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县区 >岳阳楼区

岳阳日报专版|脱下军装 不改军人本色
时间:2024-07-29 09:26:50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

032024-07-29C.jpg

“当过兵”,是一种特殊的经历。曾经当过兵,一生引以为荣;曾经当过兵,永远意志弥坚。

在岳阳楼区,有这样一群老兵——他们告别成长的军营,踏上守护万家灯火的新征程。脱下军装,换上工装,他们不改变初心、不停止冲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辛勤与责任,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以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军人本色和使命担当。

多年来,岳阳楼区张超民兵先锋连的120名队员和2.7万名退役军人,坚守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续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他们勇往直前,是防汛救灾的逆行者;他们模范引领,是正向能量的宣传者;他们行走在基层,是城市文明的维护者;他们帮扶救困,是弱势群体的支持者……无论他们在哪里,军人的精神永远在心里。

洞庭湖一线的“迷彩大堤”

盛夏7月,在华容县团洲垸,“张超民兵先锋连”的民兵们已连续坚守20余天。

7月5日下午,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张超民兵先锋连”闻“汛”而动,第一时间抽调20人组建民兵突击排,在岳阳楼区人武部带领下,出动车辆4台、冲锋舟5艘、操舟机8台,奔赴抢险救援一线。

“让我来!”“跟我上!”民兵队员们积极传承英模精神,勇当抢险先锋。

一名老人不愿离开家中拒绝转移。突击排排长杨彪耐心劝说,老人最终同意乘坐冲锋舟离开;

民兵唐卓然乘舟搜寻时,忽然听到呼喊声,发现有群众被困屋内。水势湍急,眼看水面即将漫过屋顶,唐卓然跳入水中狠踹门窗护栏时不慎被划伤,可他不顾疼痛,奋力打开一处豁口,救出受困群众;

民兵易强在转移受困群众过程中,途经一处冲锋舟难以通过的狭窄地段。水流裹挟着碎石,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他毫不犹豫涉水探路,咬紧牙关前行,最终和战友一起将受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堤上,民兵们拧成一股绳,以最朴素的信念和最能吃苦的精神奋战。

“民兵也是兵,先锋连就要当先锋!”一排排长任笑说。汗水爬满了他黝黑的脸庞,布满血丝的眼睛却难掩坚毅光芒。

据了解,这个以全军十大挂像英模张超命名的民兵连,是一个具有近50年历史的民兵连队,前身是岳阳楼区民兵应急连,骨干队员多是素质过硬的退役军人。连队的120名民兵中,退役军人占比高达76%。连队曾圆满完成1998年抗击特大洪水、2008年抗冰救灾、“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故救援、湘阴沙田垸抗洪、2024年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重大任务。

此前,张超民兵先锋连已连夜搜救被困群众8人、转移受灾群众的物资10余吨,24小时不间断巡视,发现并迅速处置疑是管涌散浸险情4起。

如今,洪水渐退,加固堤坝、排查二级堤防、封堵管涌……合龙后的排涝抢险吹响了新的“集结号”,“张超民兵先锋连”依旧坚守在一线,以实际行动传承英模精神。

退伍老兵为残疾人点燃希望之光

伤残军人危李,用25年时间,将一间只有4个工人的棉胎手工作坊,演变成如今拥有各类先进机械设备、固定资产逾5000万元、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的湖南一流家纺企业——湖南拓福家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福家纺”),而他企业的员工70%以上都是残疾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他这里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收获感动。

1994年,危李带着对军营生活的憧憬光荣入伍,后以“五级伤残军人”身份退伍,接手父亲经营的弹棉花小作坊。1998年,小作坊不幸起火。绝望之际,危李得残疾人朋友相助重建,创办了拓福家纺。为此,他首开“以人定岗”先河,改造设备以适配残疾员工,确保员工们都能发挥所长,为更多的残疾员工撑起了一片天。

考虑到肢体残疾的员工手脚不便,危李将设备改造到尽量和他们的身体匹配也能高效工作;患有侏儒症的员工个子矮小,他特意锯断了缝纫机机脚,并到幼儿园找适合他们坐的凳子;聋哑员工不会说话,他就配备了会手语的员工,让沟通无障碍。

“第一次来公司时,我看到很多像我一样的人在打包等各项工序上工作,简直不可思议。”李太平说,“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做这个,当时就觉得干不了。”

“有什么干不了的。他们能干,你也能干!”危李坚定地告诉李太平。在这里试了一阵子后,李太平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环境,月工资也从一开始的1000多元涨到现在的4000多元。

“以前我也不清楚他们的想法,这么多年才逐渐了解他们。和他们沟通必须坦诚,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危李直言,与其说是他帮助了许多残疾人朋友,不如说是残疾人朋友成就了他。

近年来,危李先后获得“中国好人”“湖南好人”“湖南省模范退役军人”“湖南省2018年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等荣誉。

“有我们在,请党和人民放心!”

