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里观“非遗”


□本报记者 黄 梅

家家户户包粽子过端午。

做工精美的小香囊。

许桂生在龙舟制造技艺上精益求精。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食粽子、划龙舟、挂艾草,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让我们通过3位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和浓浓的端午情。

小粽子做成大产业

粽子,古称“角黍”,最早记载于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土记》,其云:“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于是口口相传,相沿成俗。

包粽子对汨罗人来说是一件大事,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到山上采新鲜的粽叶,并用当地的糯米制成。与其他地方的粽子不同的是, 汨罗粽子外形呈牛角状,粽体颜色橙黄,晶莹透亮;入口糯软略粘,清香味甜。

周红勇是汨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粽子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也是当地的粽子生产商。几年前,他在浙江嘉兴做服装生意时,看到这里天天有粽子吃,有粽子买,感到很奇怪,而自己的家乡汨罗却只在端午节吃粽子,于是2012年他和妻子回乡开办了一个作坊。

“我们的粽子选用优质的本地‘三粒寸’糯米为原料,红枣、红豆、鲜肉作肉馅,并采用纯手工的方式,是原生态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周红勇介绍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小作坊升格为食品企业,粽子有了真空包装,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企业年收入突破2000万元。

去年10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对“汨罗粽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汨罗是粽子的发源地,发展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几年汨罗粽子发展势头足,但跟江浙一带产业规模比,差距还很大,希望能将粽子产业做大做强,成为汨罗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周红勇说,他希望通过办企业,将粽子的制作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小香囊传承屈子文化

端午时节,佩戴内有芳香避秽草药的香囊成为传统习俗。6月23日晚,在《入“香”随俗,书乐端午》的读书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香囊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戴芸伊从汨罗香囊的前世今生探讨香囊与屈原的关系,并现场分享香囊制作技艺,受到听众们的好评。

作为一名“90后”海归,戴芸伊守护着小小的香囊。“我一直在问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身为一个湖南岳阳汨罗人,我的文化自信在哪里?”戴芸伊在法国留学时,接触到法国人使用香水的习惯,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家乡的香囊。屈原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香囊的身影,屈原也是她心目中香囊的代表性人物,在她看来,香囊代表了高洁的品格和高尚的追求,是体现屈原精神和文化的一张重要的实物名片。

2017年回到汨罗后,她从屈原入手对汨罗江畔生活美学进行挖掘,重新梳理了汨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决定将关注点回归到代表屈原、代表端午文化的“香囊”文化研究上来。通过收集、研究大量的资料、进行田野调查、走访当地老人,她不断完善香囊制作技艺的传承体系,同时研发《九哥·诸神赐福》等新的产品。如今,这些产品已入驻三荷机场“流动非遗展厅”、汴河街的众创空间,受到市民、游客们的青睐。接下来,还将入驻汨罗屈子文化园。

2019年,戴芸伊接受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溯源端午话传承》之《追溯端午香囊的渊源》专访。谈及未来,她期望研发出更多的产品, 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香囊文化的传承上来,让这张非物质文化名片更加闪亮。

龙舟故里话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汨罗是龙舟文化的发祥地,享有“端午源头·龙舟故里”美誉。每年这里举行的国际龙舟节,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瞩目。年已六旬的许桂生出生于“龙舟世家”,是市级非遗保护项目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

以前造龙舟没有统一标准,都是根据制造者多年的经验设计制造。为了发展龙舟制作工艺,许桂生到沿海进行深造学习,经过10年钻研, 1988开始生产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赛专用龙舟,走在行业的前列。

由于起步早,技艺娴熟,2004年许桂生率先成立汨罗第一家龙舟生产厂,如今他的龙舟制造厂年产量达200多艘,销往北京、内蒙古、云南等国内各地区,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成为2009年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及历届汨罗江国际龙舟赛专用龙舟。他研发的龙舟制造技术申请多项国家专利,被誉为“造舟大师”。2010年,他应韩国政府邀请,参加江陵端午祭祀活动,现场演示了龙舟制作过程中的仪式。

身为传承人,许桂生一直在龙舟制作的技艺上精益求精,提高龙舟的竞技速度和安全性。“以前是客户找我买龙舟,现在是我到客户推售。”许桂生介绍说,今年受疫情影响,全国许多地方应防控需要取消龙舟赛,加之当地龙舟制造厂竞争大,龙舟的销售没有往年好,端午期间只销售了五六十条,销量比去年少了一半。

不过,许桂生并没有灰心,他相信市场会慢慢复苏,龙舟赛的盛况将会再现。“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会坚持下去,让龙舟文化发扬光大。”许桂生充满信心地说。

(本文照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