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足迹

我国第一个特厚钢板厂的建设离不开这位岳阳人
时间:2018-12-15 14:33:37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人物档案

  张树芝(1915~2000),湖南省华容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中央委员。

640 (3).webp (6).jpg

战天斗地挥豪情

  张树芝将军与我国第一个特厚钢板厂

640.webp.jpg

张树芝将军

  在中原大地河南,有一家闻名中外的特钢企业——享有“轧钢之王”“电炉之王”美誉的舞阳钢铁公司。它曾为长江三峡生产24扇巨型闸门,为北京奥运会鸟巢及多项国家重大工业项目作出过重大贡献,是我国首家宽厚钢板生产科研基地。

  今天,当人们谈起我国第一个特厚钢板厂的建设,谈起这个以钢铁企业名称命名的城市舞钢市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谈起一个人——华容籍开国将军,曾任平舞工程指挥长的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南省军区司令员张树芝。在 “文革” 那个特殊年代,张树芝将军临危受命,带领十万建设大军,风餐露宿,战天斗地,突击奋战1120天,在那个几乎没有工程机械的年代,依靠七万多民兵的双手和双肩,移动土石方300多万立方米,在一片荒山野岭之中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特厚钢板生产基地,填补了我国特厚特宽钢板生产空白,为我国军工和装备制造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难思良将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工业落后,所需特厚钢板全靠进口,严重制约着我国军工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特厚钢板厂建设曾经是“一五”时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工业项目之一。厂址选在甘肃省连城地区,叫“392厂”。后来,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工程被迫停建。

  1969年3月,我军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缴获一辆苏军坦克。科研人员根据这辆坦克的钢板,研制出一种又宽又厚防弹能力极强的特种钢。随即,国家决定用这个技术,建设一座以生产特厚钢板为主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将厂址定在河南舞阳,即今舞钢现址,定名为平舞工程,企业直属冶金部。

  当时,国际上,美国对我国形成包围圈,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国内正处在“文革”时期。谁来挑起建厂重担?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把目光投向了正在焦枝铁路会战工地任指挥长的时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南省军区司令员张树芝将军。接到中央命令,将军立即率领原焦枝铁路会战河南指挥部从洛阳整建制搬迁到平顶山市,更名为平舞工程会战指挥部,担负起组织指挥舞阳特厚钢板厂的建设施工。

  将军就任指挥长后,一方面积极沟通和中央有关部委的关系,以求得到支持。同时加强与河南省有关厅局的联系,以疏通物资渠道。从省直分批调入干部,抽调人员组建民兵团,与有关部门商调专业施工队伍。为了落实工程所需“三材”,他数次进京联系,还亲自深入到物资部门和仓库去了解情况。为了求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仅1971年下半年,他就五次召集省直相关部门领导会议,宣传平舞工程重要意义,向各单位领导提出要求,重点研究工程物资供应、施工力量调配等有关重大问题。很快,河南全省上下形成了大力支持平舞工程的共识。张树芝将军甚至还亲自为工程跑材料。当时往工地架设电线缺少材料,将军就亲自到中央设在郑州的一个仓库察看,仓库主任看到将军亲自为工程跑材料,深为感动地说:“平舞需要的材料这都有,请您上报中央批一下,我马上发。”在将军的亲自协调下,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在抽调干部组织建设队伍时,张树芝将军要求组织部门:“来平舞的干部,政治上要可靠,因为这是一项保密工程,要身体好,能吃苦,有专业知识。” 当时,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被集中在“五·七”干校或“斗、批、改”学习班中学习。张树芝将军不畏风险,顶着压力,坚定地向省委组织部表示:“把靠边站的干部给我。”在老将军强力推进下,省委组织部先后从省直和各地区调进了大批干部,迅速组建了工程指挥部和专业技术队伍,这些被张树芝将军从牛棚、学习班上“解放”出来的工程建设所需的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为建设舞钢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大多成为河南改革开放的骨干力量,还有几位走上了省级领导岗位,为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

640.webp.jpg

张树芝将军

  反复论证改方案

  在平舞工程全面开工以后,张树芝将军又多次深入施工现场,会同设计、施工部门实地调研,反复论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厂区、矿区、线路设计、施工方案作了重大修改和完善。