7月13日,君山区钱团间堤前线指挥部发布《关于奖励巡堤查险有功人员的通报》,岳阳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任翼飞榜上有名。

7月9日晚,任翼飞在钱团间堤执行巡堤查险任务。他打着手电,手拿木棍,一厘米一厘米的地毯式排查。23时49分,他在桩号12+500处发现一处散浸险情,立即上报并进行了有效处置,成功排除了一次管涌隐患。任翼飞说:“有我们在,请党和人民放心!”

任翼飞,1992年入伍,2014年因工作需要,作为人才引进岳阳楼区民政局,从事优抚医疗工作,2018年调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担任拥军优抚股股长至今。从部队到基层,他坚持把优质服务送到每个人的家中,把帮扶工作做到每个人的心里。任翼飞按照“审批必依法,认定必有据”的要求,广泛开展入户核查,认真进行优抚对象年度数据核查,做好动态管理。近年来,他先后为2000余名优抚对象及时兑现定期抚恤和生活补助,保障了广大优抚对象基本生活;持续做好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为1600余名优抚对象兑现医疗补助资金。

退役军人优抚相关政策专业性强,面对的群体比较复杂。任翼飞坚持学习,认真钻研优抚相关政策,不厌其烦地为办理优抚、伤残及参战等待遇的退役军人解读政策,对符合办理相关待遇的,按政策办理;对不符合享受优抚待遇的,坚决按程序予以退回。正因如此,近年来,岳阳楼区无一人因优抚待遇上访、闹访。退役军人许神保说:“一直以来,翼飞都很用心,有什么好的政策和福利,他都会积极为我们争取、办理。”

任翼飞只是千万退役军人的一个缩影。在岳阳楼区,还有众多同他一样的退役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勇前行,用行动诠释着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

当好退役军人的“娘家人”

“最近身体怎么样”“现在天气热,您要注意防暑降温”……7月23日下午,湖南再发高温红色预警,笔者见到徐春艳时,他正在辖区内四处走访,汗水早已让他的白衬衫湿了又干。

“有困难,找小徐!小徐总是竭尽所能,为我们提供帮助。”今年67岁的任三平是一名越战老兵,他眼中的徐春艳和蔼可亲、乐于助人,是街道退役军人不折不扣的“娘家人”。

徐春艳是何许人也?他是岳阳楼区枫桥湖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可谓‘不打不相识’。”说起与徐春艳的相识,任三平仍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2019年,枫桥湖街道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站刚成立,徐春艳立马深入背街小巷主动对接工作,找退役军人谈心谈话。

走访期间,徐春艳了解到,已到退休年龄的任三平因遗失个人档案,导致退休手续一直无法办理。

在调查、了解、整理任三平的情况后,徐春艳及时向街道汇报,得到了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随后,徐春艳带着任三平分别前往岳阳县、岳阳经开区等地寻找佐证材料,并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历时5个多月,任三平终于成功办理了退休手续。

“只有真真切切地了解战友们的困难,才能更好地解决。”徐春艳介绍,枫桥湖街道现有退役军人1300余人,已全面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并建立了翔实的资料台账,做到了详尽细致,管理有方。

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完成退役军人建档立卡优待证办理950人,审核通过872人。审核通过人员全部建立了一人一纸质档案,并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650人次。

2023年,徐春艳获评岳阳市“最美退役军人”。

永葆军人本色 吹响志愿“号角”

“沿着汴河街直行至尽头就是岳阳楼景区的大门啦”……正值暑假,岳阳楼景区游客川流不息,巴陵先锋退役军人志愿队队长黄海波身着印有“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字样的红色马甲,正和队友们一起为游客提供各类志愿服务。

2022年,岳阳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召集50余名退役军人,成立了巴陵先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现在已发展成一支200余人的队伍,每年持续开展交通引导、应急救援、防汛抗旱、关爱老人、爱心送考等志愿服务。

“退役军人政治素质高、专业技能好、执行能力强,具备成为优秀志愿者的有利条件。”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6月7日,2024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帷幕。巴陵先锋退役军人志愿队踊跃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市一中和市四中2个考点外配合公安和属地街道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还为送考、陪考家长们免费提供候考服务。7月底,巴陵先锋退役军人志愿队“主动请缨”,前往君山钱南垸间堤,开展24小时不间断的拉网式巡查工作,夜以继日探查堤坝有无漏洞、裂缝、渗水、管涌、崩塌等异常情况,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对于退役军人来说,脱下“迷彩绿”,穿上“志愿红”,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忠诚底色、为民情怀。黄海波说:“脱下军装还是兵,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我今年59岁,只要还能动,我们就会一直干下去。”

(编辑:罗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