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星空

但愿宝墨香高堂
时间:2024-06-16 11:19:11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




□胡佑爱

近几年常居京城带孙子,更加惦记存放在老家的一些收藏品,尤其是杂物间的十二锭精美老墨。

我喜欢文物,以前学着玩收藏,小收小藏,自娱自乐。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一有闲时,就在城里几家古玩市场溜达,见自己觉得有点文味的“古董艺术品”,便不惜用平时积攒的一点“私房钱”购回家。这些老墨,就是那个时候和古砚、笔筒、瓷器、玉器等陆续收藏的。

我说这些老墨、古砚、笔筒,是文房之宝、艺术品。我的太太则不以为然,对文物收藏不感兴趣。只允许将那个用彩色宝石、象牙镶嵌人物图及诗句的清代黄花梨笔筒和一对精美的花瓶,放置客厅电视机前条柜上,供人观赏。却不喜欢那些老墨和古砚。她说:“这些老墨有气味,赶快从新房柜子里搬到杂物间去。否则,就将这些老东西作垃圾一起丢出去。”她这么一说,我真有些担心。之前,有一次我不在家,她主持房子装修搬东西,真把我两件心爱的古董弄丢了。这些收藏品,在搬进新宅后,又一次遭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囚禁在窄小黑暗的杂物间熬过了二三十个春秋。

世上的好老墨,哪没有一点香气的?我喜欢闻老墨的香气,为“老墨的味道”打抱不平。老墨之所以还有香味,是因为由炭黑、松烟、胶等原料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麝香、熊胆等名贵药材。这些药材不仅为墨水增添了独特的香气,还赋予了墨水一种淡雅沉朴的特质,使得老墨的香味淡雅而舒畅,久闻而不厌。老墨的香味不仅是一种感官享受,也是其独特魅力和收藏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房四宝,光芒四射,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200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笔墨纸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些年来,清代、民国时期的出自名家制作,或名人使用过的精美笔筒、端砚、徽墨,在收藏界和拍卖行持续升温。

我收藏的这十二锭老墨,均属于观赏墨,都有一个雅名,分别是“国宝”“纪念墨”“钱币墨”“宝塔墨”“环碧楼”“观音笔瓶”“八仙献寿”“龙凤翔舞”“十八学士图”“五牛图”“蕉荫雅集图”“蝶莲图”。这些老墨集诗、书、画、印、雕刻、造型艺术和制墨工艺于一身,题材涉及经典故事、山水风景、风土人情、天文地理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蕴。

落款“中华民国元年”“徽州休城胡开文按易水法制”的一锭名为“纪念墨”,小巧精美,我一见钟情,视为掌上明珠,因为胡开文是我国“徽墨”的创始人。这锭“纪念墨”的正面上方有彩色双旗图,或许是胡开文墨店的徽标。下方“胡开文造”四字,从右至左竖式组句精彩:“胡越一家,开我民国,文德武功,造此幸福。” 背面上方图寓意深刻:红日射云,一神像持斧器站立地球上。下方:“大汉奋兴,云龙风虎,神人攸赞,统一寰宇”。由此可见,这方“纪念墨”承载着胡开文墨业悠久的历史和非凡的意义。

落款“天啟元年程君房制”的名为《十八学士图》墨,彩色图案刻绘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馆时聘授的十八位学士雅集生活:分别在游园赏景、楼阁中议论政事、赋诗、奏乐等热闹欢愉的情景。这十八学士,不仅是唐朝初年的文化象征,也是政治和文化的双重代表,他们的事迹和声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收藏这一锭老墨,知晓了一个经典故事,留下了一种美好的心情。

国宝1.jpg

令我爱不释手的,是一锭名为“国宝”的朱红色老墨。朱红色鲜艳美丽,介于橙色和红色之间,具有浓厚的色彩和浪漫情怀。用朱红色墨料精制的老墨,一般出自名家,尤为稀奇珍贵,是收藏中的精品。这锭朱红色老墨,重1250克,形状为椭圆体。宝墨正面“双龙护宝”,左右上下两条凸刻的金色神龙栩栩如生,中间凸显“国宝”二字。背面凸刻的云纹花边中,为“圣大明宣德年制”金色六字。由此可见,这锭墨宝工艺精湛,体现着古人的智慧和对美术的追求。

墨,象征着知识之韵。好墨,文雅,清香,美哉,妙哉。我喜欢好墨的文雅,文雅漫游在诗文之中;我喜欢好墨的清香,清香沸腾在画卷之上。古往今来,许多诗人画家喜欢以墨为题写诗作画。元代王冕的诗《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受《墨梅》一诗的启发,我品赏文人墨客的高雅字画,注意从中发现和追思作者所表达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后来遇见了好墨,就有一种“滑润如玉,芬芳如人”的感觉。

送人好墨,留有余香。当年我一共收藏了十四锭老墨,四年前家乡岳阳一位著名书画家朋友,为我出版《梦想》散文集,题写书法作品表示祝贺。我回之以礼,投其所好,赠送给了他两锭老墨,他十分喜欢。

收藏,玩的是一种乐趣,追求的是一种知识,品赏的是一种文化,念想的是一种机缘。遇见了,看准了就出手,买到了便是一种成功的收获。看走眼了,买错了,就当是补交一次学费,就当是一次“施舍”。

我既不是文人,也不是收藏家。我想啊,这十二方精美的观赏性老墨和砚台、笔筒、古籍等收藏品,终究会留不住,离开寒舍只是一个时机和途径的问题。

雄鹰,应该回归大自然,在蓝天白云中翱翔。宝墨,应该由文化人托举,在文化艺术殿堂上飘香。


(编辑:仇玉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