  1971年4月2日,将军和张福廷师长以及民兵师施工、后勤各组领导一起察看了冶炼厂区工地,听取了冶金部第六冶金公司和各民兵团的汇报。汇报中,许多同志反映,按设计要求要把马鞍山前这块14.5公顷的冶炼区,从原地面标高145-117米丘陵壑沟,平整为西高东低标高113-90米的坦途,难度很大。几万人已经苦干了几个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与计划要求的工程量差距还很大。此前,为掌握施工进度,施工组的同志经常到厂区许昌、郾城、郏县等民兵团了解施工进度情况。他们每次到施工现场去,只见各团完成的土石方数量大幅增加,但厂区的变化有限,心里都非常着急。

  在汇报会上,各民兵团一致要求交个底,到底挖到什么程度。听完汇报后,张树芝将军沉思良久。他请示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在征得国家建委认可后,决定调整方案,将厂区整体南移。将军亲自带领设计人员,实地立杆画线。4日上午,将军把第六冶金公司、各工程指挥所、民兵师负责同志,召集到许昌县民兵团办公室再次开会。他急切地说:“冶炼厂南移问题我同谢北一(国家建委副主任)同志商量过了,这两天我们又都在现场看了,并就地解决了问题,已经插上了标杆,主厂区南移80米。主要是为了减少石方开挖量,争取时间。按南移方案计算了一下,可以减少石方开挖量300多万立方米,节约开支1000多万元,关键是可以争取时间。这样大家再共同努力,可能会按计划实现厂区平整。”将军同时要求各施工指挥机构:“不要等南移后的设计图纸,就按工地上插的标杆进行施工。标高一定要测量准确,保证炼铁、炼钢、轧钢等厂区铁路线的坡度控制在2‰以内。要像修焦枝铁路一样,做到多快好省”。这项厂区集中南移方案的修改和调整,大大加快了舞钢建设进度,深得会战单位的赞誉,足显将军在主持经济建设中的指挥艺术和工作能力。

640.webp (2).jpg

张树芝将军(左二)在舞钢工地与民兵在一起

  工厂建在山坡上

  平舞会战开工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风趣幽默地对张树芝将军说:“司令员同志,请你注意点,把城市建在山上坡上,爱惜耕地呵。要不然农民会打倒你哩。”

  张树芝将军在平舞工程施工过程中,多次强调要认真落实李先念副总理的指示,他说:“先念同志给我讲过,我们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人民依赖土地生存,建厂占了多少耕地,就要为农民造多少田进行补偿。你们要尽量节约用地,不可宽备窄用,整个工程我们都要坚持这一原则。”将军还从加强工农关系的角度,强调要少占耕地,不占良田,变废为宝,废物利用。

  河南省电业局在一次汇报修建变电站时,说要占良田4公顷。张树芝将军听后很不满意,让再拿个占地少的方案来,谁知第二次汇报时,变电站仍要占地4公顷,将军生气地站了起来,严厉批评汇报人。后来,电业局拿出了一个不占良田的方案才获得通过。

  其实,早在平舞工程之前,张树芝将军担任修建平舞铁路河南段指挥长时,就十分重视爱惜耕地。平舞铁路河南段的各级干部都记得张司令员的要求:“要修上一条路,还要造出一片田”。在沿途70多公里的铁路路基旁,民兵们按照张树芝将军要求,先把路基上的熟土挖到一边,再挖起下面的生土去垫路。待路修好后,他们又把挖起的熟土垫在坑里,填平它。之后农民们在上面栽了树,种上了庄稼。修起了一条铁路,又还田造田400多亩,利国利民。将军的这一举措,至今为沿线百姓称赞不已。

  关于工厂行政区规划,原计划在比较平坦的朱兰店。为了落实不占良田的要求,1970年12月7日,张树芝将军在察看哑口挖方时,指着西侧的一片丘陵荒坡对随行人员说:“这一带没有村,也种不了庄稼,地势起伏不大又不高,行政区就建在这里,可以不占好地。”据省指挥部刘怀之同志回忆:“张树芝将军在寺坡至扬庄的公路旁,对寺坡的规划定了一条原则:只许占路北(荒坡),不许占路南(良田)。谁过路南,谁受处分,要考虑子孙后代吃粮问题。”按照将军珍惜土地不占良田的要求规划和建设的舞钢,基本没有占用良田,这在我国建设史上,是非常少有的。

  张树芝将军

  主席总理齐夸赞

  张树芝将军组织的平舞会战,为国家钢铁工业填补了空白,为军工装备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消息传到中南海,毛泽东主席十分高兴。1971年11月20日晚,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住处接见了武汉地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曾思玉、王六生、刘建勋、张体学、张树芝、李光军、王新等人。周恩来、李先念、纪登奎参加了这次接见。接见中,毛泽东的目光寻找到了张树芝,用手指着他,对大家说:“整个文化大革命名声比较好的,他算一个,群众没有意见。你们看怪不怪?没有得罪群众就好。”接着,毛主席问张树芝:“你没有压群众,从哪里学来的?”张树芝如实答道:“我搞生产,不管这一派那一派的事。”毛主席对张树芝树起大拇指说:“你是个公道人。”

  1973年8月24日,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召开,毛泽东主席主持大会,周恩来总理作《政治报告》。8月26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参加“十大”主席会议后,在河南代表团分组讨论会上说:“由于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我们河南省的中央委员又增加了3个候选名额,其中省军区司令员张树芝同志和杨贵同志是周总理亲自提名的。”1973年8月28曰,十大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全体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195名中央委员和124名中央候补委员, 开国将军张树芝当选为中央委员。

640.webp (3).jpg

将军故事众口传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平舞会战过去四十多年了,张树芝将军在舞钢建设中的一些小故事,至今还被平舞工程的参与者和舞钢市民津津乐道。

  关心民兵伙食   张树芝将军十分关心参与施工的民兵们的生活,定期到工地察看食堂,要求食堂隔几天改善一次伙食。有时,将军回郑州开会,赴京办事,民兵们在食堂几天没见将军,就会嘀咕说:“司令员咋还不回来哩。”

  1970年深秋的一天上午,平舞工程施工会议在舞阳县委召开,张树芝将军主持会议。舞阳县委对会议十分重视,并特意为领导和参加会议的有关人员备了好酒好菜好饭。中午开饭时,张树芝将军走进餐厅,看到丰盛的酒菜,就说:“我们不能搞特殊招待,吃点便饭就行了。”接着,他又说:“吃米饭的,跟我来。”他边说边去排队,在场的其他领导和有关人员也都跟着将军排队买饭去了。

  满身泥巴的将军   1970年冬,将军察看铁路施工情况。车经叶县龙泉北里河漫水桥时,正下大雨,沟深坡陡,道路泥泞,几部小车被堵在河滩上,车挂上一档,也还是难以前进一步。这时,将军一声令下:“推车。”就和同车干部一道下车使劲推,司机挂档往前冲,但车轮子却干转上不去。正在着急时,将军搬来几块鹅卵石,摆在车轮子下面,其他干部也赶紧去搬石头垫路,终于,车顺利爬上了坡。干部们回头一看,将军浑身上下都溅了不少泥巴,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1971年春,张树芝将军到龙头山铁路大挖方处察看施工进度。负责这段工程的是舞阳县民兵团。民兵们挖石掘土,热火朝天。为赶任务,有的把刚挖出的大石头也埋进了土里。将军一看不高兴了,就派人找团长政委。当团长政委跑步来到时,将军指着石头说:“挖出来的石头可以搞护坡用,省事省料又省钱,为啥有的就是不听?你们俩下去把它搬上来。”团长、政委跳下去就搬,在场的民兵看到都说:“以后可不能这样了。”说罢都纷纷下去搬石头,并整整齐齐摆好。

  半截砖也不能浪费    一天,张树芝将军来到轧钢工地,许昌民兵团正在垒墙盖楼。为省时间,有的放弃下边放的成堆的半截砖不用,却把整块整块的砖砌成两半。将军一见就火了:“你们为什么不把这些半截砖都给用上?”正说着,见一个民兵又砍断了一块砖。司令员指着一个民兵说:“你把团长营长招来,现在全部集合。”等团长、营长和民兵都集合齐了,将军指着身边一堆堆砖说:“这是数百里以外运过来的砖,一块一毛,多不容易。你们把砖砍断扔了,不可惜吗?”接着他指着那些民兵一个一个的问是什么成份,他们都说是贫农,是下中农。将军指着团长、营长说:“我不怪民兵,这都是你们要求不严造成的。”团长、营长当场做了自我批评。从此,工地上很少再见到有半截砖头了。


(编辑:聂琳)