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2月21日讯(通讯员 周家希 何宇)羊肚菌原产自云南、四川等地,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珍稀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屈原管理区从2023年冬季开始,在农业部门的主导下,开始以鸿运水稻专业合作社育秧大棚为主体,尝试种植羊肚菌。
走进鸿运水稻专业合作社羊肚菌种植基地的大棚,温暖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羊肚菌排列规整,正撑着饱满的菌盖等待采摘。“其实一开始尝试种植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那时候技术还不成熟,没有经验,加上当年气候异常,最后结果不是很好。”虽然这条种植之路起初并非一帆风顺,但朱运伍并不气馁,在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后,选择继续种植羊肚菌。2024年冬季他将种植规模扩大到整个育秧大棚达76亩,并请湖南农大教授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我们每年冬季都有大规模的水稻育秧大棚闲置,我想把这些资源综合有效地利用起来,争取做到农闲地不闲。”
朱运伍这一大胆尝试获得了成功,目前基地内一亩羊肚菌投入的成本预计在12000元左右,一亩产量大概500—800斤,每亩纯利润达到10000元以上。新鲜采摘下来的羊肚菌会一部分暂时存放在专用的冷库等待打包,另一部分放到烘干机里做成更方便储存和运输的干货。有了好产品还要找好销路,朱运伍开始尝试与电商平台合作,让屈原羊肚菌进入更多人的餐桌。今年羊肚菌的丰收让朱运伍信心满满,“目前鲜羊肚菌主要销往长沙、武汉、上海、福州等地,销售情况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现在我又在尝试新品种,争取让这个大棚一年四季都能利用起来。”
技术人员伍名光介绍道,这种模式一旦推广开,就可以带动当地的农户包括企业把这个产业做起来。这个育秧大棚一般是三四月份才开始育秧工作,周期大概是一个月多到两个月,育秧结束以后,就马上进行草菇种植,进入十月份又可以种羊肚菌,基本上就循环起来了。
羊肚菌种植大棚里,工人们熟练地采摘着菌子;鸿运水稻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中,朱运伍与技术人员讨论着草菇的种植事宜;田间地头,布谷鸟声声啼叫,开始催促着人们准备“布谷”春耕。这些充满活力与干劲的场景,不仅勾勒出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动人画卷,更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是对未来富足美好的热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