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大事记】岳阳的农业农村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5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免除农业税,再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纵观40年,可以用“8个字”概括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变。

一是“增”。产量增加。40年来,立足洞庭湖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紧紧围绕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主宗农产品产量高倍增长。粮食总产321万吨,比1978年的187万吨增加近1倍;棉花产量5.6万吨,油菜籽总产22.4万吨,生猪出栏720万头,分别比1978年增加2.8倍、11.4倍、4.8倍;水产品产量达52.2万吨,比1978年的1.92万吨增加26倍。

二是“优”。产业结构变优。全面推进“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创建,建成了55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华容芥菜),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屈原、华容)。坚持以发展精细农业、品牌农业为突破口,以市场为指挥棒,形成了华容芥菜、小龙虾、岳阳黄茶、汨罗粽子、平江豆干等特色产业。着力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工融合,农产品加工业位居全市两大“千亿产业”之首。

三是“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全面取消了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农民负担归零,并持续实施补贴制度。2014年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全市共投入扶贫资金100多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万多个,21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40.1万减少到9.8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35%。

四是“强”。农业科技水平不断增强。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27项,获省部及市级科技成果奖励17项,并获得2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性专利。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的52.47万千瓦增加到2017年的630万千瓦,增长11倍,农机保有量达到79.1万台套,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3%。

五是“绿”。生态环境和发展方式更“绿”。大力发展绿肥种植,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7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88万亩,恢复发展绿肥93万亩,统防统治全程承包服务面积206万亩。推行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5%。

六是“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已累计培训2.7万人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645人。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71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0家。累计发展家庭农场3007个,登记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086家。

七是“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狠抓市、县、乡3级检测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1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55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270个,全市连续14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八是“活”。就是农业农村发展机制体制更活。从取消农业税费,到实行农业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潜能得到不断激发和释放。全市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19个,流转耕地216.6万亩、流转率达到52.3%。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