安排了数名贫困户就业,每月要给贫困户下发工资2万多元,今年村里又打算安排几名贫困户过来工作,他二话不说又答应了。

蔡红祥的两个儿子,都是三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在他的影响下,并没有像很多年轻人一样进城,而是跟着他在幸福村一起种田,分别管理着几百亩的农田。

“我跟他们说,让他们学着做新型农民,真正学会种田的本领,能种好百亩地,在农村也是有出路的,发展空间一样也很大。”蔡红祥说,他看好农村,认为农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他将继续带着两个儿子,学习种田的经验,挑起种植的重担,在农村这方天地大展拳脚。

记者 孙丽芳 实习生 邓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