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产业
一条鱼的身价,有多大的升值空间?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小弓 李金贵 通讯员 闵 皓
“普通鲫鱼市场价约16元/公斤,而我们团湖的野生黑壳鲫鱼可以卖到60元/公斤。”湖南君山生态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山生态渔业”)负责人蔡玉刚说。
“这个价格,起初我们员工都不敢相信。”蔡玉刚告诉记者,即便如此,去年7500公斤团湖黑壳鲫鱼全部销至岳阳周边地区,供不应求。
在团湖养殖基地,“身价”上涨的,还有荷花虾。
这是一种天然野生小龙虾。今年普通小龙虾价格低迷,每公斤售价低于20元,荷花虾仍可以冲上100元的“天花板”。去年,5000公斤荷花虾在上海、天津等市场供不应求。
水产品的升值,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变化是:企业效益逆势向好。
“2023年,团湖养殖基地的营业收入达到120万元,扭转了以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状态。”蔡玉刚说,这种向好的态势还在持续,“今年上半年,团湖养殖基地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收入。”
水涨船高的还有团湖养殖基地员工的收入。记者了解到,此前他们完全是“看天吃饭”,年收入一般是1万多元,偶尔效益好时有3万元。
现在,他们每月可以拿到3300元的固定工资,加上年底几千元不等的分红,年收入保底4万元。
上述连锁反应,皆源于两年前的一场“三资”改革。伴随这次改革而来的,还有渔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胆探索。
据了解,君山区水产资源丰富,共有养殖水面10.9万亩,是湖南省有名的水产养殖大区。
但是,该区水产养殖普遍存在特色品种少、技术含量不高、产业融合度低等问题。
而这些,体现在效益上就是广养薄收。“大湖养殖水面资源广而散,被层层转包给个体老板,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亩均产出仅60元。”蔡玉刚告诉记者。
2022年,君山区实行“三资”改革,将原渔场的社会事务整体划归给当地村(居)委会,而后将14个大湖回收,交由专业化的区属国有企业——君山生态渔业统一管理。
迎来大湖资源整合这一有利条件后,接下来又该如何聚力推动渔业发展,从而擦亮“君山渔”名片?
“利用科技手段赋能养殖、生产、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在蔡玉刚看来,唯有实现良种、良养、良销,渔业经营效益才能向好。
“水温为33.16℃,溶解氧为9.41mg/L……”7月23日10时许,在君山生态渔业集团,记者通过“君山生态渔业产业链大数据平台”,看到了采桑湖渔场的气象、水质以及浮游生物密度等多项实时数据。
“这些数据由无人机、无人船、水质监测仪等设备传至后台。”该公司技术部工作人员陈栩鑫介绍,“通过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我们可以合理确定大湖的养殖容量,从而精准投放鱼苗。”
一条鱼的价值,便从一尾鱼苗开始。陈栩鑫说,大湖投放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鱼苗,主要来自湘北水产良种场。这是公司与省水科所合作共建的种苗生产基地,所培育的鱼苗成活率更高、抗病能力更强、肉质更好。
“基因”虽然优秀,但后天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据介绍,为了保证鱼的品质及口感,大湖全部实行人放天养,禁止投肥投饵,主打的就是生态养殖。
“你们看,采桑湖投放了5类鱼,鳙鱼7万公斤、草鱼1万公斤……”陈栩鑫随即打开“生态大水面”监测页面,上面记录了鱼群数量及长势变化情况,“一旦某个数据指标出现异常,系统立马弹出预警信息,这极大减少了鱼儿的病死率。”
鱼要养好,更要卖好。很难想象,这些在岳阳土生土长的鱼儿,最终竟然都流向了外地市场。
“鳙鱼等采取网上竞拍的售卖方式,主要直接销售到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地。”蔡玉刚算了笔账,“每公斤价格比市场价高出3元左右,综合利润能够提升15%左右。”
为什么这些鱼产品在外地有充足的市场?“产品溯源系统让购买者安心、放心。”蔡玉刚说,这是很关键的一项。
现场,记者拿出手机扫了扫出货车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二维码,轻松获得了该批养殖产品的生产流通信息:生产商、生产环境指标、基地视频、投苗及捕捞日期……
“更重要的是,销售过程中的地域、客户、价格等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市场需求,以便后续合理安排渔业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蔡玉刚告诉记者。
至此,一条鱼从大湖流通到各地市场,其初始使命基本完成。
那么,这些鱼的升值历程就此结束了吗?远远没有。
将鱼类产品进行深加工,制作成风干鱼等预制产品;举办网红垂钓赛事、野生荷花旅游节等节会活动,把水产养殖大湖打造成休闲文化基地;规划建设濠河国际休闲垂钓中心、民宿基地,打造具有“渔”“鱼”特色的旅游产品……由此,一条鱼的价值也就无限延展开来。
在此背景下,“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中国风干鱼之乡”“国家级健康水产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等3项国家级荣誉也随之而来。
记者了解到,君山生态渔业还将把垂钓、住宿等数据纳入到大数据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分析,根据消费者的偏好提供差异化的文旅服务。
今年7月,君山生态渔业“基于数据驱动的现代渔业全产业链开发与利用项目”成功入选湖南省数据局典型案例名单。这也标志着,公司在推动现代渔业数据发展方面获得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潜在价值大、发展变化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规则等作出部署。这一信号,无疑会增添市场经营主体的发展底气。
“2023年,是公司转型升级后正式运营的第一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5亿元,利润突破1000万元。”蔡玉刚非常看好未来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因为改革,公司正在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我们有信心让渔业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