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时光故事】美丽岳阳有“颜值”更具“气质”
作者:周小平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2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绿意盎然岳阳城范向辉摄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小平
  明净高爽的蓝天,浅淡悠闲的流云,钟灵毓秀的青山,碧波连天的洞庭......这片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相得益彰的神奇土地上,奔腾不息的长江日夜吟唱,弹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籁交响。这就是美丽幸福的岳阳,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景观,一座被誉为可以“深呼吸”的城市。并存的“颜值”与“气质”,令居者乐业、游者神往、万千候鸟不舍。
  如今,走进岳阳,宛如走进了一幅水墨丹青中。

开门见绿享受诗意栖居
  [惬意“深呼吸”故事一]:

曾经江南最大抗生素发酵基地谢幕
  对岳阳同联这个名称或许不少人有些陌生,但说起岳阳市制药一厂,知晓的市民不在少数。十几岁进厂,曾在同联工作了几十年的曹景星,对企业的发展有清晰的一本账,对企业搬迁深感不舍的同时,送出更多的是祝福。1959年岳阳市制药一厂建厂,当年“还是一个10多名生产工人的小作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制药一厂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5年,制药一厂走到了巅峰,在曹景星的记忆中,那一年厂里的销售在4亿元以上。“制药一厂当时是省医药管理局管理的企业,主要产品有卡那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其份额占到了全省医药行业的三分之一。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只要制药一厂患上感冒,省局就会咳嗽。”岳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名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了曹景星说法。
  1999年,岳阳市制药一厂被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所属企业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兼并,改名岳阳中湘康神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岳阳中湘康神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改制,岳阳同联制药有限公司成立。经改制后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特别是联手帮扶行动开展以来,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然而,作为岳阳楼下、洞庭湖畔的一家高污染企业,同联药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备受诟病,九华山一带居民对企业周边弥漫的一股难闻的气味多有抱怨。不仅如此,比起难闻的空气,让市民更担心的是洞庭湖水日益受到污染。2010年4月27日,《岳阳市中心城区重点污染企业“退二进三”工作方案》出笼,包括同联药业在内的6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被确定搬离中心城区。[惬意“深呼吸”故事二]:

在爆破声中倒塌的水泥立窑
  当年与同联药业一同被列入首批“退二进三”的企业还有科伦药业、新泰化工、天润化工、际华三五一七和湖南韶峰岳阳建材。这6家企业中,1家位于金鹗山下、2家位于岳阳楼风景区、3家位于南湖新区,废水和废气高排放是这6家企业的共同特点。
  市经信委统计,这几家企业一年消耗的煤炭就达到60多万吨,而湖南韶峰岳阳建材有限公司因每年排放粉尘120吨、烟尘59吨、二氧化硫353吨、氮氧化物119吨,更是被称为岳阳空气质量“头号杀手”。2011年9月29日下午,随着一声令下,有着55年历史的湖南韶峰岳阳建材有限公司5座大型水泥立窑和水泥罐同时倒塌,附近数万居民从此告别不能开窗的历史。该公司退休职工李连群告诉记者,当年建窑是生产发展的需要,实施爆破也是做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需要,“这是让我们呼吸更新鲜的空气,过上更有品位的生活”。李连群的期盼早已成为现实。在韶峰岳阳建材5座大型水泥立窑和水泥罐爆破的同年11月15日,岳阳千亩湖旅游走廊开园。这座与该企业一条马路之隔的游园,为像李连群一样的居民们提供了每天休闲的好去处,慢慢享受诗意栖居生活。

民生福祉释放生态福利
  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除了经济数据,还有百姓的生活质量。对于党委政府而言,会算“生态账”,才是真正会算“经济账”。
  上世纪90年代我市就立下的老规矩——见山不挖,见水不填,见树不砍。本世纪初,岳阳大道要过王家河,相比填河成本,架桥成本要高出一倍多,是填河还是架桥?2007年,同样是岳阳大道要穿过金鹗山,与挖隧道比,推山更加经济方便,是推山还是挖隧道?最终,“生态账”算过了“经济账”。如今,横贯岳阳东西的岳阳大道成了岳阳最美的道路之一,道路穿越王家河和金鹗山而过,山河美景尽收眼中。这也是岳阳践行“老规矩”最好见证。
  不仅仅是保护青山绿水,更要建设宜居城市。近年来,随着沿湖风光带、千亩湖旅游走廊、王家河风光带、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等一批高品质的公园广场和五里牌、图书馆、北门望湖等小游园的建成,一座座建在小区门口、市民身边的公园,不仅把森林进城变成现实,而且满足了广大市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美好生活的需求。
  满目青山满眼绿。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岳阳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市民宜居指数不断提高。“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桂冠接踵而至,让古老而年轻的岳阳更加熠熠生辉。
  如果说城市街道、公园、广场是一个城市的“面子”,体现一座城市的“颜值”,那么,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休戚相关的蓝天碧水则更能代表一个城市“里子”,展示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的“气质”。
  作为中南重要石化、造纸和电力能源基地,岳阳曾面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难选择:是要GDP(国内生产总值)还是COD(化学耗氧量)?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宁愿少一个GDP,也不可多一个COD!
  2009年,启动城区蓝天工程实施方案;2010年,启动城区产业“退二进三”;限期淘汰燃煤锅炉,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与管理,推广公交和出租汽车使用天然气,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控制……
  南湖是岳阳市的城中湖,2008年,这个曾被誉为“东方日内瓦”的城中之湖首次出现蓝藻,湖水呈富营养化状态成了人们心中之忧。如今,南湖沿线正在为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南湖而努力。
  在城西,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循环为措施的东风湖水环境治理正如火如荼开展。作为省委、省政府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重点片区治理工程,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东风湖新区开发建设的关键性核心工程,2020年东风湖、吉家湖片区湖体水质将达到Ⅲ类。透过湖东路的变化,大家对东风湖在不久的将来称生态之湖、活力之湖、休闲之湖、宜居之湖更加充满期待。
  洞庭湖是三湘儿女的母亲湖。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去年以来,全市以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把洞庭湖生态治理作为岳阳生态建设的“晴雨表”和“重头戏”来抓。从去年3月起,全市多部门联合执法,取缔了长江、洞庭湖、藕池河的全部39处非法砂石码头,并进行复绿,码头变身湿地。同时对洞庭湖河道采砂进行全面禁采,84处砂场全部关停。一场声势浩大“守护好一江碧水”行动仍在持续开展。
  人给自然优待,自然就会给人回报。岳阳市环保局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17年,洞庭湖7个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由76.2%提升到85.7%;湿地保护率76.6%,越冬水鸟数量达到22万羽,列近10年之最,洞庭湖江豚也基本稳定在100-120头之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达305天,优良率达83.6%,同比增加21天,提高6%,增幅居全省第一。
  水在变清,景也开阔了,“让《岳阳楼记》里的景象重新回来,是老百姓多年来的心愿。”在岳阳楼景区管委会工作的伏婧对未来充满期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