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人物

钟叔河:从平江走向世界的著名学者
时间:2023-05-28 07:49:50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钟叔河:从平江走向世界的著名学者


□凌  辉


图片1.png

钟叔河(1931—)平江西乡山枣冲人,著名出版家、学者、散文作家。20世纪80年代起,他主编了《走向世界丛书》《曾国藩全集》和《周作人文集》,影响了一代国人。他历经坎坷,但始终读书、笔耕不辍,在编辑与写作中创造性地引导更多人“走向世界”。1994年,获第三届“韬奋出版奖”,2017年,获第六届韩国坡州图书奖特别奖等大奖。

2023年春,《锺叔河集》由岳麓书社隆重出版。《锺叔河集》共十册,320余万字,首印3000套。内容涵盖钟叔河先生的所有著述作品,即《走向世界》《从东方到西方》《与之言》《小西门集》《笼中鸟集》《青灯杂抄》《书前书后》《儿童杂事诗笺释》《念楼学短》《学其短》。涵盖专著、叙论、杂文、社会文化评论、散文、随笔、书评、题跋、笺释、读书笔记等。

这是我国出版界的盛事,亦是广大读者和家乡平江的幸事。


在平江度过少年时期

作为钟老故乡的文史工作者,我曾多次拜访他,聆听他的成长历程,并请他审正拙作毛简青书稿。他很随和,没多久,就在湖南日报等报刊刊出和转载他写的《烈士原来是才子》的书评。随后我与《中国有个平江县》文献专题片摄制组去采访他,他热情地回顾了少年时期在家乡度过的峥嵘岁月和对家乡的印象。

钟叔河的父亲钟昌言,原籍平江西乡山枣冲,自幼在省城长沙就学,从湖南高等学堂毕业后到永兴等中学任教。1913年,追随谭延闿参加反袁革命活动,被委兼湖南都督府财政司制用科科长。后专任算学教员。钟叔河的母亲喻叔贡,平江农家女,虽不识字,却聪敏贤慧,善刺绣织袜。钟叔河在兄妹五人中,排行第五。

1938年秋天,侵华日军逼近长沙,7岁的钟叔河被父亲送回了平江老家。钟叔河跟着母亲在平江从少年过渡到青少年。

父母正直善良的秉性,父亲渊博的学识和对事业的执着,母亲心灵手巧的技能和洞察入微处事周到的智慧,特别是他们历经的坎坷人生,耳濡目染,对少年钟叔河个性的形成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钟叔河说:“先父一生侘傺,曾教我曰:人不可不立志。我碌碌无为,比同学少年,武如蔡艮寅(锷),文如范源濂,做学问如杨树达,搞政法如章士钊,都不啻云泥。此固由于资质有差别,境遇有不同,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不发愤,汝当以我为戒,立志做一门学问。即使只做出点点成绩,也比耍嘴皮子,扎花架子有意义,庶不致庸庸碌碌虚度一生。”

在父亲的熏陶和母亲的严格要求下,钟叔河从小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成天钻在父亲的书房里像牛犊进了菜园,狼吞虎咽般涉猎着各种知识。钟叔河的少年时代是在烽烟滚滚、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度过的。其间平江遭受日本多次轰炸,钟叔河父亲的书房灰飞烟灭,酷爱读书的钟叔河只好冒着流弹硝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地逃难,不但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还要受到山中老虎的威吓。抗战八年中,他一直住在平江乡下。夜里听到老虎吼,白天看到山里老虎的脚印。1941年冬,他在蟠龙山张巡庙小学读书,见几个从大山上下来的猎人,带着刚办好的虎皮虎骨往大户人家去卖。一枚虎爪或虎牙,不过碗把羊肉面的价钱。1943年在长寿街,他见药店前木笼关着一虎,已受重伤,仍虎虎有生气,两眼放射着愤怒的光。虎见多了,少年钟叔河胆也大了,身上便有了几分虎气。


在新湖南报被划为右派

读中学时,钟叔河最爱读的书是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和《互助论》,《我的自传》译者巴金也就成了他所感谢的文学家。他十分崇拜革命家,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形象在他的心中都十分崇高。

1949年上学期正在长沙读高中的钟叔河,特别喜欢写信交友,他和女同学尚久骖的通信频率,已经密到一两天一封。信中带着一个18岁少年的感伤。同班的地下党员宾新城,严厉地批评他“温情主义、自由散漫”,对此,他很不服气。恰在这时,长沙解放,新华社和湖南日报办了个新闻训练班。他得知女友尚久骖已报名时,便立马去报名参加了考试。由于他的文字很好,录取后没有参加培训,就被新湖南报社社长李锐(平江人,《庐山会议实录》的作者)和朱九思(后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看中,点名要他立刻去报社上班。从9月份起,报上便开始发表他写的新闻。

1955年,24岁的钟叔河在“反胡风斗争”中成了“肃反”对象,1957年被打成右派,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也成了“老虎”,被逐出机关,栖流于城市底层。他是怎么被划为右派的呢?到底错在哪里?当时的报社负责人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他,32开本,138页,标题是《继续揭发批判钟叔河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并对钟说:“你错就错在有思想,有你自己一套反动的思想。”

这本小册子列举的钟叔河的反动言论,在当时被看成如山的铁证。但后来,从它上面,人们确实可以看见一个知识分子在怎样思考着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前途,怎样为了党和国家的肌体中存在着消极和不健康的现象而忧心如焚。

被开除公职后,为了谋生,钟叔河不得不做木工、拖板车,卧薪尝胆,却始终没有停止过读书。没钱买书,就向人借,因是右派,有的人脸色不好看,借书不给。他便到小书摊或废书报收购店里低价买来书报。有时他就学写《论衡》的王充,使出过目不忘的本领,到书店看书,只看不买。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1970年钟叔河被判刑十年,关进洣江茶场劳改。因他解放前学过几天机械制图,到劳改队后,这里正缺绘图技术人员,便把他分到机械厂的绘图室里了。在绘图室一位青年工人的帮助下,以那工人的名义从场部职工图书室借来了二十五史,他一有空就废寝忘食地攻读。读史增强了他对历史的责任感和信心。他深信,把无罪的人当作“反革命”的悲剧总有一天要结束。但是,他已经40多岁了,身体早已折磨得虚弱不堪,脊椎骨折、腰肌劳损、气管炎……“我本人能不能活到那一天呢?”这时,他想起同被囚禁在洣江茶场的潘汉年对他轻轻说过的一句话:“你还年轻。”这话给躺在黑暗监房里的钟叔河平增了几分信心和力量。“不错,我还年轻,我不怕,我得坚强支持下去!”钟叔河如是说。


成为湖南出版四大骑士之首

1976年之秋,一个时代终于结束。劳改队的高墙,毕竟遮不住逐渐增强的曙色。这年11月,钟叔河又交出了重新写过的一份申诉书,申诉书的最后一句是:“我所要求的并不是怜悯,我所要求的不过是(而且仅仅是)公正。”

1979年3月,钟叔河终于得到平反改正,历史还他以公正和清白。他以满腔精力和才智,奋战在党的新闻出版战线上。他争分抢秒,要把耗掉的岁月夺回来。这年底,冒着隆冬大雪,他四处访书,要为天下人编好书,著好书。要把几十年承受的苦难和磨练累起来的最大财富献给党和人民。

著名作家萧乾老先生写过一篇题为《长沙出版四骑士》的文章,称钟叔河是湖南出版界四骑士之一,且居首。

钟叔河以他独特的胆识和深厚的学识,从1979年开始策划和编辑《走向世界》丛书。这是一套长达两千万字的宏篇巨著,收入清人出国记述一百种。第一种《环游地球新录》,于1980年7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钟叔河为丛书作总序。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丛书第一辑的36种终于出齐。

丛书前几种出版后,即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影响,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著名文史专家、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称“这是近年出版界一巨大业绩”,并亲自给钟叔河写信说:“这套丛书这样一弄,真可以传之万世了。你写的那些导言尤有意义……”大师钱钟书先生非常高兴,要董秀玉女士领钟叔河去他家见面,建议钟叔河将总序和各篇叙论(导言)印成一册,并破例为之作序。

2004年1月8日,钱钟书大师的夫人杨绛先生给钟叔河写信,提到二十年前钱钟书先生为《走向世界》作序的事,信中说:“他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2021年8月,叔河先生在家中突发脑梗,被就近送至湘雅医院救治,后虽脱离生命危险,但身体左半瘫痪,饮食起居完全无法自理。一年多来,通过按摩理疗、饮食调养、药物治疗、辅助锻炼等方式,先生身体恢复些许,去年底又感染新冠。92岁高龄的钟老,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其间几次病情反复,万幸终于转危为安。出院后他不顾半身不遂,仍以坚强的毅力趴在书桌上修改《锺叔河集》。他在争分夺秒为世人为故乡父老乡亲尽忠报国。

仁者寿,祝钟老创造事业和生命奇迹。

多.jpeg